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谎言,你需要这些心理学知识

文: MUSE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在狼人杀游戏中,你有过被“骗”的经历吗?当你拿到没有身份的牌,能够辨别“好人”和狼人吗?在这个过程中,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游戏设定会影响人们理解周围世界的方式,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在狼人杀等游戏中,玩家往往会“疑神疑鬼”,在游戏中努力寻找他人说谎的迹象。

现实生活恰恰相反,根据默认真实理论(Truth Default Theory ),人们往往倾向于相信他人说的话,比起用模棱两可的证据来证明对方欺骗了自己,我们更愿意用同样的证据来证明对方是诚实的,

这是我们的天性,也是社会建立联系的基础,但这样造成的一个结果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被骗的经历[1]。

我们都想拥有识破谎言的能力,只是不同的人撒谎的表现千差万别,面对陌生人,大多数人识别谎言的准确性都在随机水平(50%)[2],也就是和瞎猜差不多

识破谎言的依据

为什么人们难以识别出谎言?这得从我们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线索说起,这些线索可以分为两大类[3]:

肢体线索:包括注视厌恶、紧张、出汗、坐立不安、脸红等等。

言语线索:包括话语的连贯性、完整性、是否有矛盾等。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询问警察和普通人:你认为什么是识别谎言的良好线索?大多数答案提到了肢体线索,仅 14% 的回答提到了言语线索[4]。


全球欺骗研究小组调查58个国家的2320名参与者对于欺骗线索的选择,大多数的人(64%)提到了注视厌恶[5],也就是避开目光,不愿意与谈话者对视。

然而,研究表明注视厌恶并不是欺骗的表现[6],实际上,大部分肢体线索对谎言的预测力都很差很差,言语线索比肢体线索识别谎言的准确率更高[3]。

如果列出言语线索这个选项,大家肯定会很赞同:一个人说话前后不一致,那肯定是有问题的嘛!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往往忽视从言语线索来辨别谎言

所以,有效识别谎言的第一步,就是纠正使用肢体线索来识别谎言的错误信念[4],咱们需要有意识地使用言语线索,甚至让对方有意地暴露破绽。


这其实不难,因为在玩狼人杀等游戏的过程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利用言语线索,抽丝剥茧,找出话语中的破绽。

初级玩家在说谎时,几乎会从全方位暴露自己,既紧张,条理也不清晰,甚至会说出“我作为一匹好人”这样自爆的话。这让我们轻而易举地就能发现他们在说谎。

而狼人杀高级玩家,他们在说谎时能面不改色地穿好人的衣服(扮演好人角色),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小技巧,来寻找他们的漏洞。

来实战一下吧!

研究者通过沉浸式的游戏模拟现实世界[3],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识别谎言的提问方法:

//问开放性的问题(Open-Ended Question)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容易实践的一点。

开放性的问题指的是那些没有办法用简单的“是”与“否”来回答的问题,它会引出更全面、更详细的回应

「你说你要验小铭是狼,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就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相反,如果你说「你今晚打算验他吗?」,这就不好,这是一个可以根据是否来回答的问题,回旋余地就很大了。

让有嫌疑的人说出他的故事,他更容易漏出马脚。

//善于运用提问策略

先提问一些你已知的客观事实,看对方是否在撒谎;再问你不知道的事情,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判断其是否说谎。

比如你记得对方说过他在第二晚验了小铭,那么你特意说他是在第三晚验的,如果对方照着你的话头说了下去,还能把他在第三晚验小铭的逻辑说得滴水不漏,那你肯定会发现,这人是编的。

//增加对方的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是指在一定任务环境下,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时,当前任务施加给学习者认知结构(主要是指工作记忆上的智力活动)的总量,比如让你一边在耳机里记单词,一边在纸上写下 10 秒前耳机里播放的单词,这时候的认知负荷就很大。

因为说谎话的认知负荷较高,所以说谎者提供的细节和答案往往比说实话者少[7]。这时你就可以请求对方说出种种细节,尤其是时间

让对方先顺着时间线把事情说一遍,然后不停地跳动时间点,确认对方在不同时间做过的事情。

对说谎者来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切换往往需要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可能会犯错、自相矛盾,或与提问者所知的客观事实相矛盾。

//追问细节

如果有人和你说他在北师大读过书,只要问问他当年最喜欢哪个食堂,就很容易验证了嘛,说谎者也会纠结细节,在重复细节时可能会前后不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是要把日常生活的对话发展成盘问。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持正常对话的主基调,巧妙地加入一些可以前后验证的问题,来确认对方是不是在说谎。

无论是哪种方法,重要的是从对话中让对方说出更多的信息,一个谎需要一百个谎来圆,无论是对方在编造过程中表现出的信心不足,还是漏出的前后矛盾破绽,都比游离的眼神可靠多啦~

作者介绍:原文作者MUSE,文章来自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小鲸鱼  烊箜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