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无儿无女被骂:没有谁需要按别人的价值观活着

文:笛子
编辑:欧小宅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标题:她身价5亿,无儿无女被万人唾骂: 没有谁需要按别人的价值观活着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婚育自由”。


 杨丽萍被骂上热搜之后,演员陈数在微博发声力挺: 


这句话,出自她最近演的高口碑热播剧《谁说我结不了婚》。 


陈数饰演的律师田蕾,年龄30+,未婚未育,人生座右铭是“谁说我结不了婚?只是男人太耽误我成功了”。 


可事业成功的她带着男友去给父亲庆生,饭桌上,父亲却看着妹妹的儿子对她叹气道:“你要是再给我生个外孙子就更好了。” 


田蕾问:女人的价值,就是用来生儿育女的吗?” 父亲瞬间暴怒:“不是吗?女孩子不就是应该生儿育女、照顾家庭吗?我把你生出来是为了气我的是吗?” 


有颜有钱有事业的田蕾,只因没有婚育,在父亲面前,一无是处,连家都不配回。 


残酷,也真实。 


像田蕾、杨丽萍这样的女性都难逃女性婚育偏见的审视,更何况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我曾想过,如果有一天,我选择不婚不育。 


下半辈子等待我的,必定是来自我的父母、三姑六婆、邻里街坊以及周围大部分人的唾沫星子。


 与喷杨丽萍的声音并无两样: “一个女人最大的失败是没一个儿女。” “即使你再美再优秀都是逃不过岁月的摧残,到了90岁,儿孙满堂那种天伦之乐。”


更可悲的是,这条抨击杨丽萍不配做女人的评论正是来自女性,点赞1万+,可想而知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但我能理解,她们为什么要这样喷“杨丽萍们”。

– 01 –

为什么女性就一定要生孩子?

61 岁的杨丽萍是知名舞蹈艺术家,她打造的月亮宫惊艳了全中国,在她公司的巅峰时期,她的身价一度超过 5 亿元。 


日常生活里,她活得如仙女一般,身材完美,跳舞、养花、喂鸟、读书、画画……


这样的杨丽萍,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可她竟然因为无儿无女,便背上了人生失败的标签数十年。

 

面对网友质疑,杨丽萍回应道:“只要自己认为过得好,没有伤害其他人,就可以。”

 

她清晰地知道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

可有些网友还是不放过她:

 

“作为女人,没有生儿育女是不完整的。”

“你老了卧病在床的时候,一定会后悔。”

“没有子女是你最大的遗憾,只是你不敢承认而已。”

……

 

言语中无不透露出生儿育女的优越感。

 

为什么在这些人眼里,不管杨丽萍们多优秀,不生孩子就是个失败者?

 

因为我们的社会文化规定了,作为女性的社会角色应该是怎样的,形成了对女性角色的“社会规范”。

 

女性应该贤良淑德,照顾家庭。

到了年龄就该结婚,结婚就该生孩子,生了一胎就该生二胎。

女性的价值应该附庸于家庭,为人妻,为人母。

 

就像演员郭涛在他的书《父亲的力量》中,花了大量篇幅写如何驯化女性:

 

他分析自己为什么打女人,“你给她一个底线,她马上就老实了,知道应该怎么办”。

他夸赞妻子愿意在年轻的时候给她生孩子,“很多女孩结婚了还把自己当个孩子呢,老公得哄着,家里继续供养着。而小燃在这件事上显得十分成熟,她一个比我小 15 岁的女孩子,21 岁认识我,23 岁嫁给我,24 岁就生了石头”。

 “我衡量女性有五字标准:温、良、恭、俭、让,这个五个字小燃全都做到了。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在孝敬老人、养育子女这些方面,我爱人绝对具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女性和母亲的美德,连我爸妈都竖大拇指: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

在这样的社会规训下,大多数女性会根据社会规范去调节自己的行为。

 

结果一般有两种。

 

一是,大多数女性遵循着整齐划一的结婚生子行为。

 

二是,你会看到少数女性违背“女性应该结婚生子”的社会规范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不结婚生子带来的羞耻感,而这些羞耻感会让你焦虑、恐惧。

 

当社会的大多数认为,女性就应该生儿育女,外部的言论便成了一种社会的层级监视,人人都可以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你,规训你“非主流”的人生。

一个女性不结婚,不生娃,不管你再优秀,都是不为社会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是给家庭丢脸的。

 

为了获得社会认同和安全感,父母会要求自己的女儿顺从于社会期望,以及自己的期望,以完成女性的天职。

这种行为是服务于社会和家庭的,自我的部分被压抑、牺牲。

 

再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书中讲到:家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生育。

 

而且,“在父母的眼中,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重生机会”。

 

因此,在传统的观念里,女性是否成功的传统标准,被死死钉在生育这条狭窄的赛道上。

 

但凡有人越轨,活成另一番模样,必定会遭来铺天盖地的责骂,因为这是“反认知”的、“不正常的”、“自私”的。

大家都生儿育女,你凭什么不一样?

– 02 –

人生真的需要孩子来圆满吗?

在长期的社会规训下,女性若不结婚生子便成了原罪。

 

大多数人被“哪有女性不生孩子的”的观念灌输着长大,只觉得到了年纪就该生孩子,可是自己都不一定知道,“为什么女性就一定要生孩子?”

生活中太多人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心理准备,就稀里糊涂生下孩子,生了孩子,又不好好养育;也不乏一些身体条件不允许生育,却非要付出一切去生育的人。

殊不知,强行追求“女性要生孩子才完整”的人生,最糟糕的结果,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纪录片《人间世》中有个故事令人痛心。

25岁的吴莹坚持,“我认为人生要圆满,就是有个孩子。”

 

她患有严重心脏病,结婚前,医生就说她绝对不适合怀孕,曾两次流产。

 

第三次怀孕时,她不顾医生、家人、朋友强烈反对,坚持要生下这个孩子。

 

“风险我也知道,我愿意拼一把。”

 

为了拼这一把,她丢了性命。

 

怀孕 7 个月,她的心脏已经承受不住负荷,不得不进行剖宫产。

 

生下孩子14天后,吴莹去世,连孩子的一面都没见着。

 

知道生的是男孩后,她妹妹记得吴莹说过一句最蠢的话,“我的任务完成了”。

 

这个任务是谁给她的,她并不知道。

如果非说生孩子的人生才圆满,孩子是否就成了人类圆满自己人生的工具?

 

– 03 –

你的人生,不需要生孩子来圆满

人们都说女性不生儿育女是不完整的人生,现实打脸的却是,女性一旦生了孩子,就不再拥有完整的自我。

 

多数女性在婚姻中的获益小于付出,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他们都说你要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但没人在意你偶尔也需要做自己。

 

照顾家庭、照顾孩子已经占据了你大部分精力,兼顾事业步履维艰,更别谈男性在家庭缺席造成的丧偶式育儿、诈尸式育儿,想拥有私人空间只能躲到洗手间,动辄还要被指责“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你怎么当妈的”。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中认为,生育本身是一种“损己利人”的行为。

 

“社会完整只要人口数量不致减少到不能有效活动就能维持。有人多生几个孩子,就可以有人不必生孩子了。”

 

我不是鼓吹女性不要生孩子,养育孩子自然有它的价值和幸福。只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社会的包容度应该更广阔。

 

聪明、自我觉醒的女性越来越多,有人想生就生,有人不想生就不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做选择,对自己负责,就好。

 

在这个时代,人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这条“生儿育女定成功”的狭窄赛道,注定有人会叛逃。

 

就像杨丽萍,她不是第一次听到质疑的声音,但她始终坚定自己想要的。

 

2002 年,朱军问 44 岁的杨丽萍,是否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

 

杨丽萍说: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2012 年,柴静采访 54 岁的杨丽萍时谈到,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丈夫和孩子就是她们的命,或者最重要的一部分东西。

 

杨丽萍则认为,这是寄托对象的不同,“我的寄托对象可能是舞蹈,可能一朵花也是我的女儿,一棵树也是我的儿子,这样的一种天伦之乐。”

 

柴静再问,“(一直没有生育)不存在牺牲是吗?”

 

她很坚定:“绝对。我这个人会牺牲吗?我不是那种牺牲者,我恰恰知道怎么享受,自己建造家园,自己种田,自己做一个文化团体,不会有什么欠缺的,没有遗憾。”

-“你不怕衰老吗?”

 

-“你怕也没用,还是要无畏一点。”

 

她曾说过,就算是种地,她也会是村里种得最好的。

 

这是她活着的态度。

 

2020年,杨丽萍 61 岁了,没有孩子的人生,依然万丈光芒。

 

你的人生,从不需要生孩子来圆满。

 

– 04 –

写在最后

 

如今,自我觉醒的现代女性越来越多,但这个社会大环境对女性依旧很多评判,想跳出传统社会规训,步步维艰。

 

如果你决定抛弃主流的人生,选择一条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路,不结婚,不生孩子,就做好承担这些非议的准备,逆流而上。

比起满足社会的期待,家人的期待,在意他人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更多地去思考我想要怎样的生活,我可以怎么去生活,想明白了这些,内心变强大,生命会豁达许多。

 

正如《黄金时代》中所言: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给文章点个在看,对那些用自己的价值观强行绑架在他人身上的人说,关你屁事!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作者简介:作者:笛子,编辑:欧小宅微信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责任编辑:小鲸鱼 八角亭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