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是犯错的理由吗?

作者:Mark Alicke Ph.D
来源: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

爱豆何其多,塌房天天有。

最近某塌房事件中,流量小生以“无知”为由发表道歉,引来官媒痛批。你接受无知作为犯错的理由吗?无知是否也有作恶的成分?我们一起看看。

01

有意无知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我以及自身经历的认识是不准确的。有时候,这是由于记忆偏差或者信息缺乏。假设,查尔斯认为自己生物考试不及格是因为教授编写的试题模棱两可。查尔斯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在100名考生中垫底,而且大部分考生都考得相当不错。如果查尔斯了解到这一点,那么他大概会意识到,自己考试不及格是因为学习不够努力或者本身不擅长生物。

然而,如果查尔斯知道整体成绩之后仍然认为考试不公平,那么,要么他的理性分析能力严重不足,要么他就是有意无知。当个体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自身信念的错误,或者当他们拒绝采纳有可能证实自身错误的信息时,人们就会有意无知

人们选择有意无知,是因为这样做有用。我最好的朋友,从小到大家里总是在放古典音乐。他固执己见的爸爸不时会发表一番点评:“这是莫扎特巅峰时期的作品!”而他妈妈的音乐鉴赏力要好得多,通常会等丈夫走远之后掩嘴偷笑:“那是勃拉姆斯呀。”旁人若是问起,朋友妈妈总会说,丈夫的音乐素养更胜一筹。但我思忖,她内心明知事实并非如此,却仍说服自己仰视丈夫,一是为了维系婚姻和谐,二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即希冀丈夫精通音乐、红酒、诗歌等典型美式作派。

有时候,只要略加探究或简单呈现相反的数据信息,就能让当事人抽离有意无知的状态。沙发土豆们时常嚷着运动是浪费时间,但想要让他们相信活动一下总好过葛优躺,好过沉迷煲剧,好过伴着啤酒吃各种垃圾食品,其实也不太难。


02

自我欺骗

与有意无知相反,当个体全然信服某种错误信息时,人们会进行自我欺骗。假设一位妈妈真心认为自己的苦瓜脸宝宝很惹人喜爱,如果将她的丑宝宝和一群漂亮宝宝放在一起,她仍然会认为自己的宝宝最漂亮。再举一个例子,在篮球比赛的关键时刻,球迷声称亲眼目睹对手犯规,而实际上犯规的是他自己支持的球队。这种自我欺骗发生在感官层面,因而球迷确切“看见”了对手犯规,再多的录像回放或争论也无法使他信服。

一个人是有意无知还是确切受到蒙蔽,通常不易判断。有一次,一名学生在课后拉着室友找到我,投诉我的课程考试明显有问题——她复习了10个小时,而室友几乎没怎么复习,但室友的成绩比她好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身为教授的我绝不能轻易说出显而易见的事实(即“室友比你聪明”),而室友明显能意识到这个事实,却也不可能直言。

事实上,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有谬误,往往是亲朋戚友推波助澜使然。们的社会文化并不接受直言不讳。试想那位带着丑宝宝的妈妈是你的朋友,她要是问你她的小宝宝是不是很可爱,你一定会狠狠压抑着真实想法:“什么?婴儿车里的那个是人类幼崽?!”

03

有意无知和自我欺骗的区别

有意无知和自我欺骗之间的区别很细微,却很重要。有意无知比自我欺骗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有意无知是一种人们用以提升情绪健康的认知策略,而自我欺骗可控性更低且损害性更高。尽管有些时候,有意无知和自我欺骗都可以帮助人们回避不愉快的事实,但长远来看,面对现实总比逃避甚至否认现实要好。由于自我欺骗者全然信服的事物并不真确,在不实信息的引导下误入歧途时,也就缺乏足够的资源重回正轨。

想象一下,一名聪慧的年轻女子爱上了一名很有魅力的男子,而认识该名男子的所有人都认为他愚钝古怪至极。这时候,有意无知者会试图忽视男子愚蠢、暴躁、胸无大志、沉迷酒精的事实,但在脆弱时刻或梦境之中仍会有片刻清醒的怀疑。

与之相对的是,自我欺骗者会真心相信男子才智过人,尽管种种迹象表明事实与之相反,仍会坚信男子值得托付,坚信男子不过是在被逼到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大发雷霆,坚信男子只是贪玩而总有一天会挥别中二、焕然成熟。自我欺骗的女子是真的这么认为,因此通常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清真相分手。

有意无知与自我欺骗之间的区别在道德评判方面也产生了有趣的影响。


一般来说,相较自我欺骗者,我们会更为苛责有意无知者的行为和态度。假设你很烦你的朋友热切支持某位政治候选人,因为你认为该名候选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且漠视人格尊严。如果你认为你的朋友属于自我欺骗,即他真心相信该名候选人有着良好的意愿,对国家发展有着宏图大计,也不带种族或性别偏见,那么你很可能会告诉自己,你的朋友是一个好人,他只是被某些不良影响误导了。但如果你认为你的朋友属于有意无知,即明知候选人的种种劣行却刻意无视,暗搓搓地认同候选人偏执缺德的行径,那么,你很可能不会原谅你朋友的政治倾向。


04

区别的限定条件

当然,要是有意无知和自我欺骗之间的界限如此清晰,哲人也就不用著书立说,心理学家也就无需调查研究了。最后我想补充一点,有意无知和自我欺骗两者的区分是有限定条件的。

上文曾提及,相较自我欺骗,有意无知在更大程度上是受个人控制的。换言之,只要有充分的动机,人们可以改变有意无知导致的行为和态度,这比改变自我欺骗的行为更为容易。如果自我欺骗不受个人控制的话,似乎我们在道德评判方面应当给予自我欺骗者一些宽容。

但如果我们着眼于导致他们自我欺骗的动机呢?如果我们认为他们自我欺骗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呢?举个例子,一名父亲控制不住脾气而打小孩,他真心认为(即自我欺骗)打小孩是为了管教他们。如果众所周知这名父亲脾气差,那么无论他是否真心为了管教小孩,他的说法恐怕都不会得到多少同情。这种情况下,父亲管教小孩更多是一个便利的借口。这说明,在道德评判方面,有时候我们更注重驱动人们行为的动机,而不是他们自身对动机的认识。


原文链接: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why-we-blame/201709/willful-ignorance-and-self-deception
原作者:Mark Alicke Ph.D
译者:Claire
监制:April
公众号简介:本文以获得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授权转载,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