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因为什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

文:木棉959
来源:心理学生看点啥 (ID:WhatPsySee)

这几天,出了高考成绩,又一年的小朋友们要报志愿了;知乎邀请我当「高考志愿」圆桌的嘉宾,聊一聊选择心理学。

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你是因为什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

有一些知友回答:因为有趣;因为想了解自己;因为自己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我觉得这只是一个开头。

  •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过程。


  • 趣的激发也许依赖于任务的外部特征和社会支持,比如看到一篇心理学科普觉得很有意思,而你的朋友恰好也这么想,但这只是一个起步;


  • 兴趣的发展和稳定依赖于个人对任务价值和意义的认可,以及持续的投入努力[1]。

借这篇文章梳理一下在师大心理五年来的学习感受。

我最初选择心理学时并不了解它(说来惭愧),猜测觉得简单,其实并没有多少「兴趣」可言


入学后,在浅层学习中的新奇感和「心理学什么都能解释」的想法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后来在知识积累、贯串思考中以及社会支持下也发现了更多趣味,并发现了更小的兴趣方向


再次做选择(保研)时觉得自己还有问题没解决,还有事情想做,就毫不犹豫地继续啦。

在这个过程中,选择的自主性、深度加工思考、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都是很重要的。

01

选择:没什么兴趣,好在算是自己的选择

五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刚得知了高考成绩,发现比预期低了一个档,去不了理想的学校专业,于是考虑在我的成绩水平下能选什么专业。

我不想要学太难的数学,也不想学物理化学生物这种基础学科。当时提前批挑了师大心理,除了前面两个原因,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上了它「全国第一」,以及它在北京,对我来说一个交通极为便利、由于夏令营等来过几次而莫名觉得自己有安全感的城市(并且来了之后发现真的有非常多的机会)。

我当前所学专业是我自己的决定」,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高三的时候,校长极力推荐我去北大学生物


我爷爷许多年来都希望孙辈们能去外交部


我爸希望我选的专业毕业后能年薪五十万…… 但好在他们都没有强行干涉我最后的选择。

在高考志愿这个圆桌里已经有很多知友们提到了这一点;研究结果[2]也确实支持这么说:专业选择对学生的专业兴趣有着即时的正向影响,这一影响也可以长期持续,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其入学时的专业选择意愿匹配度越高, 大三时的专业兴趣水平也越高。(当然,其中也必然存在个体差异。)

但刚入学时,我尚谈不上对心理学有什么「兴趣」—— 我并不了解它,甚至在加入新生群之前,我还会以为心理咨询将是我今后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的大部头,而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有同学也跟我当时的想法一样,那希望你能多看、多了解一些之后再做决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同学在预期扑空后都能继续建立兴趣的。

02

入门:捏造出外壳,产生浅层的兴趣

从入学的第一课起,各位老师就苦口婆心地开始给我这样的小白介绍「真正的心理学」:咨询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们的培养方案并不看重;心理学研究要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和实验非常重要……

虽然跟想象不同,但这样的心理学也很快地吸引了我。


  • 《走进心理学》课程的每位老师都力求在两节课的时间里把自己方向最有意思的部分展示给我们


  • 《普通心理学》的教材没那么有意思,但推荐的《心理学与生活》真的很好看


  • 感谢《心理学经典研究》课程开在大一,小胡老师真的很有魅力,也能把经典研究讲得很有魅力


  • 我开始看果壳、知乎上心理学相关的科普,关注心理学的公众号…… 第一年就是密集但浅层的知识积累


《走进心理学》课程上老师的经典语录都会在朋友圈(当年还是QQ空间)刷屏,年年如此

靠着老师们说出来的心理学,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捏造出了一个壳子。越是浅层的东西,越容易理解,也越能笼统地解释很多现象。「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甚至「心理学是个筐啥都能往里装」,这一点是让我产生兴趣的一大原因,相信也是很多心理学爱好者产生兴趣的原因:心理学好像很有意思

但这个兴趣真的是很浅层的。我读不懂作业布置的英文文献,回答不好「为什么鸽子会迷信」的论述题,不理解 t 检验和回归有什么现实意义,虽然天天说「心理学研究需要实验」但除了当被试其他时候跟实验的接触与 0 无显著差异,我所谓的「兴趣」,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觉得拿心理学知识点解释自己和别人(还可以装 x)。

03

探索:

听故事的人开始写故事,

从各种形式的强化中体会到效能感

从大二开始,专业课的难度开始变大了,统计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很多作业需要小组完成,还需要「讲故事」;京师心理大学堂已经成立了,第一届编辑团队开始摸索如何做科普,我也开始尝试输出。


「输出」和反馈很重要,在这里我把写作业和写科普都归到「输出」里。

其实,很多知友在回答「如何写好论文」时也会提到,介绍好一个研究需要讲故事。大二大三的时候专业课会布置作业让做一个小研究,我实验心理学的实验作业做的是元认知,但讲起故事来就没那么有意思;我印象中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人格心理学作业,有星号的结果是,亲密关系效能感的独立性维度得分越高(在亲密关系中不会丧失自我)的人,越少在朋友圈里发跟对象有关的照片,最后作业命名是《基于微信朋友圈的 PDA 行为与亲密关系效能感的关系》,那年班里的成绩都不太高,但我记得应该是得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分数。


发了两波广告,↑ 是为了操作性定义「秀恩爱」,还有一波是为了招被试

写一篇科普更需要讲故事。如何在开头写出一个代入感强的场景,如何起标题写摘要,如何把一篇文章梳理得符合故事的逻辑而不是论文的逻辑。这在我大三接手京师心理大学堂主编的时候,已经积累了一些小经验。我写的东西有的得到了远超当时平均水平的传播,有的收到了读者长长的文字感谢。

当然,现在回过头来再读这些作业,其实从格式到内容,可提升的空间都大得很,最初写的文章套用起知识点来更是生硬。但这个时候,我已经不再只是靠老师帮我捏壳子了,我在自己尝试做一个模型,虽然粗糙简陋,但有壳子也有里子。


  • 在这些输出里,我需要首先自己理解清楚想要讲的故事,把知识点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才可能把故事讲得让别人也听懂;


  • 我需要首先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知道有的理论并不全面、知道一些辩论和批评,才能不至于在科学性上出大纰漏。

如参考文献[2]所说,批判性思维要求学生主动地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其意义的理解, 进而对专业兴趣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我开始觉得,发现和讲述这些故事,是我喜欢做的事,也许也是我适合做的事。

在做选择尤其是专业、职业选择的时候,一些文章会提到经典的人-情境匹配模型(P-E fit model)[3]。这个理论强调两种匹配:能力和职业需要的匹配,这一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职能匹配能提升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人的目标、投入、情绪等各个方面对实际工作效果产生影响;兴趣和外界反馈奖励的匹配,这一点在很多有关「兴趣和选择」的问题下面也都有提到,有些经典的职业测试也由此开发而来(更多可见:高考生们,职业兴趣测验了解一下 | 职业倾向测试指南)。

总之,专业课还不错的成绩,「写故事」的乐趣读者的反馈,让我觉得「我能做到」;反馈和效能感又进一步强化了行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还有一件事是,我在大二下学期如愿进入了现在导师的实验室。我导师在本科生中非常受欢迎,有专业方向的原因,更有她亲切的人格魅力吸引,大二刚开始的时候我因为发邮件晚了都没能抢到参加例会的名额。

第一次发邮件申请听组会,被拒绝

大三寒假的时候,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做了一项社会调研,偶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结果,那个结果驱动着我开启了一个话题的探索,让我一路拿下了京师杯一等奖、做了本科毕设、写了第一篇文章(掐指一算已经审了九个月了)并决定研究生的毕设也做相关的话题。当然,这其中多亏了我非常优秀靠谱的队友们,让我觉得这个结果并不是胡扯,一步一步找到了学术表达,发现了算是这个话题挖坑人的研究者,在报告时跟师兄师姐的讨论也拓展了我的思路。(这个结果可以讲一个非常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故事,我准备等文章被接收之后开个 live 讲相关内容。)

如参考文献[2]中所说,社会支持也很重要同伴之间有关学业的良性互动和良好的同伴关系都会对大学生的专业兴趣、自主学习动机水平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教师的帮助也是如此。


04

第二次选择:我有一个小目标

在前几年中,保研这个目标对我来说还挺清晰的,大四也如愿以偿。我觉得本科的知识积累不足以让我输出足够的内容,我觉得感兴趣的问题还没有找到答案,我想在下一个三年里把想做的事做完。也许此时说「兴趣」,不如说是另一个「目标」。

还有一点意料之外的棒,是遇见了男朋友,从我的感受上来说,他在,真的很重要。

当然,研究生生活也有一些不好过的时候,也需要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觉得没什么用的事情 —— 但哪种生活不是呢?


这一年多来我帮导师和导师的导师写过一些材料,觉得现在后悔的就是本科时候没有多读点书,把视野从课程和组会本身的内容上往外多拓展一些。如果能多了解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生涯能多理解一些研究的来龙去脉,能把一些理论发展的脉络梳理清楚,当学科的发展脉络能在脑子里连个七七八八的时候…… 我本来想在这里说一些功利性的结果,比如能学得更好,但又一想,这样的积累可能对成绩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过找起资料来更有头绪是真的,写作业讨论时更有话说也是真的,自己的理解和满足也是真的。总之这是我现在正抽时间做的事,我觉得太晚了,如果有小同学想选择心理学,希望你能早一点开始做这样的事


正如 Alexander (1997) [4]所言,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储备知识的增加,情境性兴趣的重要性在降低知识的内在结构及联系对个体兴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现在读文献(至少自己感兴趣话题的文献)已经是一件轻松很多、也让我感兴趣很多的事情了(比起自己写来)。


最后我想说,关于高考志愿的问题,真的好难答,尤其是知道自己的回答可能会影响不知道多少人时。一千位学心理学的学生有一千种体验,但我一直在同一所学校,喜欢的导师也一直跟了几年,这些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件好事,但也限制了我很难从其它角度解读它。

虽然比起身边的同学来我算是相对更关注行业动态的,但毕竟我也尚未从事一份真正的职业,说报志愿时「不要在乎就业」显得「何不食肉糜」,说「要参考就业」又难以从实践的角度给什么建议。

想用我大四的时候班主任常说的一句话来结尾:「反正你做什么选择都会后悔的。」

—The End—

参考文献:
[1] Hidi, S., & Renninger, K. A. (2006). 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41(2), 111–127.
[2] 潘颖秋. (2017). 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机制:专业选择、社会支持和学业投入的长期影响. 心理学报(12), 35-45.
[3] Le, H. , Robbins, S. B. , & Westrick, P. . (2014). Predicting student enrollment and persistence in college stem fields using an expanded p-e fit framework: a large-scale multilevel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9(5), 915-947.
[4] Alexander, P. A. (1997). Mapping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domain learning: The interplay of cognitive, motivational, and strategic forces. In M. L. Maehr & P. R. Pintrich (Eds.), Advances in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Vol. 10, pp. 213–250). Greenwich, CT: JAI Press.

作者简介:木棉959,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学硕士,心理学专栏作者,知乎心理学话题优秀回答者,《中国青年报》撰稿人,壹心理认证作家。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心理学生看点啥 (ID:WhatPsySee)。

排版:小鲸鱼,鲸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