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拒绝接受道歉吗?不可以……

作者:璐璐头上有一朵喵
来源:微信公众号:奇迹杂货店(ID:zahuodian019)

别人跟我道歉了,我一定要原谅吗?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原谅不原谅主动权当然在自己身上,何来“一定”原谅呢?


然而事实上,有太多理由“逼迫”你原谅。“小人气大,君子量大”、“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宰相肚里能撑船”等等,我们有无数俗语谚语、名言警句劝说当事人传承中华民族的“宽恕”传统,“原谅”对方。

想象一下这个场面,当对方发出了道歉,受害人反而成了架上的鸭子,面临一场传统美德与个人选择的考验:于个人意愿,他不愿接受道歉;于传统道德,他又应该表现出大度。

如果他拒绝接受道歉,事情会怎么发展呢?你以为周围的人能够理解他受到的伤害,但事实是,拒绝接受别人的道歉可能给受害者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是二次伤害。这种因受害者拒绝接受道歉而降低对其印象评价的现象,樊若雪将其定义为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


01

什么是道歉


道歉是一种处理冲突和在冲突后修复关系的策略,当人们做错了事,冒犯或者伤害了别人时,首先会想到道歉。道歉可以表达自己的诚意和忏悔,从而获取别人的谅解。


作为社会性互动,道歉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道歉代表了对社会规则的破坏的承认以及对规则的重申;道歉有利于受害者的自我价值的恢复;有助于修复冒犯者和受害者的关系。


道歉原本传递了破坏者愿意为自己造成的伤害承担责任,与受害者达成和解的意愿。只不过,很多人把道歉当做破坏事件的休止符,说了一句抱歉,似乎一切一笔勾销。


研究者(Tavuchis)认为,道歉是在某种结果发生后的人际互动,用以维持人际关系,例如信任违背之后。


Gill在前人的基础上扩展了道歉的含义,认为道歉包括承认问题,承担责任,表达懊悔之情和承诺。


后来又有研究者将道歉界定为承担责任,表示后悔,解释和承诺。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有效的道歉应当包含这些成分:承担责任,表示后悔和做出承诺。


02

不接受道歉的后果


在社会生活中,冒犯者道歉后往往紧跟受害者对道歉的接受,这种道歉一宽恕的反应模板已经潜移默化为一个特定的序列,即“道歉”后面必然跟着“宽恕”。


当个体处于道德事件中的冒犯者或是受害者的道德角色时,“道歉——宽恕”序列的中断可能会违背我们对道德角色的预期。即不管冒犯者不进行道歉还是受害者不接受道歉,都会导致与人们的预期不符合,造成不适,尤其是拒绝接受道歉时,会出现对受害者的印象减损。樊若雪的实验证明了以上结论。


在第一个研究中,她设计了两种场景:


刘洋和郑航在同一家公司工作,最近共同接手了一个项目,分别负责不同的部分。部门主管向刘洋承诺,只要这个项目按时完成,他就可以获得晋升的机会。

在【有意冒犯】的场景中,郑航知道主管的意向之后十分嫉妒,认为得到晋升机会的应该是自己,所以郑航故意找各种借口拖延任务进度。最终项目未能如期完成,而刘洋也未能得到晋升。

在【无意冒犯】郑航在接手项目后感染了风寒,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任务进度的推进也要比以往慢很多。最终项目未能如期完成,而刘洋也未能得到晋升。随后郑航均进行了道歉。


188名被试参与了研究,一部分被试看到的结果是刘洋接受了道歉,另一部分被试则看到刘洋拒绝了道歉。被试需要据此评价对刘洋的个体印象,包括他的道德性、能力程度以及社会性,1-9评分。


结果表明,接受道歉的印象评分显著高于拒绝道歉的印象评分;而在拒绝接受道歉的情况下,“无意冒犯”的印象评分又显著低于“有意冒犯”


本研究初步证明了,拒绝接受道歉会降低受害者的印象评价。


在第二个实验中,她将场景设置为“校园冒犯”,并再次证明人们对拒绝接受道歉的受害者的信任程度低于接受道歉的受害者,尤其是对遭受无意冒犯的受害者的信任程度低于遭受有意冒犯的受害者,证明了跨场景的稳定性。


03

为什么拒绝道歉有影响?


樊若雪发现“预期违背”感知到的道歉真诚性会在道歉接受与否对受害者印象评价的影响中起到重要作用,当冒犯者无意冒犯时,受害者拒绝接受道歉会使评价者产生更高的预期违背,继而感知到冒犯者更高的道歉的真诚性,最终导致对受害者较低的印象评价。


由于道歉往往和宽恕紧密相连,人们已经形成了道歉——宽恕的条件反射,这种模式化的反应内化成了“道歉——宽恕”序列,即一种通过“道歉”就可以激发的脚本反应。


一旦这个序列产生了冲击,即当有了“道歉”却没有“宽恕”的时候,人们可能对个体做出负面评价来抵御序列中断所导致的认知失衡,也就造成了受害者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


拒绝接受道歉很有可能使受害者被认为是不慷慨的、心胸狭窄的,由此降低了人们对其的印象评价和信任程度——即使这些并不是客观的。


04

我们还能拒绝接受道歉吗?


除了表明拒绝接受道歉的后果,研究还揭示了“宽以待己,严于律人”的现象。研究结果显示,在受害者拒绝接受道歉时,评价者对受害者的印象评价更低,但是对冒犯者的原谅选择感更高。


但是当评价者代入受害者视角,却并不愿意接受冒犯者的道歉;而当评价者以旁观者视角去评判受害者时,他们认为受害者应该接受道歉,并对不符合他们期望的受害者产生更低的印象评价。


这种对人和对己的差异体现出个体无意识的“双标”。人们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别人,甚至对于遭受伤害的受害者也要进行严苛的道德要求,而对自己则悄悄放松那套束缚他人的“准则”。


这篇研究的初衷绝对不是告诫大家为了保持较好的个体印象而不顾原则地接受道歉。恰恰相反,我们希望大家了解到那些“他都道歉了,你就原谅他吧”或者“他又不是故意的”这种言语近乎于道德绑架,也隐含我们的偏见,我们甚至会给予受害者更少的同情和社会支持,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我们已经对受害者再次造成了伤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了解“拒绝接受道歉”的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受害者,维持对受害者的积极感知。


本研究启示我们不要对受害者进行道德绑架,应该赋予其应有的道德地位,正确认识受害者拥有接受或拒绝接受道歉的权利,避免对其进行责备和贬损而造成二次伤害。


参考文献:樊若雪. 拒绝接受道歉的印象减损效应[D].浙江大学,2021.

作者简介:璐璐头上有一朵喵,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奇迹杂货店(ID:zahuodian019),社会心理学真有趣~不超过10分钟获得新知,专注社会|心理学|情感|自我。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