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整个家庭的负累?” |专题:爱上曾经的自己

文:付佩华
来源: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原标题:“我是不是整个家庭的负累?” | 525专题:爱上曾经的自己

幸福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童年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即使我们在童年之后又走了很多的路,看了很多的风景,经历了更多的事情,最终我们离童年越来越远,记忆越来越模糊,但在我们生活的影子中却仍然充斥着它的影响。

在我们开始对自己的童年进行回忆之前,让我们花更多的时间来关注下那些当下正处在童年的孩子们。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他们过得还好么?

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听到:

01

孩子们真的如我们认为

那样过得幸福快乐么?


2017年,以北京儿童为样本的研究中,发现儿童(6-11岁)的问题检出率9.33%(李斌,戚艳杰,周玉明,张之霞,陈旭,朱丹迪,崔永华&郑 毅,2017)。

在陶龙翔等人在2015年关于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青少年(通常而言是11/13-18岁)的研究中,发现有2. 1%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存在一项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 48.9%(陶龙翔,张倩,杜松明,郭婧,刘伟佳,潘慧,胡小琪,马冠生&孙晓红,2015)。

此外,在余萌等人的2017年的研究中 ,发现青少年的心境和情绪上的心理失调问题中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 31.8%32%品行问题和多动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10.3%10.2%余萌,徐慊 ,朱雅雯,徐慰,周宁宁,王建平,2017)。

这些数据都在告诉我们,这些孩子们或许生活得没有那么轻松快乐,在他们的心理行为问题上,我们应该投以更大的关注。


02

孩子们都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有研究显示,孩子们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情绪问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比如家长和教师的忽视、压抑和不公平、学习考试压力等情况,由这引起的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和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并不少见 (Welte JW, Barnes GM&Hoffman JH.Gambling,2004)。

2.学业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们也纷纷跑步进入“拼孩”时代。

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负担自然不轻,从而容易精神萎靡, 造成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分散等等(孙红梅&姚本先,2011)。

甚至于一些孩子最终厌学,逃避学校的生活。

3.人际关系问题

孩子们与同学、老师和父母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们情绪和行为。

4.危险行为问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青少年过渡时期易出现违抗,敌意、对立、挑衅、粗野、不合作和破坏行为等反社会行为, 以及吸烟、酗酒、吸毒、赌博等危险行为问题(孙红梅,&姚本先,2011)。

5.其他问题

孩子们还可能会遇到其他多种多样的问题,例如网络问题和青少年的性心理类问题等。

03

我们该怎么看待孩子们的心理行为问题呢?


“温室里的花朵?”


“太脆弱?”

NO  NO  NO

1.也许是家庭应对方式出了问题

我们需要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见很多困难,这很正常。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困难会成为我们需要去与之斗争的问题。

实际上,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困难是否会成为一个问题取决于我们的家庭如何去回应它(Watzlawick,Weakland,& Fisch,1974)

让我们来看看李雷的故事。

愤怒的李雷


       “李雷是个善良的好孩子,”妈妈说完,又加了一句,”在妹妹没出生前。“

       在妹妹出生后,李雷在变得十分容易生气,经常会对身边的人大发脾气。爸爸为了让李雷“好”起来,数次对他批评教育,甚至大打出手。然而李雷脾气越来越严重,最终辍学,离家出走。

李雷出问题了吗?

看起来好像是的,他乱发脾气,屡教不改,甚至还辍学离家。

这是每一个父母都不愿看到的。


但在家庭治疗的视角中,其实并不存在所谓的“病人”和“有问题的人”,家庭治疗更倾向于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重要的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迈克.P.尼尔克斯&肖恩.D.戴维斯,2018)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造成了这个家庭现状,而并非仅仅是孩子出了问题。


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回拨动,李雷也曾是妈妈眼中善良的好孩子。


事情是怎么发展成这样的?


李雷家庭的因果循环图

这个图中的循环,在家庭治疗中我们把它称作反馈环路,是指家庭系统维持稳定路径的过程


而图中的恶性循环是是一种反馈环路,它使得事情变得越来越糟(迈克.P.尼尔克斯&肖恩.D.戴维斯,2018)


在李雷的事件中,他在妹妹出生后担心爸爸妈妈不再爱他,于是通过幼稚的行为来获取父母的关注。

然而父亲的打骂无疑让李雷更加确认自己的父母果真不再爱自己,于是情况愈演愈烈。

 

如果最初的时候,爸爸没有打骂李雷,而是好好的陪伴安慰他。

那么,结局又会怎样?

可能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2.孩子的“问题”也许是家庭的需要

根据沟通理论,有时候孩子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正是家庭所需要的。

韩梅梅就是那个为了家庭而“生病”的孩子。

“抑郁”的韩梅梅


       从小走读的韩梅梅初中首次离开家,开始住校生活。

       

       一开始她还为这种新奇的生活而感到快乐,但渐渐地,她变得抑郁了起来,她的妈妈为此十分担心,每日坐立不安。

如果只看到韩梅梅自己,那么也许我们就会觉得是她不适应住校生活或者学业压力太大导致了抑郁。

但在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韩梅梅的家庭。

韩梅梅从小和妈妈关系十分亲密,而妈妈和爸爸感情却一般。

她在家的时候,家庭的关注都在她身上,而当她离开家后,那么妈妈和爸爸就要开始两个人的生活了,这对于他们无疑是一种挑战,甚至争吵的频率也增加了。


根据家庭治疗中的机能主义:当人们试图去偷偷保护或是控制另一个人时便产生了问题,因此他们的症状是由系统的功能引起的(迈克.P.尼尔克斯&肖恩.D.戴维斯,2018)。

而得知父母争吵的韩梅梅,情绪自然也变得不稳定,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得知女儿的情绪出现了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又一次投入到了不在身边的女儿身上,避免了回到两人的关系中,夫妻之间的冲突一下子降低了下来。

但是韩梅梅的“情绪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和李雷事件中相似的反馈环路也出现在韩梅梅的家庭中:

韩梅梅家庭的因果循环图

也许无论是韩梅梅自己,还是爸爸妈妈,都没有发现,韩梅梅的 “抑郁” 其实在无意识中保护了父母两人的婚姻。

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些,还会觉得孩子们只是脆弱的温室花朵吗?

没错,他们是花朵,他们美丽而灿烂,娇柔且敏感,有时甚至还会带点绒刺,但是他们也在用尽全力去保护着他们的家庭,用自己还并未成熟的枝蔓联系着家庭中的每一份美好的情感。

也许他们的力量还不够,所以有时反而会受伤,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这个时候,比起指责和急于改变,或许,好好地倾听,相互尊重,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而为止共同努力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儿童到青少年一步步走来,这一路也许风景秀丽,也许坎坷艰辛。

无论什么样的过往都会让我们忍不住驻足回望。


没人能把过去的美好带走,而我们也无法将曾经的伤痛抹去,但是我们可以带着这份过去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

关爱每一个孩子,就是关爱曾经的自己。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选择去爱曾经的自己。


— The End —

参考文献:
李斌, 戚艳杰, 周玉明, 张之霞, 陈旭, & 朱丹迪, et al. (2017). 怀柔某小学6~11岁儿童社会能力及心理行为问题的调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1).
余萌, 徐慊, 朱雅雯, 徐慰, 周宁宁, & 王建平. (2017). 青少年内外化症状现状调查及预测因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5(11).
陶龙翔, 张倩, 杜松明, 郭婧, 刘伟佳, & 潘慧, et al. (2015). 北京、上海和广州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卫生研究(1).
Welte, J. W. , Barnes, G. M. , & Hoffman, J. H. . (2004). Gambling, substance use, and other problem behaviors among youth: a test of general deviance models.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32(4), 297-306.
孙红梅, & 姚本先. (2011). 1999-2009年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研究. 中国校医, 25(1).
Watzlawick, P., Weakland, J. H., & Fisch, R. (2010). Change: 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 Family Process, 13(3), 399-400.
迈克.P.尼尔克斯,肖恩.D.戴维斯 (2018). 家庭治疗:概念与方法.


作者简介: 付佩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研究生,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成员,喜欢美食,喜欢旅行,期待每一次触及灵魂的旅行。微信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责任编辑:Spencer  我讨厌蚊子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