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废水入海|摧毁人类文明的不只是天灾,更是人祸

文:凌扶摇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日本百万吨核废水将入海,全球网友怒了:摧毁人类文明的不只是天灾,更是人祸


今天,壹心理想和大家聊聊:无力感。

最近热搜上,大家都在关注同一件事情:

日本正在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废水。

消息一出,全球震惊。

就连日本的人都表示反对,有人愤怒发帖,“如果你真的这么想的话,那你先喝(核废水)吧!”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发出警告,废水会随着洋流快速扩散,57天内污染半个太平洋。

其中含有的放射性元素将会流到世界各地,对鱼类、水资源造成谁也无法预测的影响。

患癌率、婴儿畸形率是否会因此受影响,也是个未知数。


他们宣称,放射性氚也存在于自然界,还制作了吉祥物来宣传……


可那是125万吨核废水,不是125斤,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流氓。

为什么时至今日,他们想让70亿人类为他们的无耻买单?

原因令人无语。

10年前,日本9.0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当时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与泄露事故。


由于福岛近海,为了防止核废料大量流入太平洋,需要不停把污染的海水抽走,这些抽走的水也不能乱处理,暂时储存了起来。

但连年来产生的废水量已经达到了125万吨,而当时建立的储水罐上限也只有140万吨。

 

为什么不建新的储水罐?因为要花钱。

为什么不进行更安全的处理方法,比如固化、埋入地底、电解?因为要花更多的钱。

说到底,就是资本和利益的问题,不是不能处理,是不想好好处理。

只是,倒进太平洋,难道就能一了百了吗?


这可不是鞠个躬就能解决的事情。

提到福岛核电站,可能很多人马上会想起同样是7级核电站事故的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事件已经过去35年,当地仍有约2600平方公里的废土禁入区;

而福岛事故仅仅过去10年,污水就要排进太平洋。

人类在天灾人祸面前,何其无力。


10年前的福岛核电站,

到底发生了什么?

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世界范围内的核电站都吸取了教训,升级安全措施。

日本也不例外。

福岛核电站建立在地底,地面有能防止大海浪的堤坝,反应炉也新增了一层安全壳。

工作人员们还进行过应急演练,坚信自己能创造“安全神话”。

有专家建议加强安全防护,因为现有措施很可能无法抵挡超过8级的地震。

但,他们驳回了。

        

天意弄人,意料之外的9级大地震,发生在2011年。

5分钟剧烈地震后,核电站设施破坏,周边发电站倒塌,仅存应急电源。

随后,15米的海啸直接越过河堤,灌入核电站,摧毁最后防线。

一切电源损毁后,失去冷却水的反应堆开始干烧,熔融。

无论融穿设备下沉到地下水,还是发生意外的爆炸,都可能会使这片土地“不宜人类居住”。

            

这时本应立即上报紧急状态,但他们并没有。

根据后来的模拟计算,在地震发生7小时后,1号机组内部燃料可能已经完全暴露。

但工作人员居然相信断电的水位计,一直以为还是满水状态。      

于是,他们从各地调配50辆应急电源车,打算给先冷却系统恢复供电。

结果进去了才发现,现场电盘浸水损毁,通电无用。

               

现在,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6小时,附近辐射量开始大幅度上升。

他们想到的最后一个办法是:泄压。

将气体释放出来,降低反应井压力,接着用消防车灌水冷却。

但泄压就意味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会随着空气扩散,附近全部居民都要撤离。

那么问题来了,谁进去手动操作泄压开关?谁去走手续扯皮?谁来承担责任?

在流程上耽误过久后,6名工作人员出发前往辐射区进行泄压。

已经太迟了。

1号机组发生巨大爆炸,放射性物质外泄,主控制室辐射急速上升,“就像世界末日”。         

还有一个最终方案,就是用海水直接对反应堆进行冷却。

为什么一开始不用呢?因为一旦接触海水,反应堆就会完全报废。

自始至终,资本都在关注损失和收益之间的博弈。   

可惜,由于决策和信息错误,使用海水之后,3号反应堆最终也没充分冷却,接连爆炸。

巨响回荡在核电站的上空,辐射物质黏着到处都是,就连土地也成了辐射源。

  

“这不是天灾,是人祸。”

事故的起因是天灾,造成最终恶果的,是人祸。      

   

更荒唐的是,这种“人祸”如今对全人类造成了威胁。

事故发生后没有合理的应对措施,长达数十小时的混乱操作,是我们如今无法想象的。

灾后的重建,似乎也没有获得当地人民的认可,直到2016年,还有10万人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中。

而所谓的废水处理,就是把污染的海水装到罐子里,等到捂不住的那天,让全人类为他们的过错买单。

他们只负责鞠躬道歉。


3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悲鸣响彻至今


很多人会将福岛和切尔诺贝利对比,毕竟他们的操作,一个天一个地。

福岛就像是把房子烧到现在,还邀请别人进来住,而苏联是拼死冲进火场,一脚踢飞煤气罐。

35年前,切尔诺贝利由于人员操作不当,发生了火灾和爆炸。

放射性物质随着空气飘扬扩散,至今,那里还存在着大量核废料。

但他们没有捂着眼睛说废料处理过就安全了,也没有运送到世界各地祈求大海帮他们清洗。

前后60万人毅然出动,冒死把废料封存在“石棺”之中,深埋地底。

在未知面前,保持敬畏。

要承担责任,为人类的未来着想。

这是切尔诺贝利留下的教训。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记录着,他们之中有很多都是年轻人,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他们需要进入辐射区,用人力把核废料轮流挖出来运走,把冷却水从反应炉里抽出来。

有三名工程师主动站出来,承担了游到辐射污水底下,排空污水的任务。

他们更清楚,如果他们不去做的话,对全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核辐射会影响人类,这是公认的事实。

身在辐射中心的工作人员,看到仪器显示现场辐射达到3.6伦琴,还打算手动插入控制棒,阻止反应堆工作。

而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仪器显示3.6,是因为最大只能测到3.6。

很快,他们因为辐射而全身皮肤泛红,内脏开始坏死,接连倒在通向反应堆的路上。

在参与救援的路上,一位消防员捡起了路上的碎片,没过多久,他的手就开始腐烂。

事实上,因为缺乏防护措施,当时的大多数消防员,都在短短几天内去世了。

瓦西里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他在医院里坚持了几天,等到了妻子的到来。

医护人员再三警告妻子不能接触他的身体,可妻子却忍不住握住了他的手。

也许这是一种能跨越苦难的爱,但它并不能创造奇迹。

在事故过去之后,切尔诺贝利的儿童畸形率上升了。

瓦西里的妻子,终于生下了孩子,可孩子很快就去世了——因为她曾经接触过丈夫,而丈夫已经是“辐射物”了。

一位母亲生下女儿时,发现她的身上,只有眼睛。


尽管四年里接受了4次大手术,女儿最后还是去世了。

“为什么她不能和别人一样?”


而那家医院里,没有医生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那些没有畸形的孩子,也受到了其他地区的歧视。

“她们说她是切尔诺贝利来的兔子,晚上会发光。” 


直接遭到核辐射影响的切尔诺贝利人,35年来都在阴影之中。

那么间接遭到影响的人,会怎么样?

没有答案。

1956年,日本已经发生过一起偷排污水导致的公害事件。

那就是臭名昭著的日本的水俣病。

当时生产氮肥和醋酸的工厂,把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水俣湾,一开始只是导致动物出现怪异行为,根本没人放在心上。

后来,附近人也渐渐得了怪病,身体抽搐,麻痹,口齿不清,神经失常,直至死亡。

孕妇吃过水俣湾的污染海产后,生下来的婴儿先天就会有这种病。

但工厂是怎么做的呢?肆无忌惮,继续排污12年。

只因为它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不是不能处理,是不想处理。

HBO的《切尔诺贝利》里,科学家列加索夫最终做了相反的选择。

影片中设置了一个冲突,那就是,如果列加索夫选择公布真相,就相当于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要面临严峻的惩罚。

可那又如何呢?列加索夫从不认为,隐瞒真相就能抹去破坏。


哪怕会带来巨大损失,也要负起责任,处理到底。

没有人是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人类的一员。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人类在自然的力量面前,其实不堪一击。

写在最后

在豆瓣上有人提问,大家最近为了什么而焦虑?

有人回答,说起来很矫情,“但我在为世界变得越来越烂而焦虑”。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群体共享情绪”。

人会与群体中的其他人共享情绪,在过程中放大情绪的影响。

也就是,愤怒,焦虑,无力,不止来源于这件事本身,更来源于其他人对这件事的反应。

世界真的越来越烂了吗?

也许是的。

不过,有人分析,按照洋流走向,最先受到影响的会是美洲国家,最后才是亚洲沿海。

这听起来好像没有那么坏。

但如果这成为现实,那么迟早都是全人类要共同面临的课题。

      

《切尔诺贝利》的结尾,写了这样的一段话:

“不管我们选择看还是不看,真相不会在乎我们的需求或想法。它会永远在那里等着被发现。这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留下的礼物。我曾经害怕真相的代价,现在我只会问,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不管说得多好听,核废水就是核废水。

个别人称这些水喝了也没事,请他喝了再说。

哪怕经过处理达到安全标准,也将会给世界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信任危机。

而这种行为潜在的风险,不会因为鞠躬道歉就消失,也不会因为诚恳认错就可逆。

希望他们懂得这个道理。

不要问丧钟为何而鸣,它为人类而鸣。

世界和我爱着你。

资料来源:
1. NHK《福岛事故调查系列》、《福岛危机》
2. 《88小时:福岛核劫》
3. HBO《切尔诺贝利》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凌扶摇,本文转载自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