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强迫症怎样才能消失?要从了解到这个真正病因开始

本文字数约:5477 字

阅读时间约:6 分钟

现在有很多人把“强迫症”挂在嘴边,“我强迫症犯了”“我是处女座的,有强迫症”。说这些话的人,往往都没有患强迫症,他们只是对某些细节比较在意,自我调侃罢了。

真正的强迫症比他们痛苦一百倍,而且如果长期得不到康复的话,对人生的负面影响非常深远。

曾有一位读者丁念莹在本公众号分享过她罹患强迫症的经历,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她12岁得强迫症,但未接受规范化的治疗,直到35岁才走向康复,期间错失了很多美好的机会,她的家庭也因此受到了很多负面影响。

而且,强迫症的痛苦跟抑郁症、双相障碍的痛苦有所区别。

抑郁症、双相的痛苦主要来自重度抑郁发作,患者整个人是消极的、绝望的,病情严重时甚至拒绝接受治疗,或陷入木僵状态。

但强迫症的痛苦是来自强迫症状对其正常生活的严重影响,绝大部分患者也意识到强迫行为或思维是没有意义的,但他们控制不了,不断地进行。所以,强迫症患者的情绪主要是焦虑、忧虑,一般来说求治愿望非常强烈,恨不得马上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可是,对于大部分精神科大夫来说,强迫症不是他们愿意接诊的病症。很多患者因为焦虑,倾诉愿望很强,就诊时容易不停地反复陈述自己的痛苦和症状。

大夫能感受到患者的焦虑,也很想帮助他们,可事实是强迫症在主流精神科里的治疗难度相当大,吃药效果不佳,症状很容易反复,大夫也很头疼。

临床中甚至有个说法,“强迫症是精神障碍中的牛皮癣”。以至于很多强迫症患者久治不愈,失去了希望,进而继发了重度抑郁症或者双相障碍,病情更加复杂。

所以,以下基于我们多年的多学科诊疗(MDT)经验,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的大量实践,我们分享一些关于强迫症的要点,尤其是深层次的心理根源,希望可以帮助患病的小伙伴们加强自我觉察,加快康复。

01

强迫症的主要病因是后天经历
 

在主流精神医学的理解里,大部分疾病都是病因不明的,强迫症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患者、家长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得这个病?”很多精神科大夫会说大脑的神经递质、功能结构出了一些问题,跟人格、性格也有关。

如果患者、家长继续刨根问底,那为什么这些方面会出问题呢?大夫往往会说这跟先天因素和遗传有关。如果患者的亲戚家人有精神障碍史,大夫就更加认为这主要来自于遗传因素了。

其实,至少从目前来说,患者、家长过多地关注遗传因素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强迫症肯定不是单基因遗传,而关于多基因遗传的研究,目前也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而且有很多得了强迫症的小伙伴,亲戚家人里并没有得精神障碍的啊!这时医生跟他们说有遗传因素,往往也难以令人信服。

其实,根据我们的临床心理干预经验,尤其是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的大量实践,我们发现强迫症的主要病因很明确,主要是病理性记忆,也就是心理社会因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病理性记忆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叠加性心理创伤,可以简单理解为令患者产生焦虑、害怕、委屈、难过等比较强烈负性情绪的事件。尤其是中度焦虑,这是强迫症的核心情绪,患者往往表现为谨小慎微,胆小怕事,不敢出错,总容易担心不好的事情会发生。

另一部分是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最常见的是成长时期多次受到长辈、老师和同学的过度夸奖,患者感到非常兴奋、享受、有强烈的满足感。当然,他们当时被过度夸奖是有一定事实基础的,在某些阶段和事项上,他们确实付出了努力,表现得不错。

所以,这部分患者会自我施压,要求自己以后也要继续努力、甚至更加努力,继续保持出色的表现,获得外界的表扬。这容易慢慢演变为追求完美,苛求自己。

不过,有的强迫症患者的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我们仔细跟患者回顾成长过程,甚至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到他们的内隐记忆里去找,也没找到多少他们被过度夸奖的经历。

怎么回事呢?这往往是因为这部分患者从小获得的肯定实在太少了。尤其是他们的父母,比如对患者长期缺乏高质量陪伴,总是批评、提要求,教育方式比较简单粗暴,缺乏对患者的关注和认可。

所以,患者内心其实是很渴望得到来自于父母的夸奖,哪怕是父母说一句“还可以”“还不错”,这一丁点儿肯定也好啊。一旦因为表现得好,父母心情好,他们偶尔得到大人的表扬,他们会非常、非常的兴奋。虽然这种情况较少,但留下的满足感很深刻。患者也会不断自我施压,力求完美,努力争取成为父母眼中的“听话的孩子”,希望再次得到夸奖。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挺常见,很多小伙伴的心路历程就是这样过来的,只是有可能缺乏自我觉察。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有这样经历和心理过程的小伙伴就很容易形成强迫型人格,做事谨小慎微,对细节很看重,生怕漏掉了会导致不好的后果;哪怕劳累、辛苦也对自己非常苛刻,追求完美,往往也会对亲近的家人、朋友要求很高,希望别人也能达到自己对自己的要求。

也就是说,强迫型人格是罹患强迫症的基础。


当然,不是形成了强迫型人格就一定会发展成强迫症,有些人虽然追求完美,但并没有发展出具体的强迫症状,未对社会功能造成明显损害,他们就不会患病。有的反而因为对自己高要求,肯下苦功,在工作上获得一些成就。

其实很多得了强迫症的小伙伴也经历过这种“受益”的阶段。他们在小学时遵守纪律,努力达到老师要求,所以通常学习成绩很不错,各方面都挺优秀。这就对应了上面所说的,他们被别人过度夸奖的事实基础。

可到了初中,学业难度加大,跟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更复杂,心理压力增大,就可能出现了一些强迫性症状,比如反复检查、洗手、思考某些问题等等。

为什么是这些特定的症状?为什么很多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会有所不同?这与不同患者的不同成长细节,接触到的不同信息,以及所导致的不同扭曲认知有关。说到底,这还是病理性记忆导致的。

如果压力得不到缓解,到了高中,症状就更加凸显了。患者自己都觉察到强迫性行为和思维没多大必要,还影响了正常生活学习,但他们就是控制不了。这时,往往就已经达到了强迫症的诊断标准了。

如果小伙伴们觉得我上面的分析有道理,可以有意识地对照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心理活动过程,是不是就是如此?或者非常类似?

如果是的话,希望小伙伴们加强自我觉察。深入地知道这个病是怎么来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淡定、理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有助加快康复。

02

心理治疗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上面讲完强迫症的心理根源,第二部分我们来说一下这个病症的治疗现状。

对于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主流精神科都认为药物治疗比心理治疗更重要。可对于强迫症,主流精神科大夫确实没有很好的办法,只好“示弱”,并形成了共识:

强迫症推荐使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反而只是其次。最好是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再结合适合患者的药物治疗,双管齐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来说药物治疗。临床中治疗强迫症主要使用抗抑郁药,比如舍曲林、氟西汀等,但常常需要使用较大剂量(比治疗抑郁症的大)才能起到较好的抗强迫作用。

可这样问题又来了,较高剂量的抗抑郁药,意味着副作用可能也会较大,患者因药物作用而出现“转躁”的风险也更大。一旦转躁,有的大夫就会下“双相障碍”的诊断了。

所以如果光用抗抑郁药效果不好的话,大夫也有可能联合用药,增加一些抗精神病药,比如利培酮、喹硫平等。如果小伙伴接受药物治疗的话,要做好剂量比较大、副作用可能比较明显的心理准备。

在心理治疗方面,首选的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CBT),包括传统的CBT和第三代CBT,也就是正念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专业、有效的家庭疗法也很重要。


此外,精神分析流派不适合青少年、学生患者,对强迫症状也不是特别有针对性。至于上个世纪很流行的森田疗法,对于现在的青少年、年轻人群体已经不合适了。

如果是我们来实施干预的话,我们会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找到导致强迫症状的病理性记忆,然后进行精准化、高效化的修复,并且一定引导患者建立“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心态。

这个心态对于强迫症患者的康复来说尤其重要,下面我们还会谈到。

03

给强迫症小伙伴们的4个建议


不过,我们一再解释,我们能接收的患者极其有限。我们也很少接诊单纯因为强迫症而就诊的患者,接收的往往都是被其他大夫诊断过抑郁症、双相障碍、强迫症等多个病症的复合型、复杂型的患者。

所以,对于大部分得了强迫症的小伙伴来说,我们先搞明白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加强自我的认知和觉察,然后接受主流的、专业的心理治疗,如果可以的话结合一定的精神科药物治疗,这是最实际的选择。

与此同时,我还有下面这几个建议:

第一,对于青少年、年轻人强迫症患者来说,尤其是仍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小伙伴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家庭治疗。


因为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发现,很多强迫症患者的家长往往也有强迫型人格,甚至可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强迫症状。

这部分家长可能因为强迫型人格而在事业上比较成功,但容易对伴侣、孩子吹毛求疵,要求过高,又缺乏自我反省意识,不断给孩子施压。

我们接诊过一个大学生患者梓轩,他的患病经历和他母亲的性格就非常典型。

我上面提及的,曾经在我们公众号分享过自身强迫症经历的丁念莹,她自己虽然慢慢康复了,但因有强迫型人格,她也对女儿造成过不少叠加性心理创伤。最近她告诉我,她的女儿也出现了一定的强迫症状,影响了日常情绪和学习。

如果是传统精神科大夫,很可能认为这就是遗传。但从我们多学科诊疗模式的角度来看,这其实与家长的人格和家庭教育方式息息相关,是后天的心理社会因素。只不过,很多家长、精神科大夫都缺乏觉察,主流的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又没法深入到内隐记忆层面,很多病理性记忆患者自己都意识不到。

那如果这样的家长不及时自我觉察,有意识地改变,光想靠精神科大夫、心理治疗师治好孩子,那等同于缘木求鱼。即使孩子想学会心理隔离,不想受到家长的负面影响,可经常生活在一起,往往也很难完全做到。

所以,小伙伴们可以有意识地带动父母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引导他们除了反省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之外,还有反思自己有没有强迫型人格,过于追求完美。

可如果跟父母关系不良,父母很固执,小伙伴觉得自己搞不定的话,可以考虑寻找在这方面有深入见解、丰富经验的家庭治疗师,又或者找父母信任的、通情达理又懂得一些科学精神心理知识的长辈,让他们去慢慢带动父母。

与此同时,小伙伴们也要做好心理准备。咱们父母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已经那么多年了,他们强迫型人格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病理性记忆,也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

所以,即使父母意识到自己要改变,但实际改变起来也需要不少的时间,难度也不小。我们不能对父母有过高的期待,更不要以为他们一下子就能变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意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我们保持一定的理性,情绪相对更加稳定。

第二,小伙伴们有意识地树立“积极努力,顺其自然”的积极心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要意识到过分地追求完美、看重结果、苛求自己,这是一种不理性的扭曲认知和行为。而且容易适得其反,越“执念”,事情越有可能朝着我们不想看到的结果发展。

对于过程,我们积极奋斗,努力做好。但往往事情的结果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一些客观因素甚至不可抗力因素,疫情的波动就是典型的这种因素,我们无法完全左右,那就坦然面对、积极处理、对于结果欣然接受,并尽快走出失望和懊恼,科学地总结经验,继续努力。

这个积极的认知和人生态度对于追求完美、过于看重结果的强迫症患者来说很重要。甚至从某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一定要追求完美,那这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更完美的、更能帮助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并获得真正成功与幸福的人生态度。咱们以前追求的那一套,其实有很大缺陷。

第三,寻求心理治疗时,要有意识地甄别,如果发现没法缓解焦虑情绪和强迫症状,最好及时停止,避免遭受二次伤害,恶化病情。


上面说过,小伙伴们最好别找精神分析和森田疗法。可即使是找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师,尤其是正念疗法或者辩证行为疗法治疗师,也要擦亮双眼。因为有一些治疗师可能只是学会了皮毛,未得其精髓,反而越治越糟糕。

我们接诊过一名患者,他就跟我说了他的遭遇。

他之前找了一个声称会用正念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精神科大夫,这位大夫让患者每天练习冥想,冥想时要觉察自己的认知和思维,一旦发现有扭曲的、不理性的认知,就马上记下来,然后在冥想状态下与这种认知进行辩论。

这位患者严格遵守大夫的要求,虽然过程有点痛苦,但每天做得很认真。结果他越做、病情越严重。后来发展到无论他何时何地冒出了什么念头,他都忍不住要跟自我辩论一番,强迫症状反而恶化了。

我一听,真是哭笑不得。这个大夫明显曲解了正念疗法和冥想练习的核心。真正的正念疗法和冥想练习不应该与我们的念头、观念对抗、压制、辩论,而应不带评价地、甚至是好奇地看着它们出现、消失,不要被卷进去,就像吃瓜群众看八卦新闻一样。

这大夫不但让患者去辩论,还让他在冥想(也就是放松、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去辩论,这相当于让患者在轻度的自我催眠下,不断强化了那些不理性的认知。

所以,后来这个患者冒出来的奇怪念头越来越多,他辩也辩不过来,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辩,简直痛苦死了。

因此,小伙伴们寻求心理治疗时,如果尝试后发现没法很好地缓解焦虑情绪,从而缓解强迫症状,甚至还加重了的话,那很可能说明该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所用的方法不适合咱们,请及时止损。

第四,如果家庭治疗尝试过了,心理治疗师也试了好几个,自我调整也比较难,那这时可以考虑接受药物治疗。


又或者,如果上面几点还算不错,有一定效果,可还想加快康复速度的话,也可以考虑接受精神科药物治疗。这时,需服用的剂量和产生副作用的风险也比较小。

最后,这篇文章只是着重讲了强迫症的一些要点,难以进一步展开。从下一篇【患者自助专栏】开始,我们会开始讲小伙伴们患病后遇到的具体现实难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文:晴日心理何日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