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49中坠亡事件,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文: 张良计
来源:张良计(ID:zhang_liangj)


之前一直按着没写这个新闻,直到今天官方通告正式放出,监控画面完全公开,事情真相才水落石出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不怎么追热点。但这个事情的整个过程挺值得研究,中间反映出来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下面说3条,仅供讨论。


01

刻意营造的对立情绪,不可轻信


大家还记得,这个新闻刚出来的时候,网上传言满天飞。


有说是因为挤占学校老师孩子的出国留学名额的,有说是家长打骂孩子造成小孩抑郁跳楼的,有说是考试没考好所以想不开的,还有说是因为校园霸凌而跳楼的。


而证据就是一些所谓的网络匿名留言和截图,并且如果细看会发现这些留言都是没有头像和身份认证的,来源出处也无从可查。


这更加重了事情背后的神秘感和阴谋论。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这些观点的背后,就能发现一个共同点:


它们都在刻意营造某种对立位置的情绪矛盾。



说挤占老师孩子的出国留学名额,实际上是手握教育资源的老师和地位微弱的学生之间的矛盾;


说家长打骂孩子,实际上是代际之间的冲突矛盾;


说考试没考好想不开,实际上是教育制度和考生之间的矛盾;


说因为校园霸凌跳楼的,实际上是暴力不公正待遇和弱小个体之间的矛盾;


并且这些矛盾,总能在网络上找到对应的一部分(甚至是相当大一部分)受众群体。比如自己确实遭遇过某些不公正待遇,或者早就对当今教育制度有意见的人。


这些人在生活里真实经历过或看到过类似的事件,于是把自己代入到新闻角色中去,情绪被瞬间点燃,从而让背后的操纵者达到煽动情绪的目的。


当然,我并不否认社会上确实有不公的现象存在,但在这个事件里,在一切都还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就放出这样的观点,背后的意图值得思考。


面对这样的新闻事件,我们要学会抽离情绪,不要把自己轻易代入到其中的角色中去。


我们不是当事人,也不是新闻记者,能做的是关注,监督以及合理质疑。我们不能让这个事件被草草掩盖过去,但也不能给相关的当事人和调查人员添麻烦。


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保持冷静,但不冷漠,是最好的姿态。


02

推理要依赖证据链,而不是用键盘揣测


最新的官方通报中,有几处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成都警方告诉记者,经过检验,在小林坠楼起点处护栏上发现1处踩踏痕迹,在护栏防护玻璃上发现1处踩踏痕迹,在护栏防护玻璃外侧,提取到3枚指纹。


经过比对,所有这些痕迹均属于小林。


后续进行理化检验结果也发现,小林血液中并未检验出有毒物质,可以排除中毒死亡的可能。


同时,监控录像画面也显示,从事发当天18:16,到小林坠亡的18:49,他都是一个人。


对于网上广泛质疑的关键时间段监控视频缺失,调查民警表示:

“由于死者生前攀爬进入的连接平台属于无人活动区域,未安装监控,所以从18时39分至18时49分,小林没有出现在监控视频里,但是根据现场脚印、攀爬痕迹等证据证明,此前没有其他人进入该平台。”


以上这些信息,实际上就是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所谓证据链,是一系列客观事实与物件共同形成的证明链条。这些证据能够前后有序地完整还原事件的全过程。



大家知道,公安人员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不会只依赖单一证据,而都是依赖证据链的推理。


这是因为单一证据存在多种解读和误判的可能。而多个证据的存在,可以实现交叉互证,互相排除掉各自证据中不合理的解读可能性,最终还原事件的原貌。


所以只有在多个证据并存且互相不矛盾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


在这个事件中就是如此。


坠楼现场的痕迹表明当时现场只有小林一个人,完整的监控画面展示了小林在坠楼之前的行为和精神状态,理化检验排除了中毒死亡的可能。


但不是人人都是专业的办案人员。


大部分人的思考逻辑是,首先在自己心里预埋一个假设(比如阴谋论),然后发现单一证据恰好能够验证这个假设(比如一段监控视频缺失),于是慌忙下了定论。


可这个推测并不能和其他证据构成我们预埋假设情形下的证据链。说白了,就是单独看有道理,串起来看就有问题。

还是那句话,我们可以保持关注和监督,但不要亲自下场帮警方断案。按捺住自己想当柯南的心,先让子弹飞一会。


如果你有这个意愿和能力,那也应该基于客观的证据链来做推理。而不是抓住一个事实就无限放大,把观点都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做引导。

03

细节是回应谣言最好的方式


这次官方很快就放出了所有的监控画面和调查取证细节,其实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这也说明前期的舆论压力确实起到了效果。


另一方面也说明,面对谣言和质疑,只有细节才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公众关注坠亡的整个过程,监控画面有无缺失。


好,我把监控画面按照逻辑时间线全部罗列出来。


公众关注救护车何时到达,遗体是否被提前火化,学校处理是否妥当。


好,我把学校食堂经理、医院医生、学校班主任等相关人员的证词都展现出来,并且这个证词是谁说的,他是什么单位什么职位,在什么时间点看到了什么,都写得明明白白。



公众关注事件背后的动机原因,孩子为什么会跳楼。


好,我去采访学校的师生和心理咨询老师,将发现的事实全部公之于众。


所有细节大白天下,在定论出来之前不做过度解读,这才是官媒应有的态度。


相较于事件刚发生时,成都当局那几张简单草率的通报,最后这样的处理方式真正做到了详细,客观,公正。


这不禁让我想到,如果我们所有的社会新闻事件都能做到这样,是不是就少了许多妄加揣测和恶意解读的空间?


如果每次不是因为网络群情激愤了才推动事件的详尽调查,是不是就少了许多别有用心之人钻空子的机会?


我们不信谣不传谣,但大家希望的是公正透明,事无巨细的客观真相。


这一点,道阻且长,但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努力。


最后,愿逝者安息。愿这样的事情,还是少发生一些。


—END—

作者简介:张良计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张良计(ID:zhang_liangj),2020领英Linkedin年度行家/2018领英Linkedin年度最强音/专注于职场经验,逻辑思维,个人成长技巧分享

责任编辑:小鲸鱼 木沄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