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双相的孩子服药后,如何尽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这个观念深深地刻在国人的认知里,所以很多父母带孩子看精神科时,问得最多的就是“医生,一定要吃药吗?”“医生,能不能不吃药?”很多患者、家属担心药物副作用,甚至心生恐惧,抵触精神科药物。

到底是否一定要吃药,这必须根据不同病情、不同患者而定。比如之前说过,对于抑郁症患者,轻度到中度的可以考虑不服药,而是采取专业的心理治疗、改善家庭关系、运动疗法等来缓解病情。

但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利用药物快速稳定情绪,缓解症状,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对于被主流精神科医生诊断为“双相障碍”的患者,也要根据情况而定。有的患者情绪波动剧烈,在家砸东西,甚至打父母,有暴力倾向。那么这种情况也最好利用药物先控制症状。

当然,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生病后,及时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改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即使也被诊断“双相障碍”,孩子也有可能在不服药的情况下逐步缓解症状。

但总体来说,如果孩子的情绪、行为症状不断加重,再加上社会上优质、专业的心理治疗资源并不多,当孩子被主流精神科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等比较严重的精神障碍时,服药整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既然理性地选择了吃药,就有可能出现副作用。到底如何应对药物副作用,尽量将药物治疗的效果最大化、弊端最小化?副作用大到什么程度时,可能要停止服药?

以下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来谈谈药物副作用的相关话题。

在谈应对精神科药物各种副作用的具体措施前,父母必须认清两个前提,这非常重要。


第一个前提,父母加强学习科学的精神心理知识,了解孩子的诊断,并对该疾病有深入、理性的理解。

比如,双相障碍和抑郁症真的“难以治愈”、“要终身服药”吗?这两种疾病的遗传率真的很高吗?病因就是患者的脑子出了问题吗?

如果父母们了解到的信息是片面的,往往会因为上面这些问题极度焦虑、恐惧。但事实上,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角度,尤其是基于我们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临床实践来看,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悲观。

即使从主流精神科的角度,国内也有越来越多顶级专家指出,在专业而规范的诊疗下,抑郁症、双相障碍是完全可以实现治愈的。

总之,父母们一定要多了解相关的信息,尤其是科学的、最新的临床成果。兼听则明,知识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免于恐惧,理清思路。


第二个前提,对于精神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父母要有积极、理性的态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必须承认,精神科药物在整体上是确切有效,尤其是新型抗抑郁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出现,可以说是精神障碍临床治疗的里程碑之一。再加上专业的心理治疗资源仍较稀缺,所以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药物治疗是最经济、最可行的治疗选择。

尤其是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时,首选方案是尽快服用抗精神病药,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干预都难以起效。

那为什么那么多患者、家属过度排斥精神科药物呢?客观存在的药物副作用固然是一方面,其它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担心精神科医生对药物的滥用。

曾有一位患者家属说,其孩子在美国留学时出现轻度的心理问题,回到国内就诊,精神科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孩子开始服用药物。不久后,孩子出现转躁,精神科医生将诊断改为双相障碍,并进一步添加了的药物。

大量用药后,孩子的病情仍然不见好转,还接受过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但疗效也不理想。在辗转求医中,时间不断流逝,这位孩子错失了回归学校的机会,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后来,这位家长无意中了解到《为药疯狂》这本书。她阅读后认为,孩子一开始只是轻度抑郁症,如果当时选择了专业的心理干预而非药物治疗的话,说不定孩子早就康复了。她悔恨不已,并对精神科药物产生了极大的排斥,断然拒绝让孩子继续服用精神科药物。

这位家长对精神科药物的认知有些走极端了。她没有意识到专业的心理服务资源其实非常稀缺,就算其孩子一开始选择心理干预,也未必能如愿快速康复。

还有,即便出现药物副作用,也并不应对药物的作用全盘否定,而应该在副作用和有效作用之间取得平衡点。

当然,这里也不是让大家把康复的希望都寄托于药物治疗上。但如果暂时找不到优质的心理治疗资源,症状又严重的话,精神科药物有利于打破恶性循环,为父母寻找办法争取到更多时间。

文:何日辉  (公众号:晴日心身医疗)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