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吗?

文:meiya
来源:meiyayibu(ID:OneStepUp)

01


22岁的大学生方琼考了两次研究生都没有成功,整个人被挫败感觉所笼罩,无力、愤怒、失败的羞耻感让她心里很难受。她觉得自己这辈子完蛋了。虽然本科上的是一本的大学,但是自己的学校真的很普通,不是985、211这样的重点大学,现在考研没有成功,自己的专业也很普通,而且她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找工作会很困难。

在和她谈话的过程中,我定了两个可以工作的方向,一个是疏导和缓解她因为考研带来的挫败感,我们一起讨论成功和失败的定义和价值;还有一个是寻求职业发展上的更多可能性。

第一个工作方向我们进行很顺利,方琼比较快地消化了挫败的情绪。


第二个工作方向我们遇到了困难,方琼认定自己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只能找一些门槛低,不需要特别多技术含量的工作,如销售,而她又不是很擅长和人打交道。

这时,我们谈话的重点就是帮助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我了解到她在学校里考了教师资格证,英语六级也拿了高分,就问她之前有没有上课的经验,她说在大二的时候做过一个兼职,在一个培训机构教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学了一个学期的英语。我鼓励她可以尝试当英文老师,可以在培训机构当老师,也可以看看考公立学校的英语老师需要什么资格。

然后,我们又谈到她平常还喜欢什么,她说喜欢写作,喜欢看电影,喜欢看公众号文章,还参加了一期网络上的写作课。于是,我鼓励她,可以尝试自媒体编辑或者公众号作者的助理方向的工作。比如,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排版软件,学习怎么对一篇公号文章进行排版。留意自己喜欢的公号,看看有没有招助理,关注一些可以投稿的平台。因为她喜欢看电影,我还建议她开始尝试着写一些影评,去好好看看别人的影评怎么写。

咨询结束后,我完全不知道方琼以后会做什么工作,我的那些建议对她有没有用。

但是,我知道我们的咨询一定对她有帮助,可以帮她看到了就业方向上自己其实还是有很多的选择,还是有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几周之后,方琼告诉我,她打算一边当一个英文老师,一边尝试影评写作,她已经做好了简历,开始投简历和面试了。


02


李涛因为和妻子频繁发生冲突和我来做咨询,我就问他们每一次吵架具体是如何吵起来的,一步步是如何进行的,因为大多数吵架其实是有规律的。

比如对于李涛来说,他们夫妻的吵架规律是,每一次他和妻子因为对某件事有分歧时,妻子就会坚持自己是对的,丈夫李涛是错了。李涛这个时候就会很生气,拿出各种证据证明自己才是对的,妻子是错的,接着吵架升级,妻子就会对他说,你给我滚出去。

这个时候,李涛就拿起行李去酒店住几天,等双方气消了,再回来。


每次都这样周而复始。

有的时候,我们咨询师会给来访者提一些看起来有点不靠谱的建议。

比如,我就建议李涛,下次老婆让他滚的时候,他可以说:“我不滚,不滚,就不滚,凭什么你让我滚,我就滚,老子今天就要呆家里。”或者抱着老婆,哭着喊:“老婆,不要让我滚,我离不开你啊。” 再比如他可以像周星驰的电影里面一样抱着老婆大腿哭诉,或者做个鬼脸。

当我说这些建议的时候,李涛忍不住笑起来,他说自己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我说:“那你老婆让你滚,你就拿起东西滚了,除了这个方式,你有想过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应对这种情况? ”

其实我的建议本身是什么不重要,对方执不执行也不重要,但是这个建议本身可以促使对方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只要他换一个和他平常不一样的方式,他和妻子的争吵可能就不会发生。

我在学系统式家庭治疗时,老师讲到一个经典案例,一对夫妻总是吵架,咨询师让他们回去做一个作业,每次吵架的时候先去卫生间,在开始吵的时候,按一下录音机的录音键,把他们吵架的过程录下来。

等到下一次咨询的时候带着录音带过来,结果他们一直都没有再来。

因为他们已经不再吵架了。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之前吵架的模式被“去卫生间”和“按录音键”给破坏了,所以就吵不起了。相当于原来一环扣一环的吵架链条,被多加了两个不一样的环,于是原本顺畅的链条就不通了。

好的,说回我给李涛的建议,我给他的建议其实是让他去思考,促使他打破原来僵化的应对模式,看见自己其实有更多的选择,生活也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03


艾丽今年30岁,结婚有了孩子后,婆婆搬来和他们一起生活,她因为婆媳之间各方面差异很大而很痛苦。她听不懂婆婆讲的家乡话,婆婆带孩子的方式她也不认同,婆婆做的家务她也觉得做得不够好,婆婆还会不经她的同意就扔掉她的一些东西,她心里也会很生气,但是尽量不表现出来。一开始她劝自己要忍耐,告诉自己与婆婆相处需要时间磨合,慢慢就可以适应了。可是认了一年半了,她非但没有适应,还越来越难以忍受了。

我和她讨论,她怎样可以不和婆婆生活在一起。

我说,你可以雇保姆,你一个月赚8千,在你们当地雇一个保姆只需要4千,你就可以和婆婆分开生活了,不需要她帮你照顾孩子了。

她说,找的保姆不放心,而且找到一个好保姆也不容易,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寻找。

我说,你也可以选择当全职妈妈一年,等孩子2岁半送他上托班,你再去工作。

她回应:工作不能说辞就辞,这个工作我也比较满意。而且辞职一年,再回职场可能就没有自己的位置了。

我说,那你找你的妈妈过来帮忙带孩子。

她说:我妈身体不太好,让她带孩子,她身体如果不舒服了,会一直和我抱怨带孩子有多累。我也很烦。而且,我们这边的风俗习惯是让奶奶带孩子,而不是让外婆带孩子。

我说:所以,为了兼顾工作和育儿,你在众多选择中选择了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一起共同带孩子,婆婆帮忙带孩子比保姆放心,还不需要给工资,也不会像你妈妈那么烦人。和婆婆住一起,这个选择是你在众多选择中认为最优的一个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自己过去无数选择叠加的结果。

她听了我的话后非常惊讶,随即点点头,说:是的,可以这么说。我之前没有觉得这是我自己选择的,听你这么说,我感觉确实是这么回事。

一个认为是自己主动选择和婆婆生活在一起的女性,和一个认为自己没得选,是被迫和婆婆在一起生活的女性,内心的感受完全不同。

之后,我们的咨询还讨论了,一味忍耐能否换来好的婆媳关系。她和婆婆一起生活,是不是只有一个“忍”字当头这一选择,有不舒服的地方,她可不可以和婆婆说,婆婆如果严重侵犯了自己的界限的时候,她可不可以和婆婆吵架,她不认同婆婆带孩子的方式,她可不可以不听婆婆的,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等。

咨询几次之后,艾丽还是和婆婆在一起生活,但是她和婆婆“一味忍耐”的相处模式开始打破,内心的感受也全然不同。

我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帮助艾丽打开自己的思路,打破自己原来的模式和限制,看到自己其实有很多的选择,可以做出与之前不一样的选择和行动,从而改变生活。

04


改变为什么困难?


因为需要我们要打破旧有的模式和行为习惯。那种模式和习惯是一个人的舒适区,是一个人应对问题,解决问题时最拿手的工具,也是一种思维的局限。


信奉“考上好高中,才能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的人,如果高考失败了,他就会觉得自己这辈子完蛋了,因为他不相信自己还有其他的选择,不知道“就算没有考上好大学,一个人只要持续地努力,一样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成功的人生”。


同样的,一个人觉得自己必须呆在一个组织或者单位里,做着自己不喜欢但稳定的工作,每个月领取一笔固定的薪水,自己的人生才是安全的。


当他面临公司裁员,他就会很恐慌和害怕,他找工作也许就容易倾向于找看起来很稳定,有保障的工作,而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因为他同样不相信自己还有其他的选择,他认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不了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不安全的。


像我这样自由职业多年,没有上过好大学,也没在单位里拿着稳定收入的人,对于以上的观念是不认同的。所以,我才会自由职业多年,却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好。


人,是观念的产物。选择怎样的生活,是一个人观念的体现。


一个人拥有怎样的观念,就会活出怎样的生活。


思维中有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的人,活得比较刻板。但是,这类人是不是没有改变的可能?不是的,只要给他一些支持,促使他做一些平常的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如害怕被别人关注的人试试在超市排队结账时说“我忘记带钱/手机了”,不善于交朋友的人试着在电梯里面和陌生人聊聊天气,严肃认真的男人和老婆吵架的时候试着抱着老婆大腿哭一哭,只要他们做一点“出格”的,和原来的自己不一样的事情,他们的思维局限就容易被打破,环环相扣的思维链条仿佛出现一个裂缝,阳光和风得以透过裂缝照进他们的生活,他们从此就有可能尝试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选择。

重复过去的行为模式,只会得到一个重复的结果。

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选择,会产生一个不一样的行为,才能带来一个不一样的结果。

当一个人可以看到“原来我还拥有其他选择”的时候,他便不容易被眼下的问题困住,他内心的煎熬和被迫感也会大大减少,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痛苦正在于“没得选”“不得不”带来的受害者的感觉,无助无力的感觉。

当一个人看到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时,他能够感受到自己主宰自己生活和命运的力量,那个命运的主人“我”是明确而有力量的,有能力选择,也有能力承担起每一个选择背后的责任。

当一个人看到自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时,他的内心会变得更自由,更有弹性和灵活性,可以打破很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活也会变得更从容和不焦虑。


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得到自己其实有更多选择,有A、B、C的选项,他的人生会变得更自由,更开阔。

作者简介:meiya,86年女生,现居上海。曾经的广告人,现在的畅销书作家,书评人,自由撰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多部畅销作品。豆瓣网红人,关注量15W+。微信公众号(ID:OneStepUp )
责任编辑 | Spencer、Claire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