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奶便是娘吗?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听人说某人“有奶便是娘”,听起来就是一句骂人的话。谁有奶水喂养,就认谁做娘。比喻贪利忘义,谁给好处就投靠谁。

 

如果我们放下道德评判,剥掉其中评价的成分,剩下的就是两个客观的名词“奶水”和“娘”。这两个名词之间是什么关系?

 

01

代母实验

 

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利·哈洛1930年做了一个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代母”实验。

 

哈洛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妈妈及同类隔离开,结果他发现小猴子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了极大的依恋。它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它们就会发脾气,这就像人类的婴儿喜欢破毯子和填充熊玩具。

 

哈洛用铁丝做了一个代母,它胸前有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装置;然后,哈洛又用绒布做了一个代母。他写道:“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一开始,哈洛把一群恒河猴宝宝和两个代母关在笼子里,很快,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在几天之内,猴宝宝把对猴妈妈的依恋转向了用绒布做成的那个代母。由于绒布代母不能提供奶水,所以猴宝宝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代母那里喝几口奶水,然后又跑回来紧紧抱住绒布代母。

 

看完这个实验,脑海冒出一个问题:让孩子吃饱喝足,只满足他的生理需要,就能够让他与父母建立起至真的亲情,就能健康成长了吗?

 

02

奶水=娘?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会发现,猴宝宝既需要“奶水”,又需要“娘”。“奶水”只是在饿了的时候才需要,而“娘”可能随时都需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奶水”可以理解为一种维持生命的物质需要,“娘”可以理解为一种获得安慰滋养的心理需求。

 

并且,这个实验中还呈现了一个非常的趣的现象:猴宝宝把对猴妈妈的依恋转向了用绒布做成的那个代母。这个代母从精神分析理论上来说,就是一个过渡性客体。当猴妈妈不在的时候,绒布就代替了妈妈,时间一久,绒布竟然比真实的猴妈妈更重要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我们一些家长跟孩子的关系。当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是缺位的。当然我们要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他们大多数人是因为生活所迫,工作需要,真的没有办法成天守护在孩子的身边。孩子只能跟布娃娃玩,跟手机玩,跟游戏玩……时间一久,这一切都成了过渡性客体,替代了妈妈的功能。当有一天,父母回来了,孩子对父母没有感觉了,只对布娃娃有感觉,对手机有感觉,对游戏有感觉。

 

当然,我们也不防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一想,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四处奔波打拼,供孩子吃穿,供孩子上学,真的很辛苦!但是,联系到上面这个代母实验一想,好像我们的父母扮演的只是一个“铁丝”妈妈,布娃娃、手机、游戏应该扮演的是“绒布”妈妈,“铁丝”妈妈胸前有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装置孩子只有在饥饿的时候才会来到你的身边。平时,都会跟“绒布”妈妈泡在一起。

 

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哀吗?

 

03

“绒布”妈妈VS“铁丝”妈妈

 

从实验中可以感受到,猴宝宝对“绒布”妈妈有强烈的依恋。那么,“绒布”妈妈有什么魔力?

 

依恋领域最重要的一位理论家鲍比用精神分析的观点开始了他的研究,把成人对舒适感和关心的追求还原为退行性的依赖需求。


在鲍比的观点中,依恋是基本的、天生的需求,如同对食物和性的需求一样根源于人类的生物性。依恋满足人类行为学和进化论上对保护的需求,并通过维持与依恋对象的亲近和可到达性的行为表达出来。根植于这一对接近性的生物性需求,依恋是初级的需求。在整个生命历程中,依恋对亲近、安全感、舒适感和关心需求的表达。

 

在实验中,我们明显发现猴宝宝非常依恋“绒布”妈妈。是因为“绒布”妈妈相对于“铁丝”妈妈,具有很多值得依恋的特质:是柔软的、可以亲近的(“铁丝”妈妈是生硬的)、温暖舒适的(“铁丝”妈妈是冰冷的)、安全的(“铁丝”妈妈会扎人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妈妈是“绒布”妈妈?又有多少妈妈是“铁丝”妈妈呢?

 

04

做一个智慧妈妈

 

代母实验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也不能完全机械地拿孩子跟猴子比,毕竟人类要比猴子高级的多。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看亲子关系。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比昂指出:关系的实质是,看谁传递焦虑,谁承接焦虑。传递焦虑的是关系中的问题制造者;而承接焦虑的是在承受问题制造者的痛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如果一直得到有力的支持,就有可能导致消极的认知和情绪,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正常的、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孩子传递焦虑,父母承接化解焦虑。母在孩子情绪崩溃的时候,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并且以一个成年人的成熟和智慧以及作为父母的爱心、耐心,给与了孩子必要及时的抚慰和支持。

 

父母不管有多么的不容易,我们都不能把这一些焦虑塞给孩子,进行所谓的“感恩”教育。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家庭使用“丧偶式”教育、“悲情式”教育、“权威式”教育,父母刻意制造、传递焦虑,用愧疚感绑架孩子,用焦虑逼迫孩子。日复一日,孩子的心灵空间全部被焦虑占据,最后撑破。

 

智慧的父母既要给孩子提供“奶水”,还要给孩子安全感、理解支持、爱和力量。帮助孩子直面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并且用更高的智慧化解艰难处境,将负面感受转化为更高级的心智化产物。


 

文:舒晓容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