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我是个老师,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喜欢说故事,因为我觉得说故事是件很有趣的事。下面,我就和你们先来说一说我自己的故事。

 

01.

 “内向”有罪吗?

        

那一年,朋友P在我家看我小时候的照片,完了他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你小时候的照片很少有笑着的?”P有着一双纯真无邪的大眼睛,他小时候的照片,天真烂漫,笑得像一朵灿烂的花儿。

        

听见P的这个问题,我沉默了—我记忆中的小时候,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那些原本应有的笑容,到底去了哪里?

       

“这个孩子很犟,不听话。”


“这个孩子太老实。”


“这个孩子很内向,不爱说话。”


这些是我所能记得的烙印在我记忆最深处的来自于父母的评价。


当然,在我听见这些话的时候,我总会不自觉地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只想打个洞钻下去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老实”“内向”是贬义词,是可耻的。


我经常听见我母亲带着赞叹的语气评价其他孩子:“真神气!外向!”于是,“神气”“外向”成了我心中的褒义词和一心所向往的特质。


多年以后,我才了解到,“内向”仅仅是个中性词,除了受到与生俱来的气质影响之外,我们性格的形成还与原生家庭的养育密切相关。


父母如若总是担忧、焦虑,对孩子控制或者包办一切,那么孩子自然就胆小、内向、缺乏安全感,不敢向外探索。


父母如果比较民主和包容,能够给到孩子较多的同理心和引导,信任孩子自己的能力,善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那么孩子自然会拥有较强的安全感,也倾向于向外探索,形成所谓“外向”的性格。

 

因为老实,因为内向,自然地,我成了那个“被忽略的孩子”。被长辈忽略,被老师忽略,被同学忽略,甚至被自己忽略。


很多时候,我只是静静地捧着一本书,找个角落躲起来慢慢看。因为我很少发出声响,所以几乎不会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也许这样也让我自己觉得是安全的。因为内向,所以胆小。


当有一次我匆忙奔跑中将表姐的手掌游戏机摔在地上弄出声响时,我心惊胆战,慌忙捡起后惊惶失措地跑了,仿佛就连被人看见也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是的,我将自己隐形了,隐形让我觉得安全。

 


02.

“赢了”孩子,输了关系

        

如果你以为我仅仅是内向,那你就错了。据说,我不仅是内向,还非常“犟”。


父亲口中关于我的经典语录是“叫你向东你偏要向西,叫你向西你偏要向东。”


怎么办?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祖训“棍棒底下出孝子”,打就是打的你的不服软、不听话。简单粗暴,一言不合就抽你,劈头盖脸对着脑袋就下手。


口头禅是:


“下次敢不敢了?”


“敢!”


“以后还顶不顶嘴了?”


“顶!”


于是那巴掌来得更是疾风骤雨,仿若管弦齐鸣。直到我哭着讨饶说:“不敢了。”而彼时彼地,院子里我的哭声响彻云霄,心里却是一片死寂的恐惧与绝望。

        

现在想来,那时的父亲,脸上应该是得意解气的笑——因为他赢了,我输了,他终于“打”赢了他的女儿,他把自己所有不能疏导的负面情绪成功地发泄转嫁到了幼小无辜的我身上。他不能理解的是,从表面上看,他赢了,而实际上呢?


我在心里根本没有认输,表面上的认输是为了活下去。我哭得梨花带雨的脸上也许写满了“认输”二字,但我的内心却早已风起云涌,积怨越来越深,愤怒与仇恨累积成山,等着将来有一天我长大时,遇到特定的人,特定的事,都会一一爆发出来


童年期之后,我所记得的和父亲之间的交流不过寥寥,而且几乎都和成绩有关,关系很冷淡。我的父亲,他赢了我,却没有“赢得”我,没有赢得我心甘情愿的认可与合作。这场战争,注定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这种由暴力带来的愤怒与积怨,相信有过同样经历的人一定深有体会,你一定会在你的亲密关系或亲子关系中再次看见它们,并由它们肆意蔓延、无可奈何。直到你决定你要去看见它,处理它,治愈它。

 


03.

想要“打死妈妈”的小孩

    

再分享一个案例:


两年前,我辅导了一个学生,不久后我就发现这个小朋友非常害怕妈妈,连去跟妈妈要一本书都不敢。


后来小朋友告诉我,他经常被妈妈打得很惨,有一次被打后他咬着嘴唇问我:“老师,你觉得打有用吗?”


我刚想回答,他自言自语道:“没有用!我想打死妈妈!”


这句话让我非常震惊,同时又很有触动——当年,在我被打得很惨的时候,我也应该想过“等我将来有力量了,我要打死爸爸”吧!这句“我想打死妈妈”里面,蕴藏着多么大的委屈与愤怒啊!

 

04.

惩罚的确有用,但长期效果呢?

       

回顾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打骂还有压抑中度过的,这样的黑暗吞噬了童真与笑容,我终能理解为何我小时候的大多数照片都是一张生气或者漠然的脸了。

       

然而,从当下的效果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打骂等惩罚方式是“速效救心丸”,它可以立即制止孩子的不当行为。但是,父母会发现,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不良行为”还会再次以不同的方式出现。


然后,我们便会进入这样的死循环: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打骂——停止不良行为——亲子关系紧张——不良行为再次出现——打骂——停止不良行为——亲子关系剑拔弩张……最后,你会收获一个叛逆而难以管教的“熊孩子”或是一个讨好顺从没有自我的“好”孩子。

       

简*尼尔森在她的畅销书《正面管教》中提到,惩罚所造成的后果有四个“R”:


愤恨(R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报复(Revenge)—“现在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


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退缩(Retreat)—“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我是个坏孩子。”

        

现在,我想请你回想一下你的小时候,当你在被打被骂的时候,有多少人心里会想:哦,我真是太感谢父母的打骂了,它们对我真是太有帮助了?


事实上,当我们感觉到被羞辱的时候,我们很少能够真正听进去别人在说什么,我们所有的精力几乎都用来应付在当下我们所感觉到的种种不良感受了,我们会思忖着如何反击或者逃离。

        

所以,暴力是聚焦在惩罚之上的,它看重的是让孩子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代价,而不是如何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以获得成长。它除了带来愤怒与仇恨,在解决问题上,真的是无效的。


这就好比你打不开一扇门,你拼命用头去撞,一次又一次,直到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门还是打不开。这说明了什么?方法不对。你真正应该做的,是去找钥匙。

 


05.

找到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

       

对于家长来说,打开孩子心门的钥匙是什么?尊重与鼓励。请你记住:关系是一切的基础,在你想要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之前,请先去审视和修复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首先,什么叫尊重?你能不能接受你的孩子是一个和你一样享有独立人权的“人”而不是一个“物”,一个你的私有物品?


我曾经听见一个家长对ta的孩子说:“你吃我的,用我的,你就要听我的。”这哪里是爱,这是赤裸裸的条件交换啊!

        

其次,尊重意味着平等,没有盛气凌人,没有居高临下,没有权力尊卑、没有强大与弱小之分。尊重意味着孩子可以被允许拥有ta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并且能够自由地表达出它们。


我们都曾经是一哭就被勒令“不准哭”的小孩,也都是从“不准顶嘴,不准发表自己意见”的年代里走过来的,不是吗?

        

然后,尊重还意味着倾听、接纳、理解与包容。想要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首先就要做到倾听。然后,你要能够理解你的孩子和你不一样,ta是独一无二的,你不一定要把ta变成你的复制品。

       

最后,不管你的孩子是什么样子,请无条件地爱ta。  不管ta优秀与否,听话与否,你都一如既往地爱ta。真的很难做到,对吧?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一句话:“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在感觉更糟糕的情况下愿意改变自己或者将事情做得更好。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  

我们自己可以体会一下,当你遭遇批评、打击乃至羞辱的时候,你愿意改变自己吗?孩子也是一样,惩罚和批评并不能改变他们的不当行为,而鼓励却可以。

         

鼓励,是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培养“我有能力,我能贡献,我能影响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能知道我该怎么回应”的感知力;鼓励,是教给孩子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中所必须的人生技能和社会责任感。”(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有了鼓励,孩子们就有了前行的动力。当他看向未来时,才会充满好奇与期待。

       

说到底,养育孩子其实是一条自我疗愈与自我成长的漫漫长路。我们经常抱怨孩子不够好、太叛逆、嫌弃这嫌弃那。


事实上,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根源却往往都在家庭和父母的身上。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好吗?家庭氛围如何?父母有没有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给到孩子足够的尊重、关注与爱?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经由这面镜子,你得以看见自身的不足。想要生活给你更甘甜的果实,那就看你愿意做出怎样的努力。

       

以上。

 

 

 

文:林溪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