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49 中学生坠亡事件还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文:壹心理
来源:知乎
原文标题:新华社深度还原成都 49 中学生坠亡事件,关键监控有无缺失?还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

我发现一个细节,死者小林学校心理测试心理健康良好,而他在与朋友qq聊天中经常自我贬低,表现出自我否定多虑的情况,甚至有跳楼想法。很多同学反应小林平时性格相对内向。

“相对内向”这个词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身边不止一个家长焦虑地问过我“我孩子太内向,怎么办啊?”


内向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很多人也认为内向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因素,真的是这样么?

一项研究似乎印证了他的描述:在自杀者中,性格内向与较内向的占95.2%。[1]

不可否认内向和自杀确实存在关联。

但今天我们想说,请不要污名化内向,而忽略了自杀背后的本质原因。

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自杀?

一个人选择去自杀,最直接的原因是,内心的痛苦程度,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

16岁的小林站在49中的中楼,准备往下跳时,我想他一定经历了很多的挣扎。

很多产生自杀想法的人,真去自杀时,往往会因恐惧死亡而放弃。

那些真正选择自杀的人,一定是痛苦无法忍受,想要逃避的动力,超过了面对死亡恐惧的阻力。

小林从去年六月就产生自杀的想法,在今年5月ta选择了死亡。

我无法想象他的内心,究竟遭遇了多少痛苦、孤独、绝望,才能让他无视死亡的恐惧,选择了结束生命。

内向的人为什么更容易自杀?


一方面,内向者更容易 “社交隔离”。


内向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交隔离。[2]

很多人会觉得内向,就是不爱说话、不爱与人沟通。其实内向者和外向者最本质区别是补充能量的方式不同。

外向者和朋友一起吃饭、唱k后,会觉得精力满满,而内向者则会觉得疲劳,需要回家安静的休息来补充精力。

这就导致内向者更喜欢独处。

喜欢独处,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社交。

对于健康的内向者来说,既能享受一个人独处,也能在感到孤独时约朋友出来吃饭、聊天。

可怕的是某些内向的人,由于长期不社交、导致社交能力退化,感到孤独时没有、或不敢约朋友出来。这种孤独感强化到一定程度后,就容易导致抑郁,进而可能自杀。

另一方面,内向的人普遍敏感和完美主义。


并不是所有内向的人都完美主义,相对来说完美主义比例会偏高。[2]

由于完美主义者,容易设定不可完成的过高目标,更容易因此遭受挫败、沮丧等感受。

同时,内向者对刺激更加敏感,会更敏锐和强烈地感受到痛苦等负面情绪。

小林的自我否定、贬低、多虑等情绪,可能就与完美主义和敏感有关。

当他再也无法承受内心的痛苦时,他就选择了自杀。

外向的人也会自杀


内向者确实更容易自杀,但这不意味着外向者就不会自杀。

方明昭的研究发现:自杀者中有1/4的人属外向性格,他们自杀可能与一时冲动有关。[1]

换言之,外向性格的人如果同时伴有自我中心、情感变化大、易激惹、对人情感肤浅的性格特点,也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对于小林这样内向者来说,他选择自杀往往会经历矛盾和犹豫。

很多外向者,可能因一件事情被激怒、或者受了委屈,冲动之下可能就会去自杀。


不要污名化内向

心理学家 Gustavsson 等人的研究发现,具有以下特质或遭遇的人更容易自杀:[3]

具有神经质,即情绪化严重、伴随躯体焦虑、精神焦虑、烦躁有内疚感,压抑情绪等特质;
精神分裂倾向者;
外向性:容易冲动、无法承受无聊感。
不满足社会期望,社会评价被认为差的人;
遭受身体、言语暴力等;


从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真正影响自杀的不是内向与外向,而是一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身处的社交、生活环境等等。


我们不要简单贴上 “内向更容易自杀”的便签,而忽略了自杀背后本质的原因。

我们更应该去思考: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能力;
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如何建立更好地心理调节机制,而不要让 “学校心理咨询室”成为摆设;
……

最后想说,探究自杀背后的真正原因,预防其再次发生,比吃瓜,比简单说出 “内向更容易自杀”更重要。


希望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发生,祝好~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
[1]news.iqilu.com/shehui/h
[2]introvertdear.com/news/
[3]en, S. , & Siegler, I. C. . (2003). Self-blame, social introversion, and male suicides: prospective data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 7(1), 17-27.

作者简介:本文转载自知乎平台壹心理的回答,壹心理拥有壹心理测评、壹心理学院、壹心理倾诉等功能,为需要心理帮助的用户提供在线心理学服务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