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

婆婆和儿子一家三口在吃晚饭,当婆婆准备再次盛饭时,儿媳妇心怀好意说到:“年纪大的人,晚上少吃点儿,吃三碗饭太多了,不消化。”

婆婆没说什么,旁边的儿子说了:“我妈喜欢吃饭,多吃点儿没什么。”

于是,一家人继续吃饭,儿子甚至和妈妈比赛吃饭,看谁更能吃。

晚饭后,媳妇有点儿不高兴地和老公说:“我是好心,你看你,好像我怕你妈吃饭多似的。”

老公也很生气地说:“我觉得你就是这样想的。”

媳妇很委屈,和我抱怨了这件事,我们是好朋友。

我和她说:“这件事是你的错,错在你的好过头了。”

她不太理解。

今天的文章,我就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说,为什么不能对一个人太好。

心理学: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

01

对别人太好,

未必是一件好事


付出,贡献,甚至牺牲等词语曾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但在很多关系中,对别人太好,反倒不是一件好事。

就像我这个好朋友,她明明是好心,提醒婆婆少吃点儿,但她的好很可能被理解为“抠门”,而这样的好就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引起双方都不愉快。

换句话说,我们不要把自己以为的好,强加给别人,因为对方未必觉得那是好。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其实就是一种强加的温暖和爱。

我和这个朋友说:“如果婆婆晚饭吃多,消化不了,自然会记得少吃,用不着你来说。再说她又不是小孩,自己都知道,你不应该付出这样的好。”

当然,这里面有沟通方式的问题,也有婆媳相处之道,但我想说的是,不要对别人太好,因为你的好,在对方看来未必是好。这么说,并不是要我们和亲朋好友刻意表现出冷漠,而是要把握一个度。

这个度,就是我们对自己付出的好,不要求对方一定接受。


就像我这个朋友,当她建议婆婆晚上少吃些时,对方表示不理解或不接受,自己做到不生气就好了,因为她的气愤有很大一部分是“对方不领情”。

心理学: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

02

过多付出,

会有潜在的破坏力


前面说了,对别人太好,可能让双方都不高兴,同时,过多付出,会有潜在的破坏力。

去年《奇葩说》第六季,其中有一期的辩题是“伴侣在大城市找到很好的工作,我要不要放下一切跟ta去”,当时黄执中在辩论中说到了“牺牲感”这个问题。

他认为,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自然心里是不想去的人,之所以说“放下一切”,就是因为他们有委屈感、无奈感,以及牺牲感,而这样的“放下”对于亲密关系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这样的理解我很赞同。

因为牺牲感或过多付出,会有潜在的破坏力。

心理学: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

破坏力之一,过多付出,会让双方关系不平等。


就像前面说的伴侣,如果“放下一切”的那一方,认为自己付出更多,那么就会在心里有种优越感,即我更爱你,然后ta会有意或无意地“要求”对方为自己付出,而当这样的“要求”越来越多时,对方自然无法满足,那么两人之间的争吵就不可避免。

本来平等的爱情中,无形中产生了“一方亏欠另一方”或“我为你付出更多,我更好”的不平等状态,彼此的关系就存在潜在的危险。

破坏力之二,过多付出,会成为控制对方的工具。


亲密关系中,当一方为另一方付出过多时,不仅会有种优越感,还会利用这种牺牲感来控制对方。

比如,有些妈妈常对孩子说“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也不至于生活得这么苦”,这么说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听自己的话,而这时的过多付出,就变成了控制对方的工具。

对于孩子来说,或许会内疚自责,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妈妈,亦或会不领情,认为又不是我要你这么做的,但不管怎样,他们之间的关系都谈不上和谐愉快。

当然,过多付出中带来的潜在危险,更多是潜意识中的,也就是说,他们自己很可能都意识不到。

无意识的付出,会成为此刻攻击或抱怨对方的砝码。


心理学: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

03

对别人好,

是需要一个度的


过多付出,很可能是强加的好,因为有很多人是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来付出的,但那不是真正的好,因为这样的好会产生潜在的破坏力。

不要用自己以为的好,去对待他人,给予别人想要的好,才是真正的好。

对别人好,需要一个度的。

其一,对别人好,要放下期待。


期待,就是试图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会变成改变他人,或控制他人。就像电影《囧妈》里徐伊万的妈妈,把儿子作为自己的全部,一个只为孩子活着的妈妈,自然会对孩子有更多期待,希望孩子听从自己,顺从自己,进而成为控制型的妈妈。

心理学: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

其二,对别人好,前提是先照顾好自己。


照顾好自己,才有可能心甘情愿对别人好。

一个对自己苛刻,或对自己没有要求的人,都很难真正对他人好,这个很好理解,所以我们要优先考虑自己,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过他人。

更重要的是,在对自己好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心理学: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

其三,对别人好,其中的度蕴含着尊重。


前面提到,对别人好,需要一个度,这个度就是不因对方不接受而生气,其实就是尊重对方。

有时,人的自恋本能会让我们有种好为人师的感觉,觉得自己的好、付出,都是对的,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也会不同,想法更会不同,所以,如果我们想对别人好,就先尊重对方,即做的“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心理学: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

写在最后


“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不仅仅是让自己避免成为爱抱怨的人、习惯控制他人的人,还是在学会尊重他人,更重要的是,用适度的付出来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彼此都活出“我愿意,我喜欢,我高兴”的状态,那么,每个人都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好”。


正如20世纪著名小说家和哲学家安·兰德说的:我以我的生命和对生命的爱发誓,我绝不为他人而活,也绝不要求他人为我而活。”


心理学:我劝你,不要对别人太好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