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老是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

文:壹心理
来源:壹心理知乎

将自己的大量精力花费在别人的评价上,那会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之一。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肯定的一点是,你是不自信的。

每次做完一件事情后,你都希望在对方嘴里听到一些认可,但如果对方并未表现出「你所期待的样子」,你会非常在意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最常见的情景是,在两人的交谈过程中,他否定了你的想法或行为,你内心会非常挣扎“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我是不是太笨了?他会生我的气吗?“等不安的情绪反应。

第一反应并没有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反而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可,往往这类人群,都会伴有“讨好型人格”的特征,如:

  • 过度敏感和自责

  •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 缺乏界限和原则

试想一下,你的快乐源泉建立他人对你的评价,而他人的因素是你自己不可控的,也意味着你的情绪也是不可控的,甚至是卑微的。

为什么会老在乎别人的看法?

1、原生家庭的影响。

1.1、如父母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

孩子的成长思维也会跟随者父母“有样学样”。

父母一方面会不断地教育孩子通过他人的认可来获取社会价值的地位,也会在另外一方面言传身教很多自己讨好他人的模式。

好比如小的时候,父母会告诉你玩具要让给别人玩,这样才是大哥哥作风,要有“先人后己”的思想觉悟。但与此同时,你牺牲了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你的快乐情绪是建立在别人是否快乐上。

长久下来,你就很容易讨好他人,因为你更在意的是别人是否开心,而不是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1.2、控制欲过强的父母。

当遇到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孩子的欲望和需求就会变成一味的讨好父母,获取父母的表扬。在父母的评价系统下,要考到100分才是好孩子。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意见和自我,必须要孝顺,要听话。

如果做不到,父母会通过指责、打骂等方式教育孩子。

长久下来,孩子会变得胆怯畏缩,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在社交过程中,觉得一定要做到别人喜欢自己,才是好朋友、好员工、好学生、好xxx等角色。

2、缺乏对自我的评价系统。

发现了没?

因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感觉到很不开心,而这建立在他人的评价系统上。

“别人的评价”往往是未能满足对方的,或者说是自己听完不开心的,这样才会“在意”。所以,正确的树立一套自我评价系统就尤其重要。

比如在你完成一件事情后,你的正反馈的来源应该是来自于:

我把这件事情给完成了,我真棒
对比于上次,我有哪些进步?
在这件事的推进中,我发现了什么问题?

而不是他人嘴里说的“你不行”,“我觉得还差点”等不好的评价。也许你真的存在某方面的问题,但他人的评价不应该主导你所有情绪。

你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没在对方那里得到你想要期待的结果,而感到揪心和无力,其实大可不必。

更好的方式是以你自己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让自己有感觉到“我是在进步的”状态,就该好好奖励自己。

那应该怎么办?

1、先要去相信,别人提出来的建议都是积极的,大家都是对事不对人,都是想解决问题的,是善意的。

在这样的前提下,当别人对我们有一些其他看法的时候,我们更关注与“怎么提高自己,让自己进步起来”,而不是对方提出的缺点后,让不开心情绪去主导自己的心情。

比如当别人指责你的时候,以往你会认为“他在刁难你,你自己很笨”的一些想法,但现在你可以去理解“他对你是有误会的、他指出的问题是否能让你真的变好”等善意、积极的想法。

2、要对自己的判断有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能大家会担心,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决策后,事情做得不好,造成别人的嘲笑那怎么办?

先要确定的一点是,任何人都会有做错的时候,你不是圣人。

在“做错了”的下一步也是修正自己为什么会做错,而不是讨好他们的想法。这也是完善自己能力和人格的必经途径。

都是成年人了,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都是很正常吗?难道一味讨好他人,他人就会为你的人生负伤全部责任?

3、构建个人评价系统。

无论是环境的影响,还是之前生活过程中的惯性思维,从现在这一刻开始,你不要将喜怒哀乐全都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

你要给自己建立一套自我评价系统。

比如你热爱演讲,不要因为怕上台发挥不好遭受取笑,每回的演讲就是一次的进步,你应该感到喜悦。

比如你在做某件事情很投入且有能量,不要因为别人一句做的太烂了,你就否认自己的付出和努力。

可以给自己打分,每一次的进步都可以用记录的方式来得到正反馈。

比如做了某些行为对于上一次来说,是在进步的,那就该肯定自己。

最后也希望你能明白:

不要想着讨好所以人,因为事实是,你也不能将所有人讨好。

我是壹心理,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简介: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的回答,壹心理拥有壹心理测评、壹心理学院、壹心理倾诉等功能,为需要心理帮助的用户提供在线心理学服务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