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孩子做事主动,父母最好不要这样做

电影《想飞的钢琴少年》中有这样的情节:

本来智商超群的少年维特,很喜欢弹钢琴,也在弹琴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愉悦和满足,但是,当他的父母发现他的音乐天赋,希望他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后,维特就变得不开心,也不愿弹琴了,最后只好用一次意外让自己变得“普通”,假装弹不好钢琴,以保留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和空间。


那么,为什么维特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


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过分热情。


其实,很多父母和维特父母一样,他们在意孩子的喜好,期待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更希望孩子在自己的督促下变得更优秀。


殊不知,这样的愿望很可能会落空,因为父母的过度热情,会削弱孩子做事的主动性。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说。

心理学:期待孩子做事主动,父母最好不要这样做

1

父母过度热情,

会引来孩子的“被动攻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本来自己想做一件事,但如果有人“命令”自己去做,内心顿时会有一种抵触的感觉。


比如,孩子已经计划好,吃过晚饭就去做作业,但在他吃饭的时候,父母多次催促“吃好饭,赶紧写作业”,孩子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要么故意拖着慢慢吃饭,要么拖着不去做作业。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会有拖延的原因,即父母对他们的事过于热情,多次督促后的结果。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故意拖延,减少做事的热情,很可能是对父母的“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又称隐形攻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用消极的、恶劣的、隐藏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以此来攻击令他不满意的人和事情


影片中的维特就是在用弹不好钢琴这种消极的方式,来发泄对父母的不满。


可见,父母的过度热情,看似是“为了孩子好”,实则很可能是在破坏孩子的主动性。

心理学:期待孩子做事主动,父母最好不要这样做

2

父母的过度热情,

会影响孩子的自体感

我们都希望做事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因为这种发自内心的做事动力才会持久,也会让自己有种成就感和价值感。


就像影片中的维特,两次到了那个女钢琴家,第二次的到来明显和第一次不同:


第一次,妈妈叫他弹琴给女钢琴家听,他拒绝,妈妈就说“就当是为我而弹”,他就说“为什么总是为了你”,其实这时的维特之所以不愿弹琴,就是因为他弹琴的动力不是来自于他自己;


第二次,维特自己开着飞机来到女钢琴家,那时的他才是为了自己的热情和喜爱,正如女钢琴家见他第一次时,和他说的“维特,你弹琴不该是为你母亲或是为了我,等你想为音乐演奏时再弹琴,拥有冷静的理性和热情的心,才能成为伟大的钢琴家”。


最后,维特做到了。


这也是为什么父母要尊重孩子意愿的原因,即孩子的自体感,是孩子保持主动性的原动力。


自体感,是一种对自我存在的感觉和认知。


如果一个人总是无法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身边的人或事,以及整个世界,就容易形成“虚假自我”,而这样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谁,更不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当然,也就丧失了做事的热情;


当一个人充分体验到自己的感受,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后,才能拥有“自体感”,进而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然拥有做事的热情。


就像后来的维特,他知道自己做什么,也知道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所以才保持住做事的动力和热情。

心理学:期待孩子做事主动,父母最好不要这样做

3

期待孩子做事主动

父母要控制自己的热情


前面说了,父母期待孩子做事主动,一定要控制自己的热情,否则会适得其反。


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要时常反思一下,让孩子做这件事,是在满足孩子的需求,还是自己的需求。


就像影片中维特的父母,之所以那么在意孩子的智商下降,弹琴弹得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否愿意弹琴,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所以他们(尤其是妈妈)才一直不开心。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时常审视自己的做法,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需求,哪些是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更有助于孩子保持做事的热情。


其次,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并适时地给予支持和鼓励。


就像影片中的爷爷,他对维特是信任的,也是尊重的,他理解维特的想法,并适时地给予他支持,包括鼓励他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尊重孩子的选择,并不是要父母袖手旁观,而是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地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可见,作为父母在尊重孩子的时候,也要学会让孩子求助,因为那时父母的帮助,并没有损害孩子的主动性。


再次,父母不要过于热情,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


热情和过于热情是不同的。


过于热情,是把本该是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权利给剥夺了;过于热情,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这就是在损害孩子的自体感,因为孩子有种被控制的感觉;而热情,是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到孩子做的事情中,并愿意给予孩子支持。


另外,父母还要注意自己的补偿心理,因为那也是过度热情的表现。


总之,父母期待孩子做事主动,就要警惕自己的热情,说话时尽量不要采用催促式,提醒即可,不要超过孩子的主动性。


有时父母的一句话,就可以轻易毁掉孩子做事的全部热情,因为父母把孩子自己想做的事儿提前讲出来,那就变成了一个命令。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