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育儿方式,是跟着孩子重长一遍

 01 

爸爸妈妈,你们从不了解我

 

朋友问我,你这么喜欢写影评,怎么不为《少年的你》写一篇?

最初我是想写的,但看完电影,感觉浑身无力,浓烈的情绪涌上心头,却爆不出来,也找不到出口爆。

找谁爆呢?无论是施暴者还是被害者,谁不是悲剧呢?

这部剧无处不压抑,每个人物都沉溺于黑暗之中。

陈念与小北浓烈的绝望情感积郁了我的情绪,而魏莱的故事才是最深沉的压抑,并且细思极恐。

如陈念的家庭一样,魏莱的父亲也从未在屏幕里出现过。

游离的父亲,情感淡漠的母亲,是中国家庭的常态,也是压抑气氛的起源。

 

魏莱在家中呈现的面孔如芭比娃娃一样天真美丽,而她在外面欺凌同学的冷酷与毒辣令人毛骨悚然。

我在想,两个魏莱,哪个才是真实的她?

想完心里发寒,两个都不是她的真实……

可以猜想到,他父母很可能给她设置了过于苛责的禁忌,让她自幼只得戴着芭比娃娃的虚假面具压抑内心,长久过度的压抑导致委屈。

 

委屈越多,愤怒就越多,

愤怒越多,攻击性就越凶猛。

有的人向内攻击,极端会走向自杀;

有的人向外攻击,极端会成为施暴者。

 

魏莱成了施暴者,借魔鬼的面具来发泄她被禁忌的愤怒。 

其实,真实的魏莱没有那么天真美丽,也没有那么淡漠狠毒,真实的她不并在两个极端,而站在中间位置。

可悲的是,无人能看到她的真实,父母只看到她极好的一面,陈念小北只看到她极恶的一面,观众的注意力全部给了陈念和小北,没有心情揣摩她的真实,也不愿同情她的死亡。

真实还未曾在这个世界呈现过,也再也没有机会呈现,她的生命在17岁嘎然而止,猝不及防,来不及向任何人告别,更没有机会对爸爸妈妈说:你们从不了解我……


直至她尸体腐烂,她的另一面才有机会通过陈念和小北的口供呈现给父母。

那一刻,她父母如何重新认识他们的女儿?

即使他们有十万个为什么,即使他们有千言万语的追悔莫及,也只能面对生死两茫茫的绝望深渊了。 

 02

我早就想自杀了,只是你们不知道而已

 

其实,从未被父母了解的悲剧,在中国家庭存在很多。

我在心理医院进修的时候,看到一位大学女生因情伤吞服安眠药被送往精神科住院部。

神情恍惚的她跟医生说自己已经跟十个男人睡过了,每一个男人都让她痛彻心扉,她再也无法相信男人,觉得活着也没有意义了。

这么年轻的女孩子,脸色惨白,讲话气若游丝,仿若已步入垂暮之年。

当主治医生跟她父母沟通的时候,她父母一而再再而三表达,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自己女儿会自杀,怎么可能呢?她从小都很听话的啊,我们呵护着她长大,该给她的都给了,她怎么能做出让爸爸妈妈这么伤心的事情呢?

当主治医生向这对父母反馈她女儿的感情创伤经历时,这对父母一脸惊愕,疯狂摇头说,不可能,怎么可能?她连恋爱都没谈过,怎么可能会做出这么不要脸的事?……

在这一刻,这对父母把话题落到“不要脸”上,即使女儿刚从鬼门关里被抢救回来,他们依然无法去思考女儿为什么如此渴望亲密关系,更无法去感受女儿在经历一次次关系断裂后,熬过了多少伤痛?

刚进医院进修时,我因父母竟如此不了解自己的亲生骨肉而惊讶不已,但仅多待了一周,我就见怪不怪了。

我发现几乎每一个住进精神病院的孩子,都未曾被父母真正了解过。

跟一些自杀未遂的青少年聊了聊,得知好几个孩子自小学起便生出了自杀的想法,积郁了好多年后,实在是绷不住了,才最终采取了行动。

而他们父母对此一脸无辜,第一反应都是难以置信,接下来就胡乱猜测孩子近期受了什么刺激,而从不问孩子从小到大,内心究竟经历过什么。

我忍不住哀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父母无法看见孩子的真实呢?

这并不复杂的事,为什么充满了绝望?

 03

孩子的三岁,也是你的三岁

 

回顾我在咨询室听到的故事,我发现主要有三个干扰因素阻断了父母去看见孩子。

第一,感受系统早已关闭。


早在婴幼儿期,被当作小动物养育长大的父母,为了能够让自己以人的样貌活下来,早就关闭了身体和心灵的感受系统,以隔离掉初到这个世界体验到的痛苦。

他们感受不到孩子,不是因为不想感受,而是根本就没有感受的能力,他们不但感受不到孩子,也感受不到自己。


封闭自己感受的人,内在往往隐藏着深不可测的压抑,这种压抑会透过厚重的密封层渗出一些气味,这是混杂着阴郁,孤独,空虚和绝望的气味,这种气味极易被身边敏感的人嗅到。

作为一个比较敏感的人,我常在咨询室嗅到这种气味。

当来访者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地讲述他们的创伤经历时,我的胸口常常像被塞满了棉絮般憋闷;当来访者毫不在意地讲一件压抑着巨大愤怒的事情时,我的喉咙常会发干发痒。

那时候我会感觉这些来访者隔离掉的情绪都跑我身上来了,而他们依然一脸淡漠,声音平静得遥远,将他们整个人都带离了当下的空间。

我常感觉他们将自己包裹进了一个塑料厚膜里,压抑得令人窒息,孤独得发不出声音。

这个世界上,比心理咨询师更敏感的人是孩子。

孩子们无条件地爱着父母,他们身上仿佛有个小雷达,能随时感应到父母身上任何一点不开心的感受,然后他们会偷偷地在心底陪着父母难过。


他们的陪伴无声无息,所以,他们的父母永远看不见听不到。

第二,始终对自己父母忠诚。


这些父母早年被自己父母冷漠,严苛地对待,如果现在他们温暖,柔情地对待自己的子女,不就代表他们父母曾以错误的方式对待了自己?不就证明父母是不爱自己了吗?

这在潜意识深处是无法接受的,所以,最好按照父母当年养育自己的方式来养育下一代,一代又一代都保持队形一致,自我催眠式地相信这就是爱的方式,当年我爸打我就是为我好,我妈骂我就是爱我。

这也是“爱”的传承方式,每个家族有每个家族“爱”的模版。

难的不是去接受这种明明很痛的,而是不去复制它,背叛才是最痛的。


另外,在潜意识深处还有个信念,我明明知道我父母这辈子过得有多痛苦,有多辛苦,我怎么能快乐呢?我怎么敢让我的孩子快乐呢?


我要带着我的孩子来一起陪伴我爸妈的不幸,我爷爷奶奶的不幸。


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为什么,这是本能,就是本能地想要以这种痛苦的方式来爱他们。

这是对父母的忠诚,也是对家族的忠诚。


第三,不想重长一遍。


女人怀孕的时候,在情绪深处,会重新体验一下自己当初在妈妈子宫里的安然与焦虑。

男人女人在自己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也意味着各自婴儿期的种种复杂情绪体验被激活了。

所以,带着感受陪伴孩子成长,相当于自己要从0岁再重新长一次,这种体验玩得可是心跳。


这时候,能跑的男人赶紧游离在家外,放不下孩子的女人严实关闭自己的感受系统,最好让自己患上产后抑郁,这样就彻底不用跟孩子的感受待在一起了。


跟孩子的感受待在一起是多么恐怖,意味着要再一次跟自己当年的感受在一起,那些感受有时如火焰般热烈,有时如冰窟般阴冷,无论在火焰中还是在冰窟中,自己都只是一个婴儿,不会讲话不会走路,要完全依附于养育者才能确保活下来,面对待自己冷漠的父母,谁能保证自己能活过明天?

既然已经熬过那段时光,如今要再重新经历一次生死未卜的体验?怎么可能!能隔离感受绝不打开。

同样的道理,

 

孩子的三岁,会激活你的三岁;

孩子的十三岁,也会激活你的十三岁。

作为心理工作者,见过好几例因与父母强烈冲突而患上抑郁症的青少年,一问发现他们的父亲或母亲在青春期的时候也抑郁过。

其实正是因为在青春期体验过抑郁的煎熬,这些父亲或母亲面对他们子女进入青春期时会高度焦虑,才会对他们更加冷漠、苛刻。

 04

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是为自己找一位心理咨询师

 

理解了以上三点,再来问,父母如何看见孩子的真实?

道理好讲,做起来太难,这也是为什么我最初看完《少年的你》感到无力的原因。

我们只是跟父母说,快醒醒吧,不要再打孩子了,不要再对孩子凶了,你孩子已经快抑郁了。

他们可能痛悔思过,会对孩子温柔三天,但到第四天,又会忍不住又打又骂了。

所以,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那么,还能做些什么呢?

说实话,一篇文字能贡献的力量微乎其微,最多是能把普遍性潜意识的原因拉到意识层面,而且是以文字的方式,并不一定能将感受带到。

能够让你深入到感受里的方式,还是要进行个体化心灵探索,何况每个人的议题又各不相同。

心灵探索有好多层,如果你只想在意识层面探索,你只需读读文章看看书;


如果你想进入潜意识层面瞅瞅而不想往下走太深,你可以浸泡各种心理课堂;


如果你想深入潜意识由内而外解开一个个结节,让自己通畅起来,你最好是找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陪你进入关系中深入探索。

无论是走到哪一层,只要出发了,前面就有希望。

而如果遇到了紧迫的心理困扰,我建议直接寻找一位靠谱的咨询师,有专业人士的陪伴,会更容易找到哪里卡住了。

所以,每当儿童青少年来访者的父母火急火燎地问我,现在他们能做些什么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时,我常会说,你们能做的最好支持,是为自己找一位心理咨询师。

其实,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晾晒并翻新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也是相当于让自己重长一次,借由孩子的到来,借助专业人士的陪伴,有机会重新做回孩子,重新长一次,是非常难得的因缘。

不要待你年岁已高,才发现自己竟从未真正做过小孩,也从未真正了解过自己的孩子。

唯有看见你的真实,你才能看见孩子的真实;


看见了孩子的真实,你也能照见自己的真实。


孩子是你的镜子,你也是孩子的镜子。


世间最美好的亲密关系,不过如此。

来源:高予清(ID:gaoyuqingxl)
作者:高予清(微信公众号:高予清(gaoyuqingxl);清心,本名高予清,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管理硕士,心理硕士在读,壹心理认证作者。)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