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解除你的封印,过自在人生

我喜欢看玄幻剧,比如最近上映的《人鱼缚》、很经典的《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剧里常提到封印一说,暗示某种能力因为封印而不能发挥。这让我联想到我们许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家长或是老师、权威说“这不行、那不行”, 以为自己不够好,从而不知不觉也认可了这样的自己,“你足够好”就象被封印了一样,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断讨好别人,不敢拒绝……从而畏首畏尾,不敢做自己。足够好的你在哪里?


让我们来一起尝试解除这个封印吧!

  


好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足够好”,因为从来没有人这样肯定过他。家长好像总是为了孩子好,而不停地鞭策孩子,取得了好成绩不能骄傲,如果考试失败,就说你怎么这么差,什么都不行……从来没有人对我们说:你足够好,即使有缺点一样是好的。

 

但是解除这个封印真的并不容易啊。


从心理学上来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一个不断接受催眠的过程。小时候是养育我们的重要他人,当我们成人之后,最好的催眠,最有利的催眠师就是我们自己。

 

在我不够好这个问题上,要怎么改变自己呢?就像解除封印一样,我们需要的不是去改变,而是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界上,本来就是足够好的,而且这个事实它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理由,也不需要任何附加的条件。


因为我们接受了那么多负面的评价,才不相信自己足够好,值得爱,不用去讨好别人,做自己就好。有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而愿意一直去做别人眼中好的样子,并且不惜让自己不舒服。

 


当我们认清这些讨好背后的原因时,我们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方法释放和破除。学习适当地去拒绝一些人,面对真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真实有时候不只是我们内心的真实,还有世界的真实。

 

我们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幻梦里,我们每个人都是透过自己的眼睛在看这个世界。只是一味讨好的人,经常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他会有很多的情绪,被压下去之后,只能藏在很厚的面具后面。


我的好朋友小林,聪明、漂亮、专业能力强、收入高,但她只嫁了个极普通的男子,工作一般,收入低。与婆婆一起生活,工资全都交婆婆,做家务,带孩子,老公却什么都不做,她婆婆还总是嫌弃她没主见。她婚后越来越瘦弱,还常生病。我们都很纳闷,这是为什么呀?当我把有关讨好的内容与她分享之后,她哭了。


 


那什么是讨好呢?


我们通过做什么事情,直接或者间接的从关系里面得到一些好处,这种讨好并不会对做这个行为的人有多大的伤害性,反而是获取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

 

而对自己有伤害的讨好有三个特点:


  • 这种行为它的出现是不经思考的,非常快速。

  • 行为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甚至这个结果对自己还是有害的。

  • 行为之后的一段时间,自己会感到心里面的不舒服,就是这件事情好像做完了之后你感觉,是我不想做的,或者让自己感觉很累,然后后悔。


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个讨好型的人,况且年龄渐长,更不会特意去讨好谁了,却忽然发现,我的不讨好只是自己的毫不觉察。因为没有觉知,就认为不存在。


我的讨好已经是不经思考的行为。很少与人发生冲突。心里安慰自己“和为贵”嘛,可面对别人的越界行为,不会抗议。


我很少拒绝别人,总觉得拒绝多伤害关系啊。却原来都是讨好。

 
有时候,讨好本身不是问题,它只是一种方法,问题是它是否适应和是否是你自己意识决定着在做的一件事情。

 

讨好即掌控。当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我们自己的时候,就有可能做出自由的选择。

 

我们不自觉地讨好常常是为了获得认可和爱。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他需要面对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环境,以及提供了一种思考这些环境的方法。


讨好的内部客观环境就是我们的身体、大脑还有神经系统。


比如二胎的家庭中的老二,常常会讨好父母,就如同一种本能。


小时候被忽略的孩子,一般会做出许多讨好的行为,长大了也常会陷入在这种模式中。


还有一种出于不敢成功的讨好,它是一种不敢去得到的行为。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一定有会很大的收获。

 


讨好的本质是获得认可,最舒服的关系是无需讨好。


自从相信我自己足够好,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那些本来好的部分、自己非常有力量的部分渐渐被发挥出来。笃定地相信自己,恢复自己本自具有的内心的力量。我尝试着去拒绝,比如对我而言有难度,耗费我精神的事,以前总委屈自己去做,现在拒绝了并没有像我想象中的身边的人离开我,有的反而更亲密了。因为我表达了真实的自己。感觉比原来自在了许多。


小林和我一起践行“我足够好”,她一点点尝试着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她无力做的事学着拒绝,对老公和婆婆提出自己的要求、确立自己的界限,原来瘦弱的她渐渐变得健康,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彩。

 

愿所有忘记“自己足够好”的伙伴们,解除封印,恢复自己的力量,过不讨好的自在的人生!

 

原创:怡名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