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作”,都是自我怀疑的人在自我实现 | 周梵

文 | 周梵

本文由周梵公号(zerofield0)授权发布

宇茜和男朋友相处已经一年多了,男友对她很不错,很多事情都很支持她,但最近有些事情上却让宇茜很抓狂。

前不久宇茜生日,男友准备送一个最新款的笔记本电脑作为生日礼物。原本是件挺好的事儿,但在电脑配置上他俩却僵持了很久。

男友在电子产品上的态度是个典型的理工男思维,他做了很多对比研究发现,在性价比层面上低内存配置的是最划算的,虽然高档位的内存硬盘空间更大,但跟那多出来一千多的价格比,成本实在不值这个钱。

但宇茜却坚持以前就是买的低配置的手机结果用了没多久就不好用了,既然要换就希望用久一点,而且大几千块钱都花了,再多花一点钱买个让自己更好用的为什么不可以。

而且是自己的生日礼物,不就是你买了给我用让我开心的吗?

但男友却觉得为了那点配置多花一千多实在没必要,实在不够了,以后再单独换内存条就可以了。

我都给你挑了这么贵的笔记本电脑,在电子产品的配置优势和性价比选择上为什么不能听我的呢?

两个人就这么僵住了,谁也说服不了谁。


01

当宇茜在课程上拿出这个问题问我怎么办的时候,我半开玩笑说:


“如果是我处在这个问题中,那么我会自己拿一千多给他,让他在原来的预算上再加我的钱买一个高配电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电脑配置,他也没有打破他的原则,你看,问题不就解决了。”


” 另一个同学说:“还可以这样?他会同意吗?”


我问宇茜:


“以你对你男友的了解,这个方案他会同意吗?”


宇茜说:


“嗯,如果我这么做他肯定没问题的”。


但···”,她有点不甘心的说,“老师,我都跟他说的那么清楚了,他为什么不愿意为了我打破他自己那个毫无必要的坚持呢?”

显然问题解决了,宇茜对于我提供的如此简单的解决方案还是不够满意。

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宇茜有两个需求:

  • 第一个是显性需求,也是她在表述中很容易捕捉到的,她希望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个高配置,能用久一些的笔记本电脑。

  • 而第二个需求则很隐蔽,她想要在这件事上体验到在男友那里“我很重要”的感觉。

而我提供的方法只能解决表层需求不能满足深层需求。所以即使她去这么做了,还是会有种无奈的妥协感

我们在所有重要关系中都想体验到“我很重要”的感觉,但事实上,宇茜在自己生日的时候收到男友不菲的笔记本电脑,按说已经足以表达男朋友的重视了,于是一个体验到了:

“哇,我好幸福,我爱的人愿意为我付出,好感激”。

一个人体验到:

“哇,我很丰盛有能力,可以为我爱的人付出”。

两个人不同的需求都被满足了,皆大欢喜,Happy end!

然而如果关系这么简单就好办了,人的意识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如果人又看不懂自己的复杂性,理不清自己的复杂性,无法给自己的内心建立秩序,那么这些复杂的能量就会在内在彼此征战,显化出来的外部状况也会非常的复杂混乱。


02

所有外部的冲突和分裂都是内在的冲突分裂创造的。

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会感到很多事情被卡住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常常自己左脚绊右脚,所以在工作和关系中才会跌入各种坑。

我称这种心理状态叫——自我博弈

什么是自我博弈呢,继续以宇茜的故事举例。

在关系中感觉被重视是A需求,A也是情感需求或关系需求,在满足A需求的时候衍生出B需求——要一个能用的更长久的电脑。B需求也可以称作实用需求或物质需求

这是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处境,在感情中会遇到事儿,而在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就会遇到两个人在生活习惯、价值观、消费观、审美偏好、社交风格等各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

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人谈恋爱约会都非常好,花前月下你侬我侬。


但一旦关系更进一步,一起生活,共同完成一些事务,例如一起旅行、一起装修或者生个孩子。


完了,这人怎么这样,三观不合,这日子没发过了。

于是,当在事情上因为两个人的认知不同而产生矛盾时,大家往往没办法只是去处理事情本身,而是把这件事又变成一个新一轮的关于“我是否重要”的爱的测试。

于是B需求里又混着一个隐蔽的A+需求:

如果我对你足够重要,那么你就会为了我打破你的原则。

而这种测试的能量就是关系中权利斗争的开始,一旦开始权力斗争,关系的博弈就开始了。


结果是要么一方为了对方压抑违背自己的感受去满足另一方,要么受够了反抗,坚持自己。然后又会体验受伤的感觉。


如果宇茜没有意识到自己测试的动力,哪怕用了我给的方法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电脑配置,也总感觉这个事情差点儿意思。


“我很重要”的感觉没有被满足,还是不舒服,感觉自己为了对方做了很大的妥协而有付出感和委屈感。

未来这个感觉就会在亲密关系中繁殖越来越多的不满情绪,吵架吵的厉害时恐怕还要拿出来说一下:


“根本就不在意我,连生日礼物都不能买我想要的”。

那恐怕男友也要带着一万点的委屈和愤怒回击:


“我怎么不在意你了,我给你买这么贵的生日礼物还是我做错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

好了,此处省去一万字的争吵内容。

03

人们常常会哭着喊着要爱要亲密,但是却会在关系中创造很多冲突受伤的体验。

其实不仅仅是婚恋关系,所有关系都是如此。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不要和朋友一起创业”


  ······

所谓的他人即地狱,是在亲密的关系中被伤害的很深,这份伤害是自己在无意识的不断混淆了在关系中的情感需求和实用需求。

在各种各样的事件中,不是单纯的处理事务本身而是裹挟了很多情感需求,于是就一定会体验到受伤的感觉。

同时,又会在不同的关系中重复体验到“我不重要”、“被辜负”、“被抛弃”、“被孤立”等感觉。

在宇茜的生日礼物这件事上,因为男朋友在配置上的坚持而感受到“他也没那么在意我,都不愿意为了我打破他那个毫无必要的坚持”。

从这里开始,宇茜就开始抠细节了,抠细节本身没什么,如果是在意事情本事的完整性,那么发现细节漏洞想办法去解决和完成就可以了。

先来说说测试,测试在对方会不会为了自己而打破原来的原则或价值观,这就是在人为的在对方的世界中创造两难困境:

“是我的感受重要还是你坚持的性价比重要”?

“是我重要还是你工作重要”?

“是我重要还是你的朋友重要”?

“我和你妈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


当我们在很多事情上测试对方心目中自己的重要性时,关系中巨大冲突的隐患基本就埋下了。

首先,这种测试其实本质上是非常消耗另一个人的耐心和能量的,这是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出现任何真实问题之前,创造出一个问题,或者把一个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现代人在生活中已经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如果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需要不断的应付这种处境,那么这段关系是非常消耗的,再多的耐心和爱也会被消磨掉。

其次,测试是不会成功一次就收手的,测试成功之后的爽感会让一个人欲罢不能的在关系中时不时就想玩一把,给对方制造一个心理困境,然后看着对方在痛苦中选了自己,会获得某种隐秘的权力优越感。

这就是心理上的施虐狂,而也只有受虐狂愿意留在这样的施虐狂身边。



但是施虐狂和受虐狂的位置不是绝对的,一段时间之后,这个身份也是会反转的。

这就像你要求对方徒手画一个圆,技艺再精湛的人也只能做到无限接近一个正圆形,无法画出一个数学意义上标准的圆。

所以只要你想找出这个圆形中不完美的地方,一定能找到的。

做了饭,没给我盛饭;


做了饭也盛饭,但不洗碗;


做了饭也盛饭也洗碗但没洗干净。


  ······

04

在生活中只要想抠细节,是永远抠不完的,标准永远可以更高,永远可以有没做到的地方,永远都可以体验到失望和受伤。

人为什么要创造受伤的体验呢?好好过日子好好赚钱不好吗?

因为人是自我实现的生物 。

人除了表意识还有潜意识,潜意识就像包围着表意识的空气,表意识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却察觉不到它,而这个“空气”的成分也会养出不同表意识,让表意识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反应。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当潜意识的人格背景是觉得自己不重要的,就会在外部事件中创造出很多相似的情感体验。

换句话来表达也就是说,我们不是经历了一个事件体验到别人对我们失去信心之后,才开始自我怀疑。


而是潜意识里就有强烈的自我怀疑,然后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来体验我不够好的感觉。

任何情感体验都是如此,包括孤独的、被忽视的、无人可信任的、不安全的······


只要潜意识的人格背景是这种感受背景,就会反复的创造出相似的体验,轮回就是这样发生的。

潜意识深处就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所以就会创造出与之匹配的现实。

德裔美籍心理学家艾· 弗洛姆说:

很多人担心没有人爱自己,这其实是一种对爱的恐惧,因为爱首先是一种对自己的信心:爱意味着在没有保证的条件下承诺自己,奉献自己,希望我们的爱能激起爱人心中的爱。

爱是信心的行为,谁没有信心谁便没有爱。


佛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写到,爱不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是一种能力

它要求我们从自己生活的圈子跳出来,以一种新的方式体验自我;

它要求我们从自恋中解脱出来,真正看到另一个人的需要;

它要求我们有创造力,在保持自己完整和独立的条件下,跟对方创造一种能够滋养彼此的关系。

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上都需要通过对方的某个态度和选择才能去验证自我的重要性,其实不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吗?

极度的自我怀疑就会在很多事情上表现出极度的自恋,自然也无法看到他人的需求,因为每一件事都是定夺自我价值的大事,不能输只能赢!

所以极度的自恋又会延伸出极度的权力欲

头脑是很会自我欺骗逻辑自洽的,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们对自己是很盲目的。 

但有三种关系可以很清晰的让我们看到自己潜意识的真相:

和他人的关系、和身体的关系、以及和金钱的关系。

借由我们的各种关系的现状真实的看到自己,学习建立在潜意识深处对自己的爱,一个人最不爱自己的时候也是对自己最没有信心的时候。

不要相信头脑告诉自己你有多爱自己,要去通过你的关系、身体和金钱的各种现状所表现出来的线索,来认识自己成长自己。

不然,除此之外,你的生命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事情吗?

-END-

作者简介:周梵,资深沟通训练专家,幸福心理学家,两个孩子的母亲,自媒体平台优质原创作者,课程影响了数千万家庭。著有畅销书籍《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当当网在售新书《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微信公众号:周梵(ID:zerofield0)

责任编辑:小鲸鱼  木沄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