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教学很科学:怎样的少儿学习才能寓教于乐

乐趣是孩子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注意力是容易飘忽不定的,如何才能够高质量地给这些少年儿童们好好上课,成为了困扰大多数老师和家长的难题。

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很多学科辅导班、兴趣班、特长班、书法班,这些教育培训机构能够存活下来必然是存在大量的规律与特点在里面,除了提升孩子们的综合能力、竞争力、学习成绩,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元素也在逐渐被众多家长们重视到,那就是:趣味性。

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谈论如何让学习变得有趣,能够让孩子们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上面,这方面针对那些厌学、逃课、网瘾少年,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心理干预教育机构的做法是这样的,采取心理辅导课与户外文体活动课的形式来密集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干预。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很少甚至没有涉及任何强制性作业,也没有涉及什么硬性指标,孩子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活在当下,能够去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看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什么,与其他人还有与同学、老师、教练进行沟通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找回自己的活力。

每个孩子都可能因为过去的家庭经历而让自己遭受到类似于十年怕井绳的心理动态,从而影响了个人的学习动机。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管中窥豹,那些不愿意学习不想去学校学习的学生到底他们是遭遇了什么事情,学习不有趣、很无聊、很枯燥之类的原因或许就是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的解读。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那么怎样的学习才是有趣的学习,怎样的教学教案才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乐趣的存在呢,或许我们需要考虑进行一系列结构化的市场调查了,这里的市场调查可以针对3-12岁孩子来进行。

我们可以发现,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就已经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到了后期青少年阶段就容易更加自觉自主去进行自己的学习,这种学习是非常容易出现顿悟与心流体验的,这种学习会因为他们内在强悍动机而出现各种良好的态势。

这是一个稳定的正三角模式,在前期教育投入比较合理适当,那么后期进入青春期就会轻松很多,仿佛置身于金字塔顶端,我们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在玩耍过程中不能学习到太多有用的知识,而事实上当我们玩得开心的时候,我们的确是学到了一些东西。

可能是团队合作意识、共情的能力、遵守规则的意识、思维迅速的运转、多门学科的综合、与其他人的良好礼貌互动沟通,这些都是我们的孩子们可以去在玩耍中学到的。

有些教师会选择比较有意思的方式来准备学习材料,比如对六岁的孩子进行英语教学,在最基础的字母认知方面可以考虑『字母操+字母歌+游戏拼读』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其中字母操中可以看到老师每说出一个字母的时候相应地罗列出来相应的字母开头的单词,比如A可以与苹果、胳肢窝、宇航员等单词联合起来。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然后每个单词做出相应的肢体动作解释,这是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的一种方式,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与表情、语音来传递强悍的知识,如果在这些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孩子们简单容易上手的游戏会更加好。

教学游戏中充满了需要学习的东西,当孩子和别人玩游戏的时候,孩子也可以在和别人玩耍的时候了解他自己,当孩子们玩耍过程中开怀大笑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动力、感觉、记忆和学习能力都会增强,大笑的时候通常也意味着这个孩子对于学习环境是认同的。

玩耍开心大笑的时候释放的多巴胺能促进学习效率提升,游戏是学习研究的最高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游戏,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值得被我们所了解知悉。

有很多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喜欢玩耍,有的孩子喜欢搭积木,那么针对搭积木就存在非常多的衍生学习内容,如何制定规则,如何才能让自己获胜,根据创造性还是稳固性或者外观特征来评定游戏获胜方法,从中连带了解社会科学数学方面的知识。

有的孩子还可能通过积木来堆叠出一张快乐的脸,然后可以表演快乐的脸是怎么展现的,其中的形状、色彩、架构正在形成孩子的个人价值观,尽管孩子们没有感觉到他们在提高自己的视觉空间和语言思维能力,但是的确他们是在不断提升的。

玩的游戏越多,这些技能提升就越强,当与其他孩子共同玩耍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轮流的规则以及分享交换玩具的重要性,可能前期这种分享还不是特别顺畅,尤其是对于那些独生子女来说,更加是一件需要去学习的事情呢。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每个游戏背后都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在里面,趣味虽然重要,但是『学习知识』与『应用能力、适应生活』仍然是需要去输出的,比如在我们有些老师经常使用的PPT游戏中,经常会使用那种点击色块来猜测后面所隐藏的图片是什么。

孩子们需要在所有色块都消失之前尽快来猜测出来这个潜藏的图片是什么,这里面就需要运用到逻辑思维,怎样才能更好地更快地猜测出来就要根据图片大概轮廓点击更加关键核心的色块,同时为了比其他小朋友更加迅速找到答案,也要考虑适当增加难度。

可以根据自己所猜测的图片,来点击更加边缘的部分,既可以确认又能够更快的获得胜利,而获胜的孩子可以获得一种月亮的卡片,通过不断地游戏练习,能够更加清楚知道孩子的智商与情商的发展到达什么水平。

这种在游戏玩耍中探索教案发展的路程非常值得努力去深究,在一些教育部门机构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有教师部门外,还存在“教学研究部门”,这样不仅仅把老师的教案制作成本大大减少,能够让老师们专注教学,还可以让教案的专业水平达到更好地水准。

在这种玩耍过程中,孩子们学习了很多的课程,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开朗、积极、乐观、愿意去进行更多的人际交流,孩子们对他们的玩具、对于这些游戏有很深的感情。

我们因此更加需要去真正重视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是什么,这方面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和实际情景来进行判断,比如有的孩子更加偏向于线上的一些游戏,这方面就可以搜索这方面的网站,通常它们都会存在大量的线上教学游戏。

孩子们喜欢色彩艳丽同时又有各种声音效果的图片视频,有些前辈告诉我,如果一个孩子哭泣了,如何迅速安抚他或者她呢?


我说,应该去倾听为什么这个孩子哭了,出了什么事情,然后给予安慰,但是这个前辈有自己独特的招数,有时候当孩子们哭泣的时候,他们是不愿意交流的,尤其是对于3-6岁的孩子更是如此。

图片来源:作者手机拍摄

这个时候适当考虑播放动画片就是非常好的小妙招,孩子们看到那些活泼的画面就可以迅速转移注意力啦,还有的老师会选择吹肥皂泡来吸引哭泣孩子的注意力,这也是非常可取的,平时在进行各种道具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自身与孩子的安全,避免某些小物件或者尖锐物件的伤害。

随着教育学与心理学不断地发展,我们已经能够发现很多老师与家长都已经逐渐认同到游戏能帮助孩子们发展认知和情感能力,每次能够尽可能让自己的游戏增加一些新意并且简单容易上手,这样的游戏可以重复操作,在课堂上面也会有很多流畅性好处。

在这种流畅的教学过程中,孩子每每回答正确了一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即时反馈,能够意识到自身到底有多么优秀,能够让自己内在获得更加清晰的认定,孩子们的个人自信心也会很快升级。

很多孩子还会非常讨厌家庭作业,但是,如果家庭作业是互动或者运用知识,而不是某种繁琐枯燥的描画或者抄写作业,这样可能会更加容易激励孩子,作业的设置能够保持少量并且可爱、天真烂漫活泼是比较被偏向的。

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的家长愿意让孩子们在家里学习,在学校学习,在课外教育机构学习,他们很少有时间去真正游戏或者在游戏中获得人际交往与同龄人友谊,这就是需要我们去面对并且深思的事情。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些机构抓住了这种公立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个中缺憾,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寓教于乐的独特学习环境,孩子愿意来上课,能力也提高,人际关系也更加提升,家长也更加愿意续费,这是一种互惠共享的良好模式

孩子们的能力可以通过智商测试、情商测试的结果来进行判断,而更加直观的表现是通过孩子们平时的各种表情、谈吐、言行、礼仪、活泼程度与依顺程度来进行主观判定。

其实这种判定并不困难,我们很多时候通过直觉就能够知道哪个孩子更加优秀,哪个孩子更加努力,哪个孩子更加适合课堂提问互动,趣味性可以让孩子们与知识搭建一座桥梁,最终这座桥梁也能够让他们走得更远。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还有学习需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我们所要交给孩子们的事情是首先要满足生存的,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生存下去,而不是各种花哨的事情,真正生存下去其实需要很多智慧,这其中与法定监护人的关系就是最为关键的部分。

有些孩子在他们长大之后比如到了6-12岁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逆反情绪,其实这种情况是不利于他们生存的,如何能够保持自身个性又能够去与家长或者其他人和谐顺畅沟通,这就是老师们还有机构的教研部门需要去不断探索验证的呢。







文:ZHUQIANG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