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尊严,始终来自于行动的反馈

2019年末最广泛流行的一句话是“我太难了”,相信经过当下的疫情,很多人的2020会是“我更难了”。可即便再难,只要太阳照常升起,我们就要活下去,而且要竭力有尊严地活下去。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呢?

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我在努力给自己充电。其中,王可越教授的新书《创新化生存》。从“焦虑与创造的关系”破题,告诉我们该如何将不安的焦虑转化为创造的动力。


书中告诉我们,我们的焦虑来自于不确定性,来自于没有安全感。在当今的商业世界里,新旧颠覆的速度明显加速,而且颠覆往往让人意想不到。


比如,微信抢走了电信的生意,苹果打败了诺基亚,自媒体取代了传统媒体……实事求是地说,身处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正变得更加敏感、焦虑、缺乏安全感。

就我个人的观察和思考而言:的确,最近10年,难以预测的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前几年一片看好的创新模式共享经济,短短几年之后就成了反面典型,机构、个人、公司、职员、供应商、用户都成了受害者。出版业和教育行业也一样,一本编程书(或者一门编程课程),几年前还是新技术,如今已经处在面临被淘汰的境地了。

前几年流行“弯道超车”和“快速变现”,现在发现这些口号在当下落潮时期并不灵光。我们发现“以快对快”并不灵光,这个时候反而需要从一些最基本的思考和行动中去找到滋养。

《创新化生存》的作者王可越教授在书中明确指出了创新化生存的五个方面:反思、感受、洞察、创意、行动。

这5个方面看似平常,但连接起来却是一个很高级的方法——“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这一源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方法已经成为世界创新者们共通的语言,Google、SAP、BMW、IBM、DHL等知名企业都在应用设计思维扩大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

而作为设计思维的先行者,王可越教授除了在中国传媒大学开设“设计思维”课程外,还在很多国内外的知名企业中开设了工作坊,比如联想、奥迪、大众、平安等等。

反思、感受、洞察、创意、行动这5个方面各具内涵,又彼此连接—— 

反思质疑理所当然,揭示并讨论真问题。在做任何事之前,提问“为什么”。不断自我审视、提问,调整生活与工作目标。 

感受带着问题进入真实世界,真听、真看、真感觉,开始发现之旅,感受到更丰富的内容,看到被广泛忽略的信息。与外部世界持续互动,让我们真正活着。

洞察穿越现象,看到实质。理解人和情境的复杂性,揭示关键矛盾,聚焦问题的突破点。锁定关键点进行简化思考,把握机会。 

 

创意打开想象力,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提防掉入俗套的陷阱, 探索新的可能性。 相信每个人都有想象力,让脑子不偷懒。 

行动从一个小目标开始,用行动思考。尝试、失败、再尝试,不断的行动是创造力确认的过程。边做边学,敏捷行动,快速改进,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在这五个方面中,反思与洞察是富有理性色彩的,感受与创意则充分体现了感性,实现创新化生存,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相互配合。

在我看来,要想实现创新化生存,重点需要走好三步:不断更新自我认知、充分的信息收集、不断用行动来反馈。

01.

不断更新自我认知


在我看来,自我认知是反思的目的,也是方法。定期确认自己的长处,是一个正确看待自己优缺点的办法。自我认知有两个情况:一个是自我膨胀,一个是自卑。

大多数人都在两者之间摇摆。这个时候,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置身于周围会给你支持的人当中,接受他们给的积极回馈,对自我认知有巨大的帮助。

这能让你有高质量的自我认知。比如,我最近刚换了新工作,有了新同事,接触了很多新书。是我不擅长的数学启蒙领域,我跟我以前的甲方客户推荐新公司的书。人家问我这个书哪里好?我不知道呀。于是我求助于我的同事,把同事拉群里,让他帮我给客户介绍了。

介绍完,他又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公司其他同类型几套书的特点、销量等等,并且告诉我,如果我在看书的时候遇到问题,可以再向哪些同事求助。这就是个积极反馈的过程,他能让我知道我的弱点是数学,但是我沟通能力是优势,我可以去找同事求助。

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自我认知,就要努力去建立良性关系,并且在良性关系中,找到合适的可以模仿的榜样。我们经常把想改变挂在嘴边,却根本没有改变的真实愿望。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找到合适的改变愿望,从而有动力改变。

举个例子,最近因为假期比较长,很多人收入受到了影响。

有个问答平台邀请我回答:“一边是孩子吵着「陪我玩」,一边是工作需要你,家长该如何做才能两不耽误?”

我答了以后,就有人私信我,说也希望能够找到在家办公,不耽误带孩子的工作。

然后我问她会什么?能干什么?然后就没然后了。

实际上,这就是自我认知的缺失。人们常说,危机也是机遇,其背后的逻辑就在这儿——开始自我认知→找到自己的愿望→以此为动力进行改变。然后,你可能就有不一样的人生了。

02.

充分收集信息


《创新化生存》提到了一个“看而不见”的例子,比我们通常所说的“皇帝的新衣”还要更进一步,更有意思一点。

有资料显示,当年哥伦布首次登陆华特林岛,岛上的印第安人看不见近在眼前的巨大帆船。这些印第安人惊奇于欧洲人是如何来到这里的,他们最后得出结论:哥伦布一行人是从“云端上下来的”。

在没有“帆船”概念的情况下,印第安人看不见“帆船”。因为,人们通常只“看见”已经知道的东西。

一切观念都以“相信”为基础。我们越相信它们,它们看起来就会越灵验。例如,星座书告诉你,你的特点是“爱纠结”。

每当陷入纠结时,你就会对“纠结”的情绪格外敏感。这种情况更进一步时,“纠结”便成了理所当然的心理现象。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我们下结论之前,客观的收集信息,是创新化生存决策质量的关键。

所以,充分收集信息对判断和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感受、洞察、创意的目的和方法。收集信息主要有3个原则,准确性、全面性、时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收集阶段也是创新化生存环节中最容易拖延的一关。我们处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的商业机会都跑不过18个月。

就拿2017年大热的讲书稿、拆书稿撰写市场来说,有不少人通过一年的时间来收集信息,确认这个工作是赚钱的。然后再通过几个月学习,终于签约开始写稿。一个月以后,市场饱和了,平台开始批量解约作者了。

这个反面例子说明,由于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拖延,使得判断滞后,继而导致机会的错过。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即学习思维和自学方法很重要。通常来说,容易给人造成迷茫,收获不佳的三种情况是:接触不久以为全面,掌握不多急于推翻,领悟不够夸夸其谈。

我常常跟朋友分享的一句话是:智慧像水一样,往低处流。这句话想说明的道理是,学习最重要的是谦逊和耐心。

所以,我们在收集信息时,应当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掌握查找权威资料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都能让你充分收集到有用的信息。

03.

人的尊严,始终来自于行动的反馈

《创新化生存》这本书中还有个观点:焦虑并不来源于行动,而来源于想象。

如果你自己真的行动起来,会发现生活变得踏实下来,你并不焦虑。行动是整个创新化生存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都不存在。

我们在自我认知阶段不行动就没有改变动力,我们在信息收集环节拖延就会导致错失机会。即便我们做了自我认知和信息收集,如果我们不按照计划行动起来,完成一个个目标,那一切也都将前功尽弃。

扎克伯格曾说:“产品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演化出来的。”硅谷流行的创客(Maker)精神,本质上就是动手探索,而不是事先判断,边做边感知,在多次尝试和失败中找到感觉。

写书评也一样,没有完美的书评,从来都不存在完美行动,也不存在完美文章,只存在尝试而已。王可越在《创新化生存》里提出,“生命就是在无数尝试中出现的一个小概率事件。”我觉得特别好,每次写书评也是尝试,尝试的多了,慢慢就越写越好了。

曾经有一位女士跟我说,“我不敢写,我怕我写了不好,我的写作梦就碎了,至少在我尝试之前,我的梦想还在。”

写作训练营的另外一个老师就说过,“梦想,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诸如事业与爱情等等。期望是可实现的,也就是说,是你在行动中的,比如你养只羊,明年想吃羊肉,穿羊皮袄,这是期望。你什么都没做那不叫梦想,叫白日梦。”

在我看来,这可能也是很多人买课不学的借口和理由。他们为梦想所付出的行动,就只是到付款这一步就停止了。后面的学习、做作业的行动,都没有。等到再焦虑的时候,他就会安慰自己“我买课了。”

实际上,这没有什么意义,课程的内容并没有内化成自己的,他依然会焦虑。但是如果他尝试行动,开始学习、记笔记、写作业、完成目标。这就像打游戏闯关一样,在过程中多巴胺就会分泌,就会带来快乐。至于行动过后收获的成功,只是游戏后的糖果而已,过程中的快乐才是我们人生的美景。

《创新化生存》明确提出:人的尊严,始终来自于行动的反馈——“我做的,我做到的”。相反,如果你强调“我不能”,你就真的“不能”。

我鼓励大家读这本书的原因在于,它在改变我们思维方式的同时,能够触动我们在生活方式上的改变,人一定要趁年轻时,尽量长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别匆促接受眼前的限定,而忘记了自己年少时最希望实现的事。

如今,我们常常提到一个词——赋能。在我看来,与其被动地等待别人给予,不如自己脚踏实地地行动。只有自己先准备好接受能量,才能有机会接受别人的赋能。您说是吗?

文:鼹鼠的土豆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