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是自制力的欠缺还是另有隐情?

经常有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


  • 为什么我刷短视频没有节制,放下手机后就很空虚?

  • 为什么明知道赌博会输钱我还是忍不住去赌博?

  • 为什么暴饮暴食对身体有损身体健康,我还是无法克制?

 

以及不知道上瘾与喜好该如何区分:


  • 我喜欢阅读,经常看一天下来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是上瘾吗?

  • 我喜欢跑步,无论刮风下雨都坚持每天跑步,也是上瘾吗?

 

一、

什么是上瘾,

如何定义上瘾?

 

关于成瘾,百度百科对它的解释是:现在成瘾的内涵已经涵盖了物质(药物)成瘾和行为成瘾。行为成瘾的核心特征是患者明确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害但却无法自控。


在做一件事前,我们清楚的知道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最终可能获得的消极结果的风险远远高于积极结果,但似乎又不受控制的去做这件事时,‘瘾’就产生了。

 

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在进一步研究成瘾时提出了一个理论:【激励敏感化理论】,这个理论是这样解释成瘾的:当一个人想要做一件事想要一个东西的程度明显大于对这件事/这个物品本身的喜爱程度,那么这个人上瘾了。

 

结合上面两种解释和研究代入现实生活来看也就不难区分什么是上瘾而什么又是真正的喜欢了,列如:


暴饮暴食很可能是一个人肥胖的诱因,想要吃东西的感觉远远大于喜欢吃,这是上瘾,而阅读和运动可以增加知识量和强健身体,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正反馈加深了对它们的喜爱和持续进行的动力,就不是上瘾。

 

二、

成瘾的诱因:

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

 

近年来,科学家们对人们成瘾的生理因素又有了新的研究成果,那就是【多巴胺】与多【巴胺D2受体】的关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段音乐创作过程,当只有乐谱而没有乐器演奏时,这段音乐就没有载体将它呈现出来,我们就无法用耳朵接受到它的美妙,如同体内多巴胺的分泌若没有D2受体的接收,我们就无法感受到愉快。

 

研究表明D2受体也受个人基因的影响,D2受体越多的人对多巴胺的分泌越敏感,人越容易满足,D2受体越少的人则越不容易快乐,越需要高强度的刺激来获得满足感,也就越容易上瘾。

 

那么上瘾是否也有心理因素的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对游戏/网络成瘾或者惹上赌博的人都有一些共性:他们社会参与度很低,或者说目前生活的状况很糟糕。

 

当人们处在困境中时,都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压力也会使得多巴胺D2受体的减少,通常这时候一些简单的获得快乐的方式,比如吃喝玩乐带来的满足感不足以解决他们当下的问题和消除对未来的担忧,虽然沉迷网络或赌博依然无法使情况得到好转甚至让情况恶化,但目前似乎只有这样唯一的一种路径选择能够获得快乐。

同时在进行游戏的打怪升级和赌博以大博小的过程中,会有差一点就成功的情况发生,差一点就成功比起每次都成功更具有吸引力,人们总是会对尚未处理完的事印象更深刻,就这是心理学中【蔡格尼克效应】在成瘾中的体现。

 

除了极端的成瘾案例,我们普通人对短视频的痴迷又是为何呢?这里引入一个叫做【停止暗示】的概念,【停止暗示】是一种强制暂停当下的事,让人们投入到其他事情中的信号,比如每晚固定只播出两集的电视剧,在第二集结束后就是一个暂停信号,提示着人们可以去做其他事了。


但短视频却没有【停止暗示】,接二连三的视频和数不尽的新鲜事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并且只要手机保持充足的电源就可以无休止的刷下去,无休止的获得及时满足。

 

三、

应对成瘾的策略

 

分析到这里也就不难发现,由心理因素主导的上瘾与及时性满足的关系,每当人们不加节制的去满足自己,获得满足感的阈值也就越来越高,同时由心理因素主导的上瘾还与获得满足感的路径多样性有关,那么如何应对上瘾给我们造成的影响也就有了以下几点针对性的策略。

 

1. 提高爱好的品质、发展多种兴趣

 

最近电竞劝退训练营这个业务突然爆火了起来,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青少年的网瘾就在于提高了普通人参与电竞游戏的门栏和质量,让深陷网络游戏里的青少年获得的游戏体验不再是平日里的轻松愉悦而是魔鬼式训练的痛苦,便能够缓解上瘾者解对游戏的痴迷。

 

同理对短视频上瘾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选择更具有质量的休闲娱乐方式,比如阅读、运动,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爱好的品质避免被低级趣味束缚,同时增加个人兴趣,发展多条获得快乐的途径来分散全部灌注在单一事情上的精力。

 

2. 有意识的管理及时性的满足,保持自律

 

审视自己在生活中主动进行的大部分的活动是否都是为了及时性满足而去做的,我们常常说不要溺爱小孩的意思就是不要让孩子每次都获得及时性满足,这样他就会对延迟性满足失去耐性而无法建立起自律意识,所以不论是教育孩子还是要求自己,都应该有意识的去培养自动化【停止暗示】功能。

 

3. 加入传播积极能量、行为矫正的组织

 

19355月两名美国的嗜酒者因为备受过度饮酒的困扰,根据自己的经验成立了戒酒无名会组织,这个组织在成立以来帮助了将近200多万名酒精上瘾者成功戒除了过度饮酒的坏习惯。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组织行动的比起个人行动更具有效率,与有相似困扰的人在一起面对问题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也更有勇气和信心去调整困难。

 

所以成瘾并非完全是自制力的缺失,成瘾还涵盖了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错综复杂的诱因,当我们面对一个对某件事成瘾的人时,不应该将其污名化并带有歧视的眼光看待对方,而是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他背后的不易或给予他支持;


而若当我们开始觉察到自己对某些事物有了成瘾苗头后,也能够更加科学的去看待和应对成瘾这回事了。


原创:EUYIL.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