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心理学毕业生2万人,多久才能填补人才窟窿

文:喜猫
来源:心榜(ID:psytop)
原文标题:与美国相差6倍,我国每年心理学本科毕业生2万人,多久才能填补人才窟窿

你好,我是心理界乖巧的喜猫。

转眼十一月就要过去,十二月考研月就要来了。

自从人社部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之后,靠考取专业学历作为入行手段,成为了大部分有志于心理行业的人的第一选择。

相信这个十二月,又会有一大波有意从事心理工作的小伙伴即将奔赴考场。


那么,各位小伙伴,是否对中国的心理行业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呢?是否想过选择心理行业面临的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今天有一些数据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参考。

市场潜在需求巨大

心理行业人才不足

心理学或精神病学,对国计民生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尤其是我国目前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不佳。

仅以抑郁症为例,今年九月,《柳叶刀-精神病学》在线发表由黄悦勤领衔的「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其中披露:


我国有近1亿人罹患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达6.8%,患者仅9.5%有过治疗,且仅0.5%获充分治疗。

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心理专业人才的紧缺。


在调查中显示:针对数量庞大的抑郁障碍人群,医生缺口达2万以上

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周晓林教授在《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看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中提供了一些数据:

美国的人口基数不到中国人口基数的1/4,但美国每年培养的心理学本科毕业生约为12万多人,中国约2万人,相差6倍;

美国每年培养的心理学硕士毕业生大概是2万多人,中国约0.8万至1万人,相差3倍;

美国每年培养的心理学博士毕业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每年约为6000人,中国现在是400多人,相差13倍。

总结起来,中国心理行业的人才培养,远少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远不能满足社会的潜在需要。

人才的缺乏,也导致我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心理学专业水平在国际上也相对落后。


据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推出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披露:


自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全球共有6081个科研机构进入ESI前1%,中国进入ESI全球前1%科研机构420个(不含港澳台)。

精神病学/心理学进入ESI前1%仅有八家,分别是:

国内排名第一位的中国科学院,世界排名已经是233。

心理学研究发展的滞后,也侧面反映出我国心理方面的人才还不足够。


由人才不足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研究落后,医师稀缺,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不足,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却得到不很好的解决等等,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

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

近些年来,随着心理问题导致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国家也开始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

如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便有关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有关要求,再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明确了试点地区到2022年的工作目标,包括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等。

同时,国家也在积极地搭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就在前两天,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表示全国50个试点地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今年以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教育部办公厅连续颁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等文件。

文件中对学校心理教师配置比例(1:4000),心理教师待遇提升与考核(享受班主任待遇),学生心理问题排查与干预(抑郁筛查纳入体检)等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自教育部的文件下发以来,全国各地的教育部门也都纷纷响应,颁发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

这些政策,都意在促进和保障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

随着政策的落地执行,心理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支持。

比如在各地关于学校心理教育的文件中,就不止一次地提到,要抓好专业系统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并鼓励教师们考取心理学专业学位。

毕竟,不论是社会层面上,防治和筛查各种心理疾病,建立心理服务体系,还是学校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都需要大量的心理专业人才的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选择考取心理专业的同学,其实是在填补今日心理行业人才不足留下的巨大空缺,日后面对的将是一个需求巨大的市场。


部分高校报录比


当然喽,不论日后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市场,这个十二月,对参加理专业考研的小伙伴来说,如何取得好成绩,争取被高校录取,通过考取专业学历取得入行的资格,才是最急迫的问题。


对考研人来说,除了大量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成绩外,对各大院校做一番调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学校的报录比,它能帮你判断各个学校的竞争激烈程度,再结合自身的成绩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现在已经有将近30所学校公布报录比了,其中招收心理学专业的有以下10所(如果有补充的可以私聊喜猫哦!),今天分享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 上海师范大学

基础心理学:报考人数56人,录取人数8人,报录比为7:1;

应用心理学:报考人数361人,录取人数22人,报录比约为17: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报考人数227人,录取人数13人,报录比约为16:1;

应用心理:报考人数980人,录取人数50人,报录比为19:1。

  • 北京林业大学

心理学专业:报考人数174,录取人数8,报录比约为22:1;

应用心理全日制:报考人数1051,录取人数64,报录比约为17:1;

应用心理非全日制:报考人数215,录取人数29,报录比约为8:1。

  • 山东师范大学

基础心理学:报考人数115,录取人数14,报录比约为8: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报考人数430,录取人数33,报录比约为13:1;

应用心理学:报考人数231,录取人数17,报录比约为14:1;

应用心理:报考人数668,录取人数39,报录比约为17:1。

  •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报考人数1046,录取人数60,报录比约为18:1。

  • 深圳大学

心理学专业:报考人数734,统考录取人数44,报录比约为13:1;

应用心理专业:报考人数:892,统考录取人数58,报录比约为15:1。

  • 东南大学

心理学专业:报考人数31,统考录取人数1,报录比约为31:1;

应用心理专业:报考人数121,统考录取人数8,报录比约为15:1。

  • 暨南大学

心理学专业:报考人数326,统考录取人数15,报录比约为22:1。

  • 浙江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实考人数667,录取人数65,报录比约为10:1;

应用心理专业:实考人数:747,录取人数76,报录比约为10:1。


  • 河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专业:报考人数77,统考录取5,报录比约为16:1。

  • 江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报考人数466,录取人数48,报录比约为10:1;


应用心理全日制:报考人数343,录取人数61,报录比约为61;


应用心理非全日制:报考人数123,录取47,报录比约为3:1。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喜猫,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心榜(ID:psytop),200 万心理工作者的从业指南。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