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罪行,犯罪心理——预防危险

  • 言语辱骂属于犯罪

  • 人身攻击属于犯罪

  • 家庭暴力属于犯罪

  • ……

只要你能收集到证据——你就能通过法律措施保护自己,保护别人。可我们一般不这么做。

法律只是工具。它摆在那里,用还是不用,取决于你。

法律是“极端”(社会层面)的保护措施,非”极端”情况,我们一般不会采用。我们通常会使用私下(个人)的解决方式来解决问题,采用法律会将事情放大(这是在依靠社会层面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法律在许多情景下都很难发挥作用。

可能是碍于所谓的人情世故,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各种考虑。

拿言语辱骂举例,只要辱骂者对我们不带恶意,我们几乎不放心上——可恶意是怎么定义的?这似乎取决于个人(它的定义是模糊的)。

我们几乎不会在面对这类情景时,依靠社会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如果真的采用了法律措施,那从现实层面来说,这可能就是在占用社会资源——比起处理言语辱骂,他们(执法者)分明还有更紧急的犯罪问题需要处理(当然,所谓的紧急犯罪问题出现的概率很小)。

对律师来说,法律是它们的武器,它们常常要采取法律措施来解决问题。

我们不能像律师那样使用法律,因为,我们没有接受像他们那样的专业训练。

这时,犯罪心理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只要学习了,就能提高对人的动机分析能力,它的价值不仅体现于犯罪)。

犯罪心理学

  • 法律更注重结果。

  • 犯罪心理学更注重过程。

法律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采取的维权手段

犯罪心理学可以洞悉身边的危险因素,做出预测,从而预防(这可能很难)。

他为什么要偷窃,偷窃的原因是什么?

他偷窃是为了让别人看见自己的需求——他偷窃了店里的篮球——他想要篮球,可为什么采取“偷窃”?因为他家人不愿给他买篮球,而他也没有学过获取经济的方法。

他不甘心自己的需求(在这里我们加一个动机条件——篮球是他的梦想)被压下去,而能不用钱就直接获取篮球的最轻松方式就是偷窃。

了解他偷窃的原因后,我们可能会对犯罪者多一些同情(尤其是他是为梦想而做的选择,这种选择态度,使犯罪行为变得合理化了,同时减少了我们对犯罪者的心理恐惧),他们的犯罪行为,是不包含“恶意”的。

这时,被偷窃的店主会采取什么方式来应对这次偷窃?

严肃对待——告知学校,报警(不管采取这两个中的哪种方式,都有可能会给孩子带去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会打击孩子追逐梦想的那份自尊心,并可能留下心理创伤)。

宽容对待——进行思想教育后,对此事,不了了之(在了解到对方没有恶意的情况下,理解对方的选择,并选择包容,这是一种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

严肃对待,在此情景中,是一种消极的问题处理方式——店主不愿理解他的犯罪原因,只看重事实结果——犯罪就是犯罪。

严肃对待——这似乎不是你我愿看到的(冷漠)。

法律不是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在很多情况下。

犯罪心理学在生活层面,比法律更具实用性。

学习犯罪心理学的益处

学习犯罪心理学后,我们能了解到别人产生犯罪行为的原因。

在犯罪发生前,我们甚至能预防犯罪的发生。

犯罪心理学不是手段,它无法直接解决问题,

但却比法律更具实用性——它们同为工具,对于非执法者,犯罪心理学是最好的工具。

研究犯罪心理的张蔚老师在一篇文章种提出了一个观点——挫折会增加犯罪的发生概率

一男子常年在外赌博,常常赌场失意,没有情绪宣泄手段的他,负面情感得不到合理宣泄,最后,他的家人成了他的宣泄对象。

我拿家庭暴力举了个例子,赌场失意使他受挫,再加上没有使用宣泄负面情绪的手段,压抑的负面情绪驱使他做出了犯罪行为。

在这里如何预防犯罪?

赌博有运气的成分,它是不稳定的,可以说,受挫(受挫程度据损失而定)是会必然发生的。

不去宣泄负面情感,压抑的情感达到封顶,会驱使他去执行(自动化的自我保护机制,负面情绪压抑对身体有害,当人不有意识的去宣泄它时,它会通过意识的行为,自动的宣泄出去)——能宣泄负面情绪的手段,可能是暴力,可能是摔东西,可能是自虐(这是无法用意识去控制的自动化行为)。

如果他能有意识的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并去合理宣泄,那么,犯罪行为就会变得很难发生(戒掉赌博可以让他拿回对生活的掌控感,这也能降低犯罪行为的发生率)。

我们可以试着觉察一个人的情绪,在其情绪失控前,我们可以为ta做好情绪疏导工作——这能避免发生糟糕的事情。

还有——避免别人在你这里受挫

在彻底了解一个人的品性前,避免他在你这里受挫可以避免危险(各种报复)。

学习犯罪心理学后,犯罪行为反而离你越来越远了?

推荐心理百科-《犯罪心理学习计划》

如果你已是鲸选会员,可以选择直接将其加入你的学习计划。开始学习犯罪心理吧。

如果不是,但有意向加入鲸选,可以点击下面的图片了解鲸选详情,再决定是否加入鲸选。

↓点击图片跳转链接↓

只要49,你就能买到在一年内200+计划的选择自由权。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