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只是一个信号

01

 

素雨的相貌和打扮很不相符,这是我第一次见她的感觉,清秀的脸,高挑身材、皮肤白皙,头发又黑又长,根本不像四十岁的女人。

 

而她的打扮,却根本不像这个年代的:

 

土黄色呢子大衣,土黄色裤子,我差点都看不出她围巾上一大块的油渍,因为围巾也是暗黄色的,脚上却是双红色高跟鞋,极为刺目。

 

我闻到了一股馊味,是的,从她身上传来的,不仅皱了下眉,素雨,我喊了声,好听的名字,仿佛不像眼前这个人的,坐下说吧,我把椅子往前挪了挪。

 

她坐了下来,眼泪即刻吧嗒吧嗒,敲在那块油渍上,很不协调,我突然对她有种嫌弃感觉,而她姣好的脸庞似乎也不那么白皙了。

 

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访谈。

 

02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慢慢知道了她的故事:

 

目前丈夫因受不了素雨的邋遢,正准备起诉离婚,她也承认,自己是越来越懒了,早上也不想起床,甚至还要儿子叫醒她,起床后不洗脸、也不收拾房间。

 

她讨厌自己这个样子,却一点力气也没有,什么都不想干,特别是房间和个人卫生,以至于,身上都有味道了。

 

这奇怪的情况是从半年前开始的,那时,素雨母亲刚刚去世。

 

母亲去世?我知道有些不寻常,于是我问起了素雨和母亲的往事。

 

她是独生女,爸爸经常出差,几个月回来一次,最多住个三五天就又走了,是妈妈一手把她带大的。

 

妈妈有洁癖,眼里容不得半点灰尘,有时素雨衣服不小心弄上了颜料,就要被罚站,房间一天被要求打扫好几遍,妈妈每天洗两次澡,也这样要求她,用妈妈的话说:女孩子卫生是最重要的

 

同时妈妈是个麻利的人,最反感的,就是素雨的拖拉:洗澡、打扫、起床,都慢吞吞的。每当这时,都会被母亲责骂。

 

时间久了,素雨早习惯了这样的批评,一天不挨骂,反而空荡荡的,她变得越来越邋遢、也越来越拖拉。

 

就连结婚也没能改变拖延的习惯,母亲为了帮着看孩子,也搬到了素雨家,婚后的漫长日子里,娘俩没少吵架,当然了,都是因为拖延问题,许多年也就这么过来了。

 

半年前妈妈的离世,让素雨十分伤心,理论上来说,没了妈妈的监督,她本可放松,不知为何,她却更不爱收拾自己,变本加厉,这让老公难以忍受。

 

我知道,素雨正在用这样的行为怀念母亲,就像母亲从未离开,在老公的指责里,在凌乱的房间里,在邋遢的外表里。

 

03

 

许多拖延,内心往往有这样的动力,不愿和亲人分开,他们需要这样的链接方式。

当然,分开并不代表亲人的去世,更是一种心理的过度融合。

 

很多拖拉的孩子,妈妈的行为往往是这样的:唠叨、批评、责骂、甚至动手。

 

此时,孩子外在的表现往往是反感的、对抗的,很多父母发现,越是约束孩子拖延的行为,孩子越是拖延,家长越是焦虑、抓狂,就这样往复循环。

 

而妈妈往往看不到孩子内心深处的渴望,这种渴望是寻求高度关注的表现,但是形式正是利用了让妈妈头痛的拖延,在这样的互动中,孩子潜意识是享受的,有两层含义:

 

1、在这个关系里,孩子是控制者,他知道自己怎么做,父母就生气,像素雨一样。

 

2、关系里,责骂也是高度关注的一种,即使糟糕的关注也好过没有。

 

有个大学生的研究问卷:你要去一个可怕的荒岛生活三年,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自己去,二是选择和你敌人一起去,结果大多数人选择了和敌人一起去。

 

人终究是群居动物,是活在关系里的,没有了关系就意味着孤独,甚至死亡。

 

所以,再糟糕的关系也好过没关系,这也是很多孩子宁愿在家被打骂,也不愿离开的原因。

 

想象下素雨,若她整洁的像母亲一样,甚至超过母亲,妈妈则会觉得不适应,要求没了释放的对象,则会失落。

 

这个地方有点违背常理,妈妈一直希望素雨是整洁的啊,为何会失落呢?这里牵扯到一个人的潜意识矛盾心理,那种感觉就像:

 

一直调皮淘气惹妈妈生气的孩子,突然有天懂事了、长大了,要去外地求学了,妈妈内心那种怅然若失感。

 

也像是女儿出嫁,爸爸妈妈把她的手交到另一个人手中的感受,幸福的同时也充满了心酸。

 

这是内心某个位置一下被掏空的虚无感,越是高度把心思用在孩子身上,这种心理越明显。

 

其实很多妈妈不同程度的都是如此,与伴侣的高度隔离,让需求转移到孩子身上,素雨的妈妈正是如此,面对常年不在身边的丈夫,内心的空缺或许只有在孩子身上才可有所寄托。

 

故此拖延的某种解释是不想和一段关系分离,这样就能满足相互依赖的需求。

 

04

 

其实,人们拖着一件事情,也不仅仅针对这件事,而是一种感觉,就像素雨,拖着不打扫房间、让自己变邋遢,潜意识目的只是寻求关注的感受。

 

那么一个人,保持一种习惯,让周围的人和环境配合,共同表演出曾经的感受,实际上是移情的一种,一种关系和情景的转移。

 

素雨用自己的坏习惯,引发老公愤怒和指责,就像妈妈一样的对待自己,在潜意识诱导下,一起模仿了素雨母亲在世时候的样子。

 

准确的说,是母亲在世时的感受:既反感又渴望,反感自己邋遢,渴望高浓度关注,在这里,移情服务于恐惧分离的感受。

 

05

 

拖延会有很多变形的存在,有些能看出来,有些根本意识不到。

 

看不进书去,延迟睡眠、上班迟到、借东西忘还,下班不愿回家、精力无法集中等等这都是拖延的表现。

 

每当这时,不能仅纠结于表面,要展开自由的想象,看看浮现在你脑海中的还有什么?

 

我曾有个来访,喜欢借朋友东西,书、光碟、孩子的玩具,借了以后总是拖着不还,经常会忘,直到别人催,时间久了,影响到了关系,对此她很困惑。

 

在后来一次联想中,她回忆起一段往事

 

她小时候经常和哥哥踢球玩,有次,一个邻居小朋友借了他们的足球,过了不久,哥哥出了意外去世,那个孩子一直没有把球还给他们。

 

将借球和哥哥的死亡联系起来时,她哭了很久,她和哥哥感情很好,哥哥的去世让她从小蒙上了阴影。

 

后来,这位来访再也没出现借东西不还的情况,在这里会看到惊人的压抑:

 

借东西和死亡的亲人有关,和分离的悲伤相连。而当事人根本意识不到,更想不到时隔多年一直在影响着现在的生活。

 

当一种压抑的事件被挖掘出来,宣泄了情感,就解除了它的原动力,与之相关拖延之类的症状就会消失。

 

所以,你的不恰当拖延的背后,是否也压抑着许多内心不被发现的秘密呢,需要用心探索。

 

06

拖延还有以下的几种内心解释:

 

  • 可能是对另外情感的挽留:就好像一直拖着不结婚,是对前任的无法释怀,一直拖着不要孩子,是拒绝长大的担忧,拖着不工作是对父母的依赖。

  • 拖延不仅仅是坏事,有时是需要思考和选择的时间,需要慢一些,看清方向,从这个角度讲,其对立面是强迫,就像素雨的拖延对应妈妈的强迫性整洁,从来不拖延的人,基本都有强迫的思维模式。

  • 拖延,有时也是变形的控制,有人你借你东西拖着不还,你一定对此人念念不忘,指定会议时候,你对于迟到者也一定记忆犹新,其实,你正在被对方的拖延控制。

  • 另外,拖延也和害怕成功相关。

 

你更快的写完作业、完成报表、复习完课本、完成任务,是不是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你拖延这些事情,就是为了不让自己更快的接近成功,很多人不理解,人人都渴望成功呀,是的,这是意识上的认知,但你却无法解释,一件让你更接近成功的事为何拖着不做?

 

只有曾经成功不被允许,才会害怕成功,比如做事被责罚,经常被贬低,都会引发这样的恐惧。

 

本以为画画好就是成功,结果被老爸训,以为考前十就是成功,结果被臭骂,以为踢球好就是成功,结果被训斥为不务正业。

 

然后开始拖延,阻止成功,避开惩罚。

 

07

 

解决拖延习惯,需要先探索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是与分离相关还是与创伤体验有关,是害怕成功还是过度依赖,是懒惰还是控制,每一种的解决方案都不一样。

 

事实上,严重的拖延只是一个信号,在提示你的其他更严重的情况,往往是亲密关系里出现了问题。

 

最终改变拖延的往往不是方法,而是体验,就像素雨要感受到母亲离世带给她的冲击,另一个来访,要修复哥哥的去世带给她的创伤。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