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讨厌干涉自己的爸妈,后来你也成了“中国式家长”

文:木棉959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过年时长辈给红包要推脱,推脱的力气小了会被妈妈说“不礼貌”,力气大了又会真的推走送上门来的零花钱;


爸妈总是对自己有着各种各样的期望,可是学习好有压力;


学理科需要智商,学文科需要记忆力,高考前刷五三和黄冈密卷有奇效;


好不容易从家长那要到了手机,玩手机的次数也会被限制,因为老师和家长都盯着你担心你早恋;


邻桌的女同学心思真难猜呀,不知道说了什么,她竟然就不理我了,又不能去找她解释,因为妈妈没收了手机……


这是你的童年吗?你是不是也曾想过,如果你能重来一遍人生,自己会听爸妈的话,专心刷题、考个top2呢,还是继续反感干涉自己的爸妈,一门心思学表演,成为演员?当你有了孩子,你又会是怎样的家长呢?


刚发行不久的一款名叫《中国式家长》的游戏,给了这些想象一种“变成现实”的机会,让大家纷纷惊呼仿佛看到了自己。一贯对游戏不太感兴趣的我,也在身边同学纷纷晒“三代上清华”“终于娶到喜欢的人了”“成功成为演员了呢”的游戏截图时,开始尝试玩这款游戏了。


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模拟从出生到高考的整段过程,再附带一段简短的相亲结婚过程,并且可以一代代地一直玩下去。大概花两三个小时,就能走完一代人的前18年,因为游戏中的生活实在单调,学习、增长悟性是主流,游戏最重要的一关是“高考”,成绩取决于先前40几个回合里积累的智商、记忆力、情商、想象力,还有上过的课程,你可以选择学语数英文理,也可以“不务正业”学美术、计算机——然后换来惨烈的成绩单。


偶尔也会出现几个小插曲:老师会让你竞选班长,但老师的好感和同学的支持总不能兼得;你需要在讨厌的亲戚来时充当老妈的面子,亲戚给你妈伤害值最大的攻击是“炫富”;你也会溜去选秀场炫技,看能不能成为舞台最亮的新星。

第一代的纠结:

要不要“听父母的期待”?| 个体化


在我玩第一代的时候,我想让自己成为一位画家,所以学习时偶尔会选画画、素描;效果似乎也不错,还有喜欢艺术的小姑娘搭讪。


但是很快,我就面临了一个极大的冲突:父母的期待。


父母期待我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学函数,如果能完成这些期待,就能让父母长面子,还能得到属性加成;不完成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严厉的惩罚。


但是一个个红点,就在那里提醒着我:“父母对你有期待”。


不知是出于父母的期待,还是习惯了“大家都要学习”的想法,最终我还是选择去学理科了。


但画画需要的属性跟学理科的属性不同,画画要求更高的情商、想象力,理科则要求更高的智商,两边都想顾的结果就是都没有什么好的成果,父母的期待都没来得及达成,成绩也马马虎虎,最后,第一代的“我”大概是高考超常发挥了,考上了一本,与素昧相识的姑娘结婚了。

在一代目完结的时候,我颇觉得纠结:这个“我”到底是在为自己的愿望(学画画)活着呢,还是为父母的期待(进入重点学校)活着的呢?


在真实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犹豫和迷茫:该不该听父母的呢?


从“听父母的”“父母的观点就是我的观点”,逐渐成长为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的人,这在心理学中是“个体化”的一部分[1]。


个体化过程是指人从依赖共生的儿童状态过渡到独立自主的成人状态的过程,包含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认知上的个体化指的是越来越多地具备独立的态度和观点,认识到父母的期待并不能代替或支配自己的观点,同时相信自己能跟父母相互理解,比如“关于我的人生要怎么走,我有跟父母不同的看法,如果我把这个想法拿出来跟父母讨论,他们会理解我为什么想这么做的”。而情感上的个体化指的是情绪不以父母的陪伴或特定反应为条件,而是由自己承担情感调节的责任,同时相信自己跟父母有着坚固稳定的感情,比如“我考试失败后很沮丧,但我自己就可以调节好,并且我不会因为没考好就失去父爱”。

很显然,第一代的“我”并没有做到成熟的个体化,在纠结要不要“听父母的期待”时,这一生就已经糊里糊涂地过去了。

第二代的挫败:

学习的压力让我自卑多疑 | 心理控制


既然游戏是可以一代代连续玩的,于是我就继续来到了第二代。


这一代的“我”想试试考一个好学校、再做一名高薪的白领,于是一直在好好学习学校的课程,没有去跟姑娘们社交也没有竞选班长,甚至连“跑步”这样的“基础技能”都没有理会。到高考前,第二代的“我”已经学了很多课程、做了许多模拟考卷,智商和记忆力都刷得很高。不过由于学习压力太大,第二代的“我”心理阴影面积有点大,自卑、敏感、懦弱、多疑等负面特质纷纷出现在了身上——但这不重要,我想。


在点开录取通知书前,我想,即便考不上最好的学校,也能比第一代考得好吧,然而出现在通知书上的校名是一个陌生的二本院校,高考分数也比第一代低了很多。


这个结果让我十分挫败:明明让这个孩子学了很多东西,为什么这个孩子还不如我(现实中的我)考得好?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我立刻又惊了一下:在思考这个结局时,为什么我竟然成了家长的视角?游戏不是跟“中国式家长”相处的过程吗,为什么我把自己玩成了控制孩子的一切学习和活动的“中国式家长”?


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强加在孩子身上,是“中国式家长”常常做出的“心理控制”[2]。回想一下我们的童年,似乎多少都会有这样的例子:不喜欢吃某种菜时,家长说“这个菜又健康又好吃,你一定要多吃”;想玩橡皮泥时,家长说“橡皮泥又脏又没意思,有什么好玩的”;本来约好了跟朋友出去玩,家长突然说“今晚你王叔叔来跟我们聚餐,你要好好表现”……


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容易对儿童情绪、行为造成负面影响,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抑郁、自杀倾向等问题。


本来玩游戏的我应该站在第二代的“我”的角度、以一个孩子的身份成长,但玩着玩着,我就变成了热爱心理控制的家长,最终养出了一个自卑多疑的孩子。


而更讽刺的是,第二代的“我”完成了第一代没达成的愿望,成为了一名画家。


第三代的犹豫:

美满的人生是我的吗?


有了前两代的经验和财富积累,第三代的“我”每个月的零花钱多了起来,我也会买减压的道具来缓解,这次在高考前,我终于学完了高阶课程,各方面的属性值也不低,还拥有了勇敢、果断、坚韧、激情四射的良好品质,并且跟“喜欢高智商”的小姑娘建立了良好的亲密度。

是不是该上清华了呢?我有点期待。


结果出来之后,比第一代的成绩高了一些,但离清华还远得很。不过幸运的是成功追到了喜欢的人,那个学生时代熟悉的小姑娘已经成为年薪25万的医生了。以现实中的评价标准去看,虽然不是人生赢家,也算是生活美满了。

第三代的故事也结束了,我犹豫了:还要玩下去吗?


这个游戏明明情节简单,代与代之间几乎没什么差别,就像现实中“7岁上小学,然后上初中,然后上高中,然后考大学”的“阳关大道”一样毫无新意,但我却连续玩了近一天。


我听闻深夜开黑的男生宿舍,欢声笑语大呼小叫;我见过沉迷农药的小姐姐,剁手皮肤数量堪比衣柜里的大衣。我知道游戏总是有着独特的吸引力,但我从来没见过这样一款让这么多人都找到共鸣感的游戏:也许是因为它太真实了,而我们的人生又有太多遗憾,让我们觉得,如果能在游戏里做成一件事,就好像真的弥补了遗憾。


然而再真实的游戏,都替代不了真实的人生,游戏里再多考上清北/成为演员/年薪50万的小人,也不是真实的你我。我把达成的成就存档,退出了游戏。


那真实的你呢,要成为“中国式家长”吗?


写在最后


游戏可以存档,但人生又要怎么重来?或许正是这种容错率极低的不可逆性才让家长对孩子寄予了太多期待——孩子啊,人生苦短,但我多想让你尝尽世间甘美。花烛照金榜,信马游长安……所以有些家长用自己前半生的经验替孩子安排,替他们回避弯路,以为这样就是“好的”。


但或许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孩子偏不喜欢。

人生不像游戏那样可以重来,但也不像游戏那样有固定剧本和固定标准的输赢。走到家长线的老玩家们就让新玩家们好好享受他们的游戏吧~

参考文献
[1] 王国霞, 盖笑松. (2011). 个体化概念辨析. 心理学探新, 31(2), 105-112.
[2] 赖雪芬, 张卫, 鲍振宙, 王艳辉, 熊庆龙. (2014). 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V30(3), 293-302.


作者简介: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Spencer 林立洲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