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向父母要4000生活费遭拒。我说:「要的好!」

这位女学生愿意对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我觉得挺好的。

很多心底话憋著不说,不表示真心接受。有些人说她攀比、爱慕虚荣、不为父母想。但有些人出社会,跟父母要钱买房、嫌弃男朋友赚钱不够……这时候怎么没见几个人喷?

把话说出来,父母也表态,以后知道不能跟父母要钱,也好死心自己去赚。

社会不公平,一个人内心会产生「落差感」,觉得「为什么别人有,我没有」。这都是正常情绪。

父母如果从小没有教育孩子处理这些情绪,孩子长大反噬,父母也有责任。我就看过父母成天拿孩子的成绩攀比,那为什么孩子不能拿父母的经济条件攀比呢?

回想一下暑假的朋友圈,有些家长晒孩子旅游,有些家长晒夏令营……那些天天刷屏的分享,你看的开心吗?

攀比是人的天性: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同时厌恶不如人的感受。

情感教育首先就是别脱离人性,父母在教育的角色中以身作则,否则谈「要孩子这样」、「孩子不该那样」都是虚的。

情感教育在家庭中普遍稀缺,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只下命令,只给规则,但不教如何引导。

比如告诉孩子「攀比是不好的」、「孝顺是好的」。但出于人性的攀比,孩子看见父母也会有,但却看不到父母有效处理,甚至还看到父母因为攀比而情绪失控。

孩子即使不攀比,有些也只是因为他们信奉「攀比是不好的」信条,他们并不懂为什么要遵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只是听从父母,也只学会靠隐忍不发来处理。

例如我在咨询中,看见许多女性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她们父母灌输她们的价值观,又要她们孝顺,又要她们眼睁睁看著哥哥或弟弟拿所有好处。

不攀比?凭什么不能!

当然,把孩子养大不容易,但谁不想投胎到个经济条件好一点、父母社会阶层高一点的家庭呢?

就像你看看自己和身边的人,那些结婚的人有没有抱怨过,希望另一半经济好一点、懂得沟通一点、孩子上进一点、岳父岳母支持一点……

父母自己年轻的时候就很懂事,都不攀比?又不是一群圣人在开读书会。

一个家庭也好,一个人也好,认清现实很重要。而认清现实的过程往往很丑陋,但这个丑陋就像:「是个人他就得拉屎!」

小仙女的屎是臭的、小正太的屎也是臭的。

如果接受不了这些人阴暗恶臭的本性,永远都会陷在这些情绪中,因为接受不了,刻意的忽略,等于逃避自己的人生课课题,放弃自己学习如何处理这些情绪和感受的机会。

比如今天社会确实在某些方面,它就是资本主义了。确实有很多地方需要钱,需要靠一些物质来获取安全感。

为什么优衣库火,除了性价比,还有就是优衣库的东西去掉很多标签,没有TUMI、LV经典花纹那些东西,就样被净化的学生制服,大家看似都把身上的标签撕下,少了被比较的压力。

这就是这个社会演变的结果,面对这些社会文化,好好想想该怎么办,而不是拿些虚无飘渺的东西去转移。

比方面临婚期的小年轻买不起房,与其怨恨这个、埋怨那个,认真的接受这个事实,反而是件好事。

有的人彼此认识,表面上客客气气,心底一个嘲讽对方凤凰男、一个嘲讽对方拜金女,这有啥意思!

说出来挺好的,不管是说给对方听,或者说给自己听,都比隐忍好。说出来能沟通、能调整、能反思。

就算沟通变成吵架、调整变成战争、反思是各说各话。好歹大家开诚布公,该闹都闹了,最后也好做个决定。而不是延长战线,两个人在心底内心戏,找兄弟、闺蜜又是诉苦又是抱怨,最后一个不小心又隐忍著把婚期给定了。

隐忍,一个人的声音就只能在脑海里转,得不到回应,也就失去打开视野的机会,失去在冲突中打破固有想法的机会。

所以你可能会发现,往往特别善于隐忍的人,更容易变得顽固。

因为他们隐忍并不是修养好,而是根本放弃和别人交流的机会,他们害怕冲突。也就失去表达差异的机会,他们更愿意听从自己的声音,最后就变成一个一言堂的老顽固。

没说的话,经常变成另外一套「外交辞令」。有人说听懂这些外交辞令是成熟的表现,但也有人觉得是一种堕落。

就像这位女学生说的,父母拿钱送她去上补课,几千块几千块的交。这些钱如果是花在我身上的,为什么上了大学就不愿意花在我身上了?

也许这位女学生跟父母要钱的方式,换成「我要补托福」、「我要准备司法考试」,可能父母就会给了。

假使这位女学生没那么直接,换成其他的话术,就能顺利要到她想要的生活费。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这是欺骗父母。但请问你干啥都跟人明说吗?

你有没有请假约会,结果跟领导说的是自己生病呢?你有没有拖延作业,跟老师说遇到了什么不可抗力的因素呢?你有没有跟身边的人要钱,说的是A目的,实际上为的是B目的呢?

有些ppt创业、金融诈骗、骗婚骗感情,不就是这么来的。某些人,他们并不是真的不攀比了,放下了。他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利用人性谋求利益而已。

攀比、落差感,这些都是一个人在成长中要学习面对的。但谁该教他们怎么面对呢?

比方当尽管你看了好多书和影视节目,觉得自己就该经济独立、感情独立、价值观独立。

但看见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步入礼堂,渐渐地,过去能跟你出来玩的小伙伴都拒绝了你。你内心有点辛酸和失落,这难道是因为你素质不够高吗?

拜托!你会有这种感受,很正常,不是吗?

回到这个要钱的议题,你说这个社会是不是笑贫不笑娼?

如果是,可能我们都只是在这个观点里,有的人趋近极端的利益导向,有的人在道德方面要求更高。但谁是完全的站在道德的极端位置?谁又是完全的只顾利益呢?

在道德与利益之间,游移著,用一生的时间寻找一个能够让自己的身心都能安放,不至于过份,又不至于压抑自我的点。这个舒适点,我想对一个还不到20的女学生来说还太难了。

我想她还有很多时间学习,毕竟生活和社会是最好的老师,他们会用最残酷的方式教育她。

正如我们的生活的现实、社会的真相会教育我们,无论我们想不想。

你真心觉得自己成功?

你真心为自己感到心满意足?

这些问题的答案,无论你说不说,都在你心底。

不管你愿不愿意面对,这些答案是否折磨你,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自己承受。

那么,该怎么教育孩子处理攀比的感受?

有几点,不只是教育孩子,也适用于我们自己。

首先、既然要攀比,就攀比的彻底一点。


把内心攀比的想法完全展现,看看自己的底线到哪里,看看自己的梦有多么不切实际。当我们道尽,我们才能看清我们跟现实的落差有多远。

就像减肥,你想要找教练规划课程。

你的理想是一个月减掉瘦十公斤,这时候你就不要想什么十公斤不实际,三公斤就好,「乍看理性」的废话。你就给自己来个十公斤的课,到时候教练折磨到你哭,你就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更好的认清现实。

因为作梦这种事,没有极限,除非你见过现实的底线。

其次、攀比来自一种「落差感」。落差意味著内心有失落,有高低。


当我们认清现实后,寻求在我们深处的低洼处,找到一种最舒适的活法。如果我们连自己深处的位置都看不清,我们哪里都去不了。

比如你们家房子就是租的,那就不要假设房子是买的。老老实实的想,该怎么在这个租的房子里过日子。包括让孩子知道房子是租的,让他做好心理准备,用这种方式生活。

如果你说要保护孩子的心灵,有本事你就保护一辈子。不要大学以前不能谈恋爱,大学后又要孩子赶快结婚。

就像要孩子不要攀比,然后又要孩子表现出能让你对外攀比的好。

第三、不要对抗人性,但我们可以调适。


攀比是人性的一部分,当你面对自己的亲人,指责他攀比,你就站在他的对立面。你是他的敌人,而谁会愿意听敌人的呢?

反而当对方攀比,而他也展现出对攀比的痛苦。比如新闻中的女学生,妳觉得他不痛苦吗?

我觉得她痛苦,她看见父母只愿意在他们觉得「为你好」的地方花钱,这让她痛苦。

看见室友物质条件很好,她相比之下啥也没有,这也让她痛苦。

如果父母就指责孩子,不该攀比,不该要钱,这些都是错的。其实这些道理孩子都知道,但孩子需要处理的是「变成一个不要攀比的人」?「变成一个听话的孩子?」

我以为孩子需要的是有人能教她、接纳她、引导她处理这种明明知道一个道理,却又受攀比拉扯的痛苦。

这时候,如果父母能够告诉她,我们也会攀比,我们也很痛苦,但我们被迫要在现实中调整自己,好处理攀比的痛苦。

我想对家长和孩子,他们反而能利用这个机会变成彼此的伙伴,而不是敌人。

面对我们自己的人性阴暗面同样如此,如果我们一味指责自己,我们就会成为自己的敌人,然后我们一方面希望自己好,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很糟糕。

当我们活的如此矛盾而冲突,我们怎能不痛苦?怎么不分裂?

又怎么不因为处理痛苦与分裂,焦头烂额,以致于我们累倒在生活的重担之下。

作者:高浩容。哲学、教育双博士生,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著有《烦恼心理学》、《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等书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
公众号:高浩容的小酒馆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