林生斌一边深情追忆,一边另建家庭,这是什么心理?

6月30日晚上,“杭州纵火案”受害女主人的丈夫林生斌在微博公开宣布已再组建家庭,并诞下女婴。

虽然大家并不认为林生斌应在追忆中挣扎一生,孤独终老;但前不久他还深情悼念妻子儿女,现在突然曝出他早就再婚生女,这也太出人意料了!

有心理落差是人之常情,很多吃瓜网友陷入了两难。

到底该祝福他走出阴霾、迎来新生活;还是应质疑他利用逝去的家人自我营销,树立“虚假人设”,刻意隐瞒事实而从中牟利?

尤其是那些曾用实际行动支持他、光顾其服装店的“粉丝”,他们到底是该相信“善”还是“恶”?衡量的标准在哪里?

有个对心理学有所了解的朋友问我,何医生,你怎么看这个事?林生斌在短短一日内遭遇妻子和3个子女意外去世,按理来说是个极为重大的心理创伤,足以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从精神心理学的角度,你认为他有可能那么快就走出来,结婚生子吗?

从精神心理学的角度,一般人遇到这个重大的心理创伤,不仅仅是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而且极有可能罹患复杂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并通常会继发重度抑郁症、酒成瘾等精神障碍。


所以,如果真的那么快从创伤中走出来,没有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很快就康复的话,理论上不是没有可能,但需要较多前提,需要理清很多事实。


01

他是否有表演型人格?


如何定义“从悲痛中走出来”,没有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者很快就走向康复?一般来说,这要深入到个体的内心活动、主观感受来判断。

但我们难以窥探林生斌真正的、具体的内心活动,只能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捕捉信息。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标准是再婚,或者是再次谈恋爱。

那林生斌是在什么时候与现任妻子确定关系的呢?他发微博称新生女儿是金牛座宝宝,那出生日期很可能是4月下旬到5月下旬。有网友据此推测,他和现任妻子确定关系可能是在2020年。

可又有网传信息称他早就和现任妻子诞下一个儿子,现在已经4岁,两人在2018年就走在了一起,也就是悲剧发生后仅1年;甚至有网友说在2017年事发时,他就有出轨的嫌疑,没接到朱小贞的电话是因为在小三家……不过,这些消息都未经证实,不知真假。


换言之,林生斌真正从阴霾中走出来的时间,目前从客观上难以确定。如果是2020年,这并不足以令人惊讶,毕竟悲剧已经过去了3年。

可现在的关键是,就算撇去难以证实的小道消息,光从目前可以证实的信息来看,很多人高度怀疑他在悲剧发生后不久,就已经不深情了,只是在有目的地表演、伪装。


比如林生斌背后有营销公司,其在过去3年有很多明显带有营销的表现,很多公开的图片是刻意拍摄和发布;朱小贞的哥哥公开指责他霸占了财产;还有他未能兑现利用巨额补偿款成立基金会的承诺等等。

那么这就回到文章开头,我的一名朋友向我提出的疑问上了:从精神心理学上来看,一个男人承受了爱妻突然死亡的巨大打击,有没有那么快就从悲痛中走出?这个人有没有可能一边真的是深情追忆,一边又另建家庭?

这里说的“那么快”,我想很多人指的是1年左右,甚至1年内。

应该说,从精神心理学上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是没有,但整体不大。又或者说,如果这样的事发生了,主要有以下2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就是很多人猜测的:这个人本就没有多少悲痛和深情,不排除当事人在意外发生后短期内也可能以为自己会悲痛很久,但实际上如此巨大的灾难在其心理上并没有造成想象中的重大创伤。后期自然达不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从精神心理学角度,这往往意味着当事人很可能患有人格障碍,因为人格障碍的典型特点之一是缺乏同理心。而如果这种本是灾难化的悲剧却能带来一些诱惑和巨大利益时,当事人就更加容易从创伤中走出来。

如果林生斌符合这种可能性,那他可能在前妻生前与她的感情并不深厚,甚至有不少矛盾和冲突。而前妻突然离世,他的内心并没有太深刻的悲痛;其悲痛的来源更多是丧子。

而他在悲剧发生之后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在迅速成名、获得财富的过程中,他很快就走出来了。余下时间的深情追忆,公开表达痛苦,只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有意为之。

从精神医学的角度,由于掌握的信息不足,我难以确定他是否有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如果他真的是故意树立“虚假人设”、“卖惨”,那他有可能符合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往往会过度的情绪化,有舞台化、戏剧化、以及过于夸张的情绪表达;会刻意寻求他人注意,言语风格引人注目,但缺少细节,常常期待自己的脆弱和无助会引起他人的关注。

我认为起码从表面看来,林生斌有很多公开表现符合以上的特征,比如纵火事件后,他在小区摆灵堂时给人感觉略带夸张的表现;他3年来不断地公开自己的个人痛苦和与此相关的行踪等。

而真正有重大心理创伤、甚至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往往会在创伤发生后尽力回避相关线索和话题,因为那实在太痛苦了,相当于一次又一次撕开伤口,让其流血不止。极力逃避是患者实现心理上的自我保护的手段之一。可林生斌似乎没有明显出现这个症状和行为。

02

现任妻女是替代品吗?


第二种可能性是,这个人的巨大心理创伤其实并未真正地疗愈,在某个程度上,其另结新欢、重建家庭,是寻找情感转移的代替品。

林生斌在微博宣布再婚生子

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并未放下对亡妻的感情,他将新欢当成了亡妻,前者一直活在后者的阴影下。而对于新诞下的孩子,这个人可能也会看作是过去失去的孩子的归来。

虽然在客观上,这有助于这个人从创伤中快速“走出来”,但这对现任妻子是不公平的。时间久了以后,三观的不一致,人设崩塌带来的冷嘲热讽,现任妻子的不满会越积越多,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影响家庭关系的稳定。

而对于孩子,隐患更大。我相信没有多少人愿意活成另一个人的代替品,尤其是出生于当今时代的孩子。如果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知了父亲的经历,又发觉父亲总是拿自己和失去的哥哥姐姐作对比,这会产生很大的亲子关系裂痕。

而且,很多失去过亲生骨肉、后来再次生育儿女的父母容易有一些不理性的教育方式。最常见的是竭尽全力去爱护后来的孩子,想尽一切办法避免孩子遇到任何风险。

这种爱容易变成不理性的执念,“我一定要保护好孩子,不能让他们受任何伤害”。孩子在这种氛围中一来容易感到非常压抑,二来也缺乏锻炼、成长的机会,并不利于其心身健康地成长。

而且如果这个孩子受到别人欺负了,这样的父母会极度心痛、愤怒,甚至会采取极端报复行为。

2018年9月,浙江瑞安一名父亲因女儿被同学打伤了眼角,他竟然冲到学校将年仅10岁的女儿同学刺死。这位父亲就很可能有相关的非理性执念。

那林生斌符合这种可能性吗?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很难判断。

但是,自从纵火案发生后,他持续不断地在社交平台表达对逝世妻儿的深情,诉说思念,说“等忙完这一生,我来看你们”,说“孩子终于回来了”。

就算这是伪装的,其现任妻子会不会心存芥蒂?其孩子长大之后会怎么想?孩子很容易被外界贴上标签,遭受同伴的排挤,形成叠加性心理创伤,而且孩子内心深处会不会怀疑自己是替代品?当事人自有自己的答案。

无论如何,我认为这对家庭关系的稳定、子女的教育来说都有很大的隐患。这个事件引起的社会舆论很大,其现任妻子和孩子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牵连和影响,而且可能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光从这个角度来看,林生斌的所作所为是不明智的。

03

需自我反省的粉丝和网民


作为吃瓜群众,有很多真相我们无法触及,但林生斌确实在很多地方做得非常不妥。

他的营销行为,他的食言,他未能与亡妻的家人妥善处理好财产事务和关系,可以很肯定地说,他必须为如今的“人设崩塌”、粉丝倒戈负有很大的责任。而这背后又必定有其三观上的问题。

如果林生斌想再次获得大众的理解和认可,必须作出深刻的自我反省。不过从现在他的态度和回应来看,这个可能性很小。

但我更想说的是,林生斌的忠实粉丝们,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仍是的,也必须深刻地自我反省:我们为什么对这个人如此支持、信任、甚至可能投入了感情?这是否反映了我们自身的一些心理隐患?


林生斌的大部分忠实粉丝是女性,从他的“人设”来看,这并不奇怪。

他一直表现得对亡妻专一、深情、柔情,这份爱情可谓矢志不渝、海枯石烂。他的表现符合很多女性在理想中爱情的样子,而且他本人长相帅气,打扮入流,可能是很多女粉丝心目中理想的男人甚至白马王子。

但这种追随背后很可能反映了部分女粉丝的扭曲爱情观。她们可能对爱情有不理性的憧憬和幻想,或者对自己的另一半状态非常不满意,转而向“偶像式”的人物身上寄托自己对美好爱情的信念。

这种对于爱情的执念也是非理性并且有隐患的。一旦她们发现“偶像”的行为是伪装的、欺骗性的,她们会遭受重大心理伤害,可能会继发精神心理障碍。甚至一下子走向另一个极端,不相信爱情、排斥爱情,形成“不婚主义”。

就算“偶像”没有人设崩塌,她们也可能因为非理性的热爱而作出极端的行为,比如在经济上不节制地给予支持,与家人发生严重冲突等等。

所以,林生斌固然要为今天这个局面承担责任,但一些认为自己“很受伤”的粉丝其实也要反思,避免以后再受类似的伤害。

林生斌这个“瓜”吃到现在,孰是孰非,真真假假,尚不可知。但有几点道理我们可以明确: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互联网时代,“人设”可以带来极大的流量,但同时也可能反噬自身。虚假的人设往往经不起考验,并遭遇更加汹涌的批评。

正因为互联网上有大量虚假的泡沫,我们这些普通网民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保持理性,尽量不被流量带跑。当意识到被带跑时,要反思自身可能有哪些心理隐患和认知误区,积极调整。


互联网的“人设”层出不穷,如果总是盲目地投入感情,最终可能被伤害的很可能是我们自己。

本文来源公号:广州晴日心身专科门诊部,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何日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