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了你又不听,交流还有意义吗?

你妈让你穿秋裤的时候,你尝试交流了吗?告诉妈妈不冷后,为什么妈妈还是认为你冷呢?

你在听我说话吗?

生活中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一些是因为没有交流就猜测别人的想法,一些是因为交流了还不尊重或不相信对方的表达。

  • 明明很爱一个人,却因为现在的自己不够优秀,不敢去牵手。擅自觉得自己给不了对方幸福,却不知道和你仗剑走天涯才是ta的幸福。

  • 饭桌上不想碰酒精,不断推开敬酒,告知对方自己酒精过敏。自己的话却被当成了耳边风,被一句句劝酒的话淹没:“没事儿,就喝一点儿”,“别开玩笑了,这么久也没听你说酒精过敏啊”。自己只能感慨守护自身边界竟然这么难。

  • 对恋爱无感,希望先把工作做好。可是家里人和朋友都很着急,忙着给自己介绍对象。多次表达自己不需要对象,却被认为是逞强,被认为一定需要一个伴侣。

为什么不听我说话?

没有把别人的话,真正地按照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去接收,并且尊重对方的表达,可能是因为:

  1. 思维定势,被过去的经验束缚

  2. 主客观未分离

我们可能习惯于朦胧的表达,我也理解含蓄是一种美,心有灵犀听起来也特别浪漫。可是生活中真的需要那么多猜测和质疑吗?简单表达,简单相信对方的表达,会不会更坦诚,更有效。

可惜我们难免被思维定势和经验所束缚

  • 思维里觉得自己数学不好。所以从70分考到80分,被老师表扬时,认为“表扬”是施舍,是对差生的同情。殊不知老师是真心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

  • 父母在过去艰苦的生活中得出经验,考公务员是职业最佳选择。于是逼着子女考公务员,而不看子女当前收入不差,工作也有成就感。父母认为职业选择的标准,稳定永远大于喜爱。

分不清自己心里想的,和客观现实的区别,主客观未分离,也是导致话没有被听到的原因。

还记得文章一开始提到的秋裤吗?除了妈妈们被过去经验束缚,认为入秋就是要多穿一件,也是因为她们自己感受到了寒冷,觉得孩子也必定和自己感受到同样的寒冷。殊不知孩子是客观存在的另一个人,和她们的感受并不一样。

我希望听到别人的话

为什么会产生思维定势,被经验束缚呢?主客观未分离又该怎么办?

看到这里我猜想你也希望生活少一些误会,少一些矛盾,好好听听别人的话语。这里谈谈几个方法:

1.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是对新思想的接受或者尊重。不一定真的要认同一个新的观点 ,但是可以暂时地把自己的原有观念放到一边,考虑新观点的可能性。

缺少开放性思维就会把我们限制在过去的经验里,察觉不到自己的思维模式。
当我们愿意让更多可能性存在,不去批判,就真的能听到别人的声音,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对方。

如果父母能认真去思考不当公务员的可能性,结合社会发展,经济走势,和儿女能力,他们或许会发现在私企工作的儿女也能有富足的生活,儿女也有能力保证自己未来的稳定收入。

2.丰富的经验

缺乏经验可能会不容易理解别人的想法。只能在过去的经验中找类比,而过去经验的束缚,让我们看不到其他可能性。

尝试过用心投入工作的沉醉感,体验过完成大项目带来的成就感,自然会更加理解把恋爱放一边,一心忙工作的朋友和家人。

在生活中被更多地表扬和赞赏,也更多由衷地赞美他人,就能理解老师是真心为自己的成绩高兴,并不是同情。

3.接受现实

忽略客观现实,或者和现实对抗,就是主客观未分离的表现。这里的对抗指去否定现实,而没有从自身角度努力做出改变。

现在残存的酒桌文化,可能是某些人无法接受新饭桌文化,不能接受其他人不需要通过酒精增进感情,只能用“强迫其他人延续酒桌文化”来对抗现实。或者是觉得自己酒量好,全天下大家酒量都好,过敏只是不给面子的借口。

如果能接受现实,懂得尊重客观的其他人和自己不一样,对方的生活态度不一样,体质不一样,生活的年代不一样,或许就能放下酒杯,正常交流。

我希望别人听到我的话

我们当然也希望别人能听到自己的话,正确理解自己字面上的意思,不干涉自己的选择。

可是作为客体的他人,并不是我们主观能改变的。一切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做起。

不管别人听不听,选择去交流,肯定交流的意义,是我们能做到的。

1.坚定明确地表达自己


不喜欢秋裤就勇敢说不穿秋裤,并明确告知自己不冷。
不能喝酒,可以眼神坚定,语气沉着地说不喝,不给对方陪笑也不退缩。

2.建设心理边界自我保护


如果坚定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却被家人干涉,不听也不信自己的解释。即使会因为不被听到而难过,但心理能清楚自己的选择,可以明白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他人的话语不能干涉自己的人生,这种边界感也会给自己保护和力量,让自己继续向前。

愿你听得到世界,世界也听得到你。

原创:June六月你好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