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标签吧!你其实没有拖延症

越到该考试了就越看不进书,每天坐在图书馆看一些无关的书,似乎这样就能减少自己的罪恶感。


方案该交了,一个字都不想写,我只想打游戏,但我又好焦虑啊。


家里该打扫了乱糟糟的,可我真的提不起劲儿,我怎么这么懒?


客户的回访电话真的得打了,真麻烦,好烦啊!


……


有过以上感受的小伙伴常常给自己一个诊断:我得了拖延症,没得治了。


可是我要告诉你的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拖延症,拖延症这个流行“病”只是人类煞有介事的给自己编织的借口。


你会拖延呼吸吗?显然不会。能让你拖延的事儿,都不是真正紧急的、需要马上处理掉的事情,所以不是你拖延,而是那些事情并不紧急,你当然可以等等再做。


大部分被你拖延的那些事儿,拖到最后一刻的确还是去做了。那为什么要拖到最后关头、拖成紧急呢?因为你做这件事情没有足够的内驱力,它可能并不是你真心想做的。晚上和女朋友约吃饭的事儿,你肯定不会拖延,早早的就收拾的人模狗样的提前到地儿等着了。


让你拖延的事总是费力的、辛苦的,而且最后的成果并不一定能如你所愿。


比如:考试,你努力了,未必能通过;客户回访了不一定能签约;方案提交了不一定能升职加薪;卫生打扫了,并不是一劳永逸;话说回来,告诉你一个一定会中特等奖的彩票号码,你会拖延着不去买吗?


让你拖延的事,往往不是能立竿见影马上得到好处的,也就是,不是能让你获得即时满足的。


刷手机,看视频,追剧,吃喝玩乐,哪一件事你会拖延呢?因为这些事对你的本我更有吸引力,能分分钟带给你轻松和快乐,而追求轻松和快乐是人的本能。

你可能会抬杠说,连逛街吃饭看电影我都不想做,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那你也不是得了拖延症,你是抑郁了好吧。  

有很多人说自己什么道理都懂,就是治不好拖延。比如该去学习了却一直在刷视频,用了很多的办法自己跟自己作斗争,但都失败了,根本停不下来,都要崩溃了,我的拖延症到了拖延癌晚期了。       

其实这就是刷视频能让你立马得到快乐,获得满足,而学习这件事情是过于辛苦且不确定会带来你想要的回报。大脑非常聪明,当遇到抗拒的事,痛苦区域会被激活,自动转移到不那么痛苦,甚至是快乐的事情上去了,玩手机停不下来,就是你的潜意识为了逃避学习主动做出的选择。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怎么能算是病呢? 

 

拖延症也并不真的是医学或精神心理意义上的病,只是人们对自己无法摆脱的拖延行为和感受的一种俗称,也是我们给自己贴的一个标签。        

 

人类很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有个标签就可以找到借口了:“我有拖延症,没办法”。这时,标签就是我们自我成长的封印。     

其实给自己贴上拖延症的标签,并不能减少内疚,你依然会在自责中挣扎。在拖延的时候,正是这种内疚给自己设置了自我阻碍,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加心理负担。

撕下标签,告诉自己,我并没有拖延症,不要让自己对拖延有负罪和内疚的心理。


有人可能会觉得有内疚心理才能促使自己改变,结束拖延,但实际上,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屈服于诱惑时,不让他们感觉到内疚,相反让他们感觉到快乐,能够增加人们抵御下次诱惑的能力。相比于内疚,自我谅解反而更能增强责任感。     

很多时候不是你在拖延,而是你的确需要好好享受当下这一刻的轻松和快乐。

刷手机的时候就让自己享受那个时间段真实的快乐感和满足感,比边刷视频边内疚要减少内耗,节约心理资源。有一句话说“你在享受中浪费的时间并不是浪费时间”,适度的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使我们增加自控力,增强在反抗诱惑的战争中重整旗鼓的心理能量。

 撕掉标签还可以增加我们直面问题的勇气,让我们在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这个问题。

网络上有铺天盖地的对付拖延的方法和招数:修订合理的目标、把工作分类、把任务拆分、引入奖励机制、提升时间掌控力、给自己数十秒开始行动、和自律的人在一起……这些方法都很好,但你用这些方法却感觉有点像缘木求鱼,你会觉得根本没有用,因为你缺少了对自己问题根源的认识。

很多人认为,拖延症是因为懒或者缺乏时间管理能力,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我们往往因为习惯性拖延的持久和顽固而感到焦虑和失去信心,才干脆把自己的问题扔进一个叫拖延症的筐里,放弃了探索。

拖延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就是因为它带来的心理上的内疚、自责、负罪感,继而自我否定和贬低、焦虑,这些不良情绪往往会带来更难以自拔的拖延,形成恶性循环。

之所以会对拖延产生内疚和自责,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成因,比如性格、情绪、认知、思维模式等等都会共同影响这一现象的产生。

小华是一位新媒体撰稿人,他喜欢写作,也很有才华,可最近他发现自己有了拖延症。每次要交稿的时间快到了,他就会觉得家里的垃圾必须现在倒,衣服也必须现在洗,这些平时不愿意干的活,此时反而变得非常紧迫而且重要了。稿件却迟迟没有下笔。

小华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从小学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但每一次只有考到第一名父母才会给他有奖励。他也一直觉得自己是最有才华的那一个,他不允许自己有失败。所以每一篇稿子都要求比上一次更加出彩。但最近他感觉压力越来越大,似乎灵感不再光顾自己。       

正是追求完美的性格,让小华陷入了恐惧失败的阴影,他拖延着,同时陷入深深的内疚和困惑,这让他看不到自己内心深处有一个充满恐惧的小孩,总是害怕自己不优秀,潜意识只能以拖延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无力感和焦虑感,不让不完美的结果到来。

如果小华能认识到导致自己拖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放下对完美的追求——不是非要每一篇文章都写的尽善尽美,自己才算有才华;不是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才算是优秀的人。小华就会明白自己其实并没有拖延症,才华和灵感都被苛求完美的焦虑吓跑了。

与其说拖延是一种病,不如说拖延只是我们的一种防御方式

拖延背后写着你的性格类型,而每个人的性格类型都有复杂的成因。拖延的行为其实是你的潜意识在指挥自己的行为,用拖延来防御我们对失败的恐惧和小我的执着或脆弱:


我真的很累很累,做了一定会失败的,我不想承担失败。

如果这一次我做的很好,以后我每次都应该做得更好。


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我的生活就失去了掌控。

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人们不会喜欢我的。


这项工作还需要一周的时间吗?我半天都可以搞定。

听到这些潜意识的声音,你才能找到拖延的动机,了解自己拖延背后的性格密码。

撕下标签,打破内疚的心理原罪,才能从负面情绪中挣脱出来,探索自己拖延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当你对于自己拖延的潜意识动机意识化,你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补齐短板,才能打破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拖延问题。或者,这时候你会发现,拖延根本不是你的问题。

如果你总是改不了拖延,只有找出根源,问题清晰了,也就简单了。有时候,看似需要治疗的是所谓的拖延症,实际上你需要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正视自我、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你可能需要深入探索自我,了解自己的潜意识,掌握自己的性格密码,补足性格短板。加入鲸选会员和我一想学习吧。为你推荐:


改变拖延学习清单:


今日事今日毕”学习计划:


科学训练意志力清单:

  • 壹心理app出品「鲸选」学习产品

  • 全新的生活帮手、心理学学习工具

  • 2w分钟音频,2k+文稿,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随意更换学习

  • 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

↓点击下方链接,开启学习吧↓ 

http://book.ikudp15.top/platform/522/C8E86C40A34FE58AA84B0B07B4C751F5/yxl

文:红雨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