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选,放弃还是坚持?

做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要不要换工作?

谈了一场不合适的恋爱,要不要分手?

买了一包辣到哭的辣条,要不要丢掉?

……

相信你和我一样,都苦恼过对很多事情要不要坚持,该不该放弃。在我考上北师大心理学的研究生后,有好几位师妹问我,有没有在准备北师大心理学考研的过程中觉得太难、担心自己考不上、感到迷茫以及想要放弃。

我仔细地回忆了很久:是的,我曾在很多个瞬间都觉得当时的自己没有希望考上了,可我却一直没有放弃的念头。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要解释起来也很简单:我在此之前体验过放弃有多难,放弃之难使我体验到坚持之易。



1 放弃之难:为何会「一条路走到黑」

在决定把心理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事业之前,我曾在以前的职业目标上投入了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在明知自己不愿意在原来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情况下,我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选择「一条路走到黑」。

「一条路走到黑」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疯狂的赌徒,赌到倾家荡产也无法停手;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职业的人,痛苦地在当前的职业路径上越走越远;说分不开也不见得的情侣,一直最怕感情拖着却还是要拖着;   不吃辣的我,一时兴起买了周黑鸭哭着也要吃完……

心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中都有一些很经典的理论观点,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解释人类会「一条路走到黑」的作死行为。


人们对最初的假设和观念具有寻求确认的倾向,这种思维倾向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验证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 。

比如,刚走到一起的情侣会形成一个先验信念——”我与伴侣是彼此喜欢的”,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双方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寻找「证实」这一信念的各种证据。

寻求「证实」的行为可以是选择性地注意伴侣好的方面(“ta经常会给我发微信,说明ta是关心我的”),或者是在主观上扭曲与自己原先信念不相符的新证据(“ta最近几天都没理我不是因为不关心我,而因为是ta太忙了”)。

验证性偏差往往也导致一些情侣在不合适的“有毒”的关系中拖着不愿分手。我们喜欢看到我们的选择和观点被证明是正确的,为了避免直面错误决策(不小心和渣男/女在一起)的后悔带来的痛苦,我们往往会选择过去错误的决定上继续拖着,甚至不断增加承诺,试图否认现实。

这和企业管理决策中管理者的承诺升级(escalation of commitment)现象很相似。


管理者往往会为了证明自己最初的决策是正确的而持续投入大量资源给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的决策,比如为了不让先前的投资付诸东流,管理者很容易选择继续为糟糕的研发项目烧钱,很多组织因此会蒙受巨大的损失。

我们普通人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当你满怀期待满心欢喜地确立了一个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和心血,你会愿意轻易承认自己最初的目标是个错误吗?


即便有证据表明已经作出的决策是错误的,我们也会倾向于在过去决策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承诺”。


我们前期的投入越大,我们就越容易不断追加投入,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造成「承诺升级」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sunk cost)。

「沉没成本」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与当前决策无关的投入。理性的我们很清楚,一件事要不要坚持做下去,应该考虑的是未来所需的投入和预期的收益,而不是过去自己已经投入了多少。

然而,我们天生就有无法轻易忽视沉没成本的非理性心理,这种心理非常顽固而有趣。

当你花6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进场看了五分钟发现是个彻底的大烂片,你会马上离开吗?绝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都不会立即离开,而是选择继续看下去,无聊时甚至会在座位上玩手机或者睡一觉。

我们会觉得,既然都花钱买了票,不看完电影的话买票的钱不就浪费了吗?

我们容易忽略的是,买电影票的钱早就已经“沉没”,现在的行为仅仅是在过去错误投入(浪费了电影票钱)的基础上追加投入自己生命几个小时的时光。

同样的心理驱使我们做着很多非理性的事情:

为了不浪费租房定金,尽管在对比衡量后发现房子不那么满意,我们也更可能会接受它;为了不浪费自助餐钱,就算不好吃或者撑到想吐,我们也觉得吃的越多越划算;为了不浪费我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在我们试一件衣服以及和店员讨价还价很久后,我们更不舍得不买下这件衣服……

总之,「一条路走到黑」是因为我们太不理性了:


我们忘不了自己过去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沉没成本),为了避免损失和错误带来的痛苦,我们通过选择性注意和在主观上扭曲现实来寻求证据证实自己的观念和选择(验证性偏差),我们也会在先前的基础上不断追加投入和承诺,试图扭转乾坤(承诺升级)。

2 坚持之易:换个视角看放弃

当我们要放弃一件自己曾经为之投入的事情时,我们要克服这些顽固的让我们「一条路走到黑」的非理性心理。那么如果换个视角看放弃之难呢?有没有可能通过让放弃更难来使坚持变得更简单呢?

我在准备考研期间就是这么做的。在备考北师大心理学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另一条道路上「一条路走到黑」,所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投入越大放弃越难”。我也发现,好好利用自己的非理性心理比克服它要简单多了。

当我们很想要坚持一件事情时,不妨有意地去制造一些更容易被看见的沉没成本,让自己能更轻松地承诺升级和产生验证性偏差。

在刚决定跨考心理学时,我曾在两个目标院校中犹豫不决。在反复的权衡之后,我确定了北师的目标,并选择以报辅导班的方式给自己揣上临门一脚。尽管报的是某思最便宜的全程班,我很清楚那昂贵的费用对我来说也是巨大的无法忽视的沉没成本。

事实证明,报辅导班给我带来的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了。在备考的过程中,我继续有意地制造和关注沉没成本:每晚写学习日记并经常回顾、保留收藏自己的草稿纸和笔芯、打印出厚厚的笔记、请求(强迫)男朋友送我正版(昂贵)的中文教材作为生日礼物…… 

我也会在一些时候放任自己的验证性偏差,选择性地关注让我觉得我更有希望成功考上的信息,不去计较考研群里的小伙伴们提出的问题有多刁钻困难。

总之,放弃有多难,坚持就能多简单。

最后,你可能还是想问,对于自己苦恼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坚持,该不该放弃呢?

我相信你看完这篇文章仍然找不到答案,因为除了你自己没人能给你答案。

一件事情值得还是不值得去坚持是非常主观、难以衡量的。这篇文章也许能给你带来的启发也许在于:


如果你觉得自己难以放弃一件不值得的事,不妨思考一下自己是否陷入了「一条路走到黑」的陷阱,认清自己的非理性心理能使你最终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果你很想要坚持一件你认为值得坚持的事,不妨多看看自己为这件事付出了多少,你会发现坚持其实可以更简单。


参考文献:
Lee, J. S., Keil, M., & Wong, K. F. E. (2018). Does a tired mind help avoid a decision bias? the effect of ego depletion on escalation of commitment. Applied Psychology, 67(1).
Navarro, A. D., & Fantino, E. (2013). The sunk cost effect in pigeons and humans.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83(1), 1-13.
Nickerson, & Raymond, S. . (1998). Confirmation bias: a ubiquitous phenomenon in many guise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2), 175-220.
本文首发于心理学科普公众号“草芽家的心理树林(Psy_Caoya213)”,一名BNU心理学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日常,陪你从科学心理学的视角看世界。
原创:草芽君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