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自卑者身上产生的 #蝴蝶效应#

虽说是聊人际方面的蝴蝶效应,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把蝴蝶效应先好好解释清楚。那什么是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指的是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那这个蝴蝶效应跟我们自卑敏感者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讲一个小案例,你就会清楚了。

我有一个学员,他在一次日记中提到他一天情绪的变化。他是一个极度自卑与敏感的人,甚至已经有了一些对视恐惧了。

有一天早上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眼睛有点睁不开,有点不舒服。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大,但是这就是让他产生了一个想法:自己眼睛不舒服,就没有办法好好看别人,别人会不会看出我的眼神有问题?

这一担心让他出门的时候,就开始担心别人对他怎么看,所以出门的时候很紧张,不敢看别人。但是他越不敢看别人,越紧张。好不容易到了办公室,不用去面对路上的人。

但是就在同一个电梯里面,他遇到了自己害怕的主管。因为一路上很紧张,所以根本没有自信去打招呼,只是有点畏畏缩缩的叫了主管一声,对方的眼神似乎也表现出了尴尬不自然,所以他突然很担心这个主管对他的看法。

带着这种情绪到自己的工位上,可是还是一直担心这个主管对他的评价,结果他一早上工作都没有状态,一直在想这个事情。

上午下班休息的时候都不敢去食堂吃饭。本来跟隔壁桌的同事一般都是一起去食堂的,但是怕在食堂遇到主管,所以就拒绝的同事一起吃饭。

拒绝同事之后又开始担心:这次拒绝了同事会不会以后他就不愿意跟自己吃饭了?以后吃饭是不是都不叫自己了?自己刚才对待同事的态度好像不是很好?都是紧绷着脸的?想到这边他突然觉得心好累,要去面对这些人,他也觉得自己很糟糕。为什么打个招呼都会紧张?为什么不对同事态度好一点?为什么要这么自卑?

然后一个念头突然间冒出来:他想辞职。只有辞职了才不需要面对这些同事,才不会让自己这么的焦虑不安。

通过上面的小案例,也许就能够看到对方心态变化非常之快。从早上一开始只是眼睛不舒服到后面直接都想辞职了。

这就是对于自卑敏感人群的蝴蝶效应。看到这个案例,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也许你会觉得好像有点夸张,但是实际上有一群人每天都在经历着这些蝴蝶效应。

因为一个小的不舒服就很容易产生对抗,越对抗越不舒服,越紧张。到后面变成一个巨大的心理负担。

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着我们心态的变化呢?

第一、内心的敏感


内心的敏感往往体现在两个部分:1、是自己身体的敏感。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变化,我们很容易感知到。2、就是对自己情绪的敏感。对情绪敏感指的是对于负面情绪的敏感比如焦虑、紧张不安,这些情绪都会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第二、自我否定


单单的敏感是不足以让自己产生巨大的心理负担的。一定需要产生自我否定,也就是对于我们产生这些敏感的排斥。

比如说当我们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容易往极端处想,觉得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我就遇到一些学员说自己胃不舒服,是不是得了胃癌,结果去医院检查一下,医生说他没有问题。在情绪上也会极度的排斥自己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导致紧张更加紧张,焦虑更加焦虑。

因为我们的敏感和自我否定,所以我的这个学员产生的眼睛的不舒服,就容易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情绪上也容易紧张。一旦紧张就担心让别人发现,然后就自我克制,越克制越紧张。

那么我们怎么面对敏感自卑人群的蝴蝶效应呢?

第一、在身体上让自己有足够的休息


当我们休息好了,我们就不容易出现身体的不舒服,进而也就不会引起我们的胡思乱想。记得我小的时候看了一个科学探索频道,里面说的淋巴肿大可能是淋巴癌。

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淋巴肿了,就很担心,其实只是扁桃体炎。后来问题好了,我也就不担心了。而我产生扁桃体炎就是熬夜产生的。所以我们需要充分的休息避免身体的任何不舒服。

第二、情绪上脱离敏感


当我们因为一些小的事情产生紧张感的时候,我们会本能的克制。这个时候不要去顺从本能,也不要顺从自己的恐惧感。你可以允许它们都存在,不去克制,也不去增加对抗,原封不动的把情绪放在一边就可以了,情绪它该消失会消失的。

第三 、学会去等待


也许因为你的身体状态不好,也许因为你的情绪不好,你陷入了蝴蝶效应。这个时候你一定不要着急,要学会去等待,不要着急的去做任何决定。

记得有一次我觉得我的朋友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情,产生了很多极端的想法,还好当时我并没有急着去把这些想法付诸行动,否则我真的会后悔。

事后我才发现当一个情绪一上来根本就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去待我们得情绪转好的时候。只要当下不马上对自己得情绪做出反应,结果都会好很多。

原创:苏嘉杭的猫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