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因为不想面对困难,那为啥喜欢的事也会拖延?

文:刘融
来源: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身为一个当代人,你应该对以下这些日常操作都很熟悉:

微信公众号推送已经积压了十几篇,看标题都蛮有兴趣,就是懒得点;

收藏夹里囤了很多视频,但总也提不起精神打开;

拿到一张购物优惠券,发现还有两个月才到期,“时间还很长嘛”,最后彻底忘了这事;

攒了几本电子书打算睡前读,然而躺下来的第一件事依然是摸手机。

以面对的事情难度来分的话,拖延症有两种:一种是因为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进而进入“做不出,不想做”的死循环;另外一种就是上面这些,明明是自己并不排斥、甚至相当喜欢的事,执行起来竟然也很不积极。

Science of us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里说到这个现象,并且引用了 2010 年发表在市场营销研究杂志的一篇论文来解释:研究者发现,不管是“完成一次景点参观”还是“用掉一张已经到手的 spa 券”,尽管它们都可以被定义成“不费力就能完成”的愉快体验,但如果没有时间限制的话,人们可能会拖延很久都不去兑现;然而,只要设定了一个固定的 deadline,临近到期的那几天,大家的参与意愿会骤然升高。


同样是看展,临近 deadline 的时候,参观人数(纵坐标)有明显上升(曲线右侧)。图/ researchgate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有些人可能并不享受这些体验(比如不喜欢旅游),所以不想参加。研究者也考虑到了这点,所以另外针对旅游问题做了个对比测试:排除掉不爱旅游的那部分人,观察其他受访者的景点参观频次,结果依然是相似的:在目标地点停留太久的话,人们造访的景点数量并不会增加,而是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翻译过来就是,因为觉得“反正有空,迟早都会去玩”,大家反而没那么热衷游玩了,即使他们的本意都是“想去”的。


不管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在目标地点停留时间(横坐标)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参观景点的平均数量(纵坐标)反而是下降的(仅限有旅游意愿的受访者)。图/ researchgate


论文作者之一、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市场营销学副教授 Ayelet Gneezy 认为,这种情况大多是出自一种叫做“资源松懈(resource slack)”的心理,即,“因为感觉资源充裕,所以习惯性懈怠”。资源在这里不仅指实体物品,也可以指时间,我们经常说的“书非借不能读”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当你买回一本书之后,因为几乎拥有无限制的时间资源,对它的热情往往还不如到期要还的那些。


这个洞察看起来好像稀松平常了点,但它在消费领域,其实是个相当好使的小技巧:同样是优惠券/限时特价,为了让消费者们别忘记使用它们,商家往往会把有效期设置得比人们的心理预期稍短一些,还会酌情给提前使用的人提供额外奖励;从消费者角度看也是一样,当你提醒自己“这个视频如果现在不看,很快就会被删掉”,你就会更倾向于当下花时间把它看完,而不是 mark 过了就随手丢进收藏夹。换句话讲,所谓的“冲动购物、即时消费”实际上也都是有前提的,当人们意识到资源过度充裕的时候,自我催促的冲动就会随之消失。


当然了,资源松懈也不是唯一的答案。Gneezy 说,还有几个原因也会加重这种拖延。比如,有时人们会有“刻意延迟满足”的心理,或者说,觉得拖延本身就能带来某种快乐,所以买到期盼已久的东西之后反倒舍不得上手,想要保留点儿期待不急着兑现(像 Gneezy 自己,就买了一双“一年都没舍得穿的靴子”)。另外,我们之前提到过的“订阅疲劳”也发挥了一些作用:文章、播客、新闻、图片……容易到手的快乐太多,而当代人又太过忙碌(或者自以为忙碌),被不断堆叠的“美好体验”淹没之后,很容易放弃掉其中他们觉得不太紧急的那些。

如果说这种拖延症跟我们平时理解的那种有啥区别的话,可能就是它并不怎么让人焦虑,就这么耗着也还挺开心的;但反过来想想,如果你因为拖太久而忘记或错过了最终期限,那种得而复失的懊恼,其实也是难过加倍的。这样看来,哪怕是这种“快乐拖延”,你恐怕也还是别拖太久为妙。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3W4EBY3YEHb1QczWxTarA

作者简介:刘融,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来自「好奇心日报」的一个常年发布突破性研究且颇具气质的公众号。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