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后不要当妈,我只想做我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meiya
来源:meiya(ID:OneStepUp)

一个刚上大一的18岁女孩和我进行咨询,谈到自己母亲的时候,她说,总觉得妈妈太辛苦,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付出和牺牲太多,心里对妈妈有很多的亏欠和愧疚。

她的妈妈中专毕业之后自己又读了大专,之后当老师,工作的时候因为表现突出,还获得县城的“优秀教师”荣誉,但是27岁那一年她生了孩子之后,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双方老人都没法来帮忙,她不得辞职在家带孩子,而孩子的父亲那时工作很忙,养家的压力也很大,没法分担妻子的育儿压力。 由于产后身体没有康复好,加上带孩子的辛苦,她在孩子2岁左右,生了一场大病,治疗了一年多才好,期间也是一边看病一边带孩子。 


之后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但是常常感冒发烧,经常要跑医院,原本想等孩子上学之后开始找工作的她最终决定成为一名全职妈妈,全心全意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这位00后的女孩说:“家里的家务,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照顾我的生活,接送我上下学…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是妈妈做,我觉得她付出实在太多了。我上了大学后就会离开我妈,之后我可能还会出国。我想到我妈曾经也有自己的梦想,但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牺牲这么多,我真为她感得不值的。我还想,我以后不要当妈,我只想做我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关于“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付出值不值得”这个问题也许只有女孩的妈妈自己可以回答。

我今天也不想批判丧偶式育儿对女性的不公平,而是想谈谈妈妈们的梦想。


几年前,我问过我妈,她年轻的时候喜欢做什么,有什么梦想?

我妈告诉我,她初中的时候喜欢打篮球,是她们学校女子篮球队的队员。她一边说,还一边和我比划着三步上篮的动作。

她还说,自己当时想当一名篮球运动员。 听了她的话,我有些吃惊,怎么也没法将眼前这个50多岁的家庭妇女和年轻挺拔的女子篮球运动员联系在一起。 


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之前忽略的一件事,那就是:每个妈妈都曾年轻过,也许那时她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我有个一起学心理学的同学,她生孩子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生涯规划和企业管理。因为她生孩子比较晚又是双胞胎,家里的老人年龄大了带不了两个孩子,她也想多陪伴孩子的成长。


于是,生了双胞胎,休完产假之后,她暂停了工作,在家一起和妈妈带孩子。 


在和妈妈相处的那一年多里,她常常去发现她妈妈身上的优势,不断认可和赞美妈妈,鼓励妈妈尝试一些新鲜的事情。 


之后,孩子大了一些,她家白天请了看孩子的阿姨,婆婆偶尔也会来帮助,她妈妈就回了老家。 回了老家之后,我的同学继续鼓励她妈妈寻找个人的兴趣,追求自我的梦想。


哪怕她妈妈说,“我年纪都这么大了,想学也来不及了!”或者抱怨说:“我不想搞这些,我没有精力。”她还是一如既往地赞美妈妈,鼓励妈妈,说她在哪一方面有天赋,要去挖掘,不要放弃。

看到妈妈喜好写作,就给妈妈买适合她看的书,给她买用来写作的纸和笔。

鼓励她妈妈去上老年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

慢慢的,她的妈妈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写作和朗诵,于是加入了老年大学的朗诵队,边学习边交朋友。


因为她朗诵时特别有感染力,还参加了比赛。朗诵队里诗歌写得好的老人也找她进行配乐诗朗诵。因为找到了自己的热情和天赋,也得到了很多他人的认可,同学妈妈整个人的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只穿旧衣服,打扮很朴素的她,也学着色彩搭配,喜欢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和拍照。原本内向、自卑、不爱社交的她变得外向热情,自信又有活力,还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同学一边给我看她妈妈的朋友圈,一边和我说,她妈妈发来一段文字,特别感谢她,说正因为女儿的鼓励,她才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以前的她总是为了孩子,为了丈夫,为了家庭而活,孩子快乐,丈夫满意她也快乐满意,现在的她要为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快乐而活。

看到手机屏幕上那个虽然脸上爬满皱纹,头发灰白的老太太因为活出自己而露出灿烂的笑容,我真心为她点赞,为她高兴。


希望这样的妈妈能越来越多。

妈妈们不是没有兴趣爱好,没有自我,也不是没有梦想,只是她们长久以来没有属于自己追梦的时间和机会,也缺乏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2015年,韩国已婚女性每5个人当中就有一人因为结婚、生子、育儿而辞去工作。女性的经济活动参与度明显在产后下降。女性生完孩子之后重回职场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中国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

在很多家庭里,当有孩子后,明明妻子的收入和丈夫的差不多,但是如果要有一个人辞职全职带娃,这个人是妻子好像是最自然不过的选择,之后给孩子喂奶的是她,辅导孩子作业的是她,送孩子上培训班的是她,做烧洗买汰等杂务的也是她,仿佛她天生就应该做这些似的……


人们忘记了在成为母亲之前,她也是一个喜欢看电影、喝咖啡,会和女朋友清早爬山看日出,梦想去远方的女孩。

一个女人一旦成了母亲,很容易被定在“母亲”那个格子出不来,无论是社会习俗,还是她身边的人,好像都要求并认定她应该为那个格子投注青春和无限的时间,她要为孩子为家庭去奉献和牺牲自己。

而这个母亲的梦想也变成了全家人的平安健康,丈夫能升职加薪,儿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女儿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我们习惯了母亲们的梦想里带着家庭,带着孩子却唯独没有她自己。

这样的母亲当然很好很伟大,但很可能并不快乐也不自由。


连岳说,当一种身份被拱到最伟大的位置,那么,与这个最伟大相对应的,就是最高的要求。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这种伟大,往往意味着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


当一个女儿看到因为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而不快乐不自由的母亲时,她也许不敢让自己快乐和自由,也她会害怕自己成为一名母亲。


因为那是一种非常沉重的感觉,一种自我的丧失。

有了女儿之后,我常常会思考一个问题:自己要做一个怎样的母亲?

结果,我女儿告诉了我答案。

有一天,快3岁的女儿拿着一条白色浴巾披在身上,在客厅跑来跑去,我问她:你要当白雪公主吗?她答:不。我又问:你要当超人吗?她再次回答:不。那你要当谁?我问。她很坚定地说:我就当我自己。每个人都当他自己,想干嘛就去干嘛!

嚯,好家伙!比她妈早三十年明白了要做自己!

是啊,我们是母亲,我们也是自己,母亲只是我们众多角色中的一个角色,并不是固定我们的格子,当妈后别忘了当初那个也有梦想的自己,请记得要去做自己,为你自己而活!


也希望我们的社会环境能够越来越好,减少对妈妈们的苛责和要求,去鼓励和支持她们的梦想,允许她们去活出自己。我相信,有很多女性可以活出自己的社会也一定很美好!


作者简介:meiya,畅销书作家,心理咨询师,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专注个人心灵成长。成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和我一起,从“心”开始吧。微信公众号:meiya(ID:OneStepUp)。


排版:小鲸鱼   远方的你别回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