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慢性疾病,总觉得筋疲力竭怎么办?丨自我同情

作者:托尼·伯恩哈德(Toni Bernhard)
翻译: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Prim(138)
校对:一杯咖啡英语心理编译小组 安宁
编辑: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编辑 企鹅
联系: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来源: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
原文标题:“做了这个,就不能做那个”|有慢性疾病,总觉得筋疲力竭怎么办


要点:

  1. 长期患病往往会消耗掉照顾治愈实际疾病后剩余的精力(慢性疾病包括慢性疼痛)。

  2. 当你不断地检测、评估和切换调整疗程,会让你身心疲惫。

  3. 面对这种能量消耗,培养自我同情能给你带来安慰。

我经常说,长期患病就像是一份全职工作。因为应对它是件让人精疲力尽的事。


以下是慢性疾病如此耗费精力的五个原因:


1、需不断地花精力来权衡每种活动的利弊

  

慢性疾病患者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这样的事情:

“如果我做了这个,那我就不能做那个”,


“如果我做了那个,那我就不能做这个”。

试着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然后接着思考每一个“这个”和“那个”的后果,你就会知道它有多累人。


2、需花精力决定应该请求别人帮助我们些什么

这点与第1点有关,因为它采取了类似的形式:

“如果我在这个问题上寻求帮助,那么我就不应该在那个问题上寻求帮助”,等等。

而且,对很多人来说,不论他们的健康状况如何,在任何事情上都寻求帮助是很困难的,你就可以看到这有多么累人。

因此,毫不奇怪,许多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不得不强迫自己拿起电话或发送短信或邮件,寻求帮助。

讽刺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最亲近的人希望我们寻求帮助。这会让他们感觉,他们至少可以以某种方式帮助我们。

不幸的是,我们的文化认为寻求帮助是软弱的表现。即使在患病20年后,我的脑海里仍然有这种感觉,尽管我知道寻求帮助是勇气的表现,而勇气在某种程度上是行动中的自我同情。 

3、需花精力来弄明白能与能与他人分享多少

这可能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并非如此。

如果我们分享得太多,这可能会把我们的朋友和家人烦死,但是,如果我们分享得太少,他们可能会感觉被排除在我们的生活之外。

这特别容易令人疲惫,因为它不是个可以“一刀切”的事。

对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我们必须评估他们想要多大程度上参与帮助我们的健康问题。我们必须弄明白如何让我们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关系,这会让人精疲力尽。

举个例子(与我持续的慢性疼痛和疾病不同),当我在2014年接受乳腺癌手术时,我的一些朋友和家人想要知道诊断、手术和术后方案的每一个细节。其他人则只想知道我是否安然度过了难关。

我想尽可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要求我努力弄清楚他们需要哪种程度的细节,而这种脑力活动让我筋疲力尽。

并且…如果我没做好,我学会了不责怪自己。我已经尽力了。

4、需花精力决定该尝试哪种治疗方案

以慢性疼痛为例,我们该扛过去吗?


我们可以服用那些会让我们昏昏沉沉,甚至可能产生依赖的止痛药吗?


我们应否尝试正念冥想来缓解疼痛?

我的脑子没有一天不反复思考治疗方案,权衡利弊,并试图做出对我来说最好的决定。仅仅是写下上一句话就引发了这种心理活动带来的疲惫。

5、需花精力决定如何用尽我们仅剩的一点精力

这可能听起来很荒谬,但这就是现实。

我应该用这一点精力去做一些家里急需的任务,还是应该用它去做一些有趣而充实的事情?

让我很惊讶的是,我花费了太多精力在反复思考如何使用我这宝贵的精力直到我所有的精力都被这种思考所耗尽。

等到我做出决定时,我的“能量电池”已经耗尽,无法做任何事了。


我希望你不会这样。

我还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避免消耗掉我每天熬过疼痛和疾病后所剩下的精力。

然而,我找到了一个朋友来帮我渡过这片波涛汹涌的水域,那便是自我同情。自我同情意味着要善待自己,它还意味着不要责怪自己。

每个人偶尔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为什么你会是不同的呢?


从错误中学习,然后继续前进。

有意识地唤起对自己的同情,有助于你在最深的层次上告诉自己:

你关心自己的痛苦,并且知道生活有时候对自己来说很艰难。我们能控制的东西很少,但如何对待自己是我们能控制的一件事。

记得要永远善待自己。


作者简介:托尼·伯恩哈德(Toni Bernhard),法学博士,曾是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法学教授。她著有《如何生病》、《如何觉醒》、《如何与慢性疼痛和疾病和平共处》。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进行修改和增删。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杯咖啡(ID:coffeecenter),一杯咖啡公益心理团队。2012年在上海出发。组织咖啡心理公益咨询、公益单身相遇活动、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公益心理咨询师学习活动、心理类科普原创翻译读书文章不定期更新。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一杯咖啡,温暖世界的内心。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