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精神危机是代表着成长欲望

文:the School of Life; Lindsay Dodgson
译者:Mia
来源:译言IDyeeyancom
原文标题: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精神危机其实代表着成长的欲望

 

成年人的崩溃要不要藏起来?对很多年轻气盛的人来说,或许当然不。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生活已经很难了,为什么还要难为自己?”精神崩溃对自己来说本就是巨大的折磨,又为何要憋在心底呢?而对另一些看淡世事的人则是另一番看法。他们或将显露崩溃看作小孩子的幼稚举动,又或是看清生活后不想多做计较,只想“算了”“就这样吧”。

 

事实上,精神崩溃从不只是歇斯底里、大喊大叫,对成年人来说,崩溃往往是悄然无声的。从本质上来看,不论哪种形式,崩溃都是对常规自我的一种偏离,我们在反常状态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崩溃的表现。该不该隐藏崩溃或需因人而异,更重要的是去悦纳这一精神断崖式跌落,悦纳它带来的重获“心”生。

 

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太善于保持现状。我们太善于屈服于外部世界的要求,生怕辜负他人所望,于是不停地按照他人的认知来约束自己。我们竭力向外界展示出自己最好的形象,不惜花费十几年时间塑造自己的完美形象,十余年来未有一刻崩溃。

 

直到突然有一天,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连我们自己都始料未及,我们精神崩溃了。崩溃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或是突然瘫痪在床,或是紧张性精神抑郁,或是强烈社交焦虑,或是言语混乱。我们失去了对身体和大脑的部分控制,完全偏离了常规的自我,可能会做一些令人羞耻、违反常态的举动。我们会在某些方面变得无比偏执,拒绝在情感关系中循规蹈矩,总而言之将生活搅得一团糟。

 

01

压抑情绪以致崩溃

 

如果你在沸腾的锅上盖上盖子,里面的东西会沸腾直上,最终溢出。人的情绪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情感压得很低很低,试图回避它们,最终,它们会比以前更势不可挡地爆发出来。

 

心理学家佩尔佩图阿·尼奥表示,这也是人们有时拒绝直面自己感情的一个主要原因。人们可能会过于理性,认为感性就代表着时而哭哭啼啼,时而非常愤怒,反复无常而难以控制。

 

 

尼奥说,“当你问别人‘为什么不能相信自己的感觉’?他们会告诉你‘因为上次我发了脾气,结果一切都泡汤了’。其实,当我们压抑自己的情绪时,就会导致整个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把事情憋在心里,它们并不会消失。相反,我们的情绪会一直低落,直到身体再也无法控制,它们就会以前所未有之猛烈攻势爆发出来。这就导致了精神崩溃。这样一来,被冲击的不只是原本被压抑的情绪,还包括任何负载在这个情绪上的东西。对一些人来说,可能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彻底从崩溃的余波中完全恢复。

 

“情绪爆发的时候,你往往会做出一些后悔莫及的事情——或是挥霍金钱,或是错付真心。事后又把一切都归咎于情绪,”尼奥说。于是,我们越发责备情绪,愈加对其敬而远之,从而陷入情绪污名化的怪圈。

 

情绪本身是不可怕的,我们进化到拥有这个维度也是有原因的。它们就像“战争中的第一份情报”,如果你倾听它们的诉求,就可以得知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但你需要学会做出回应,而不是靠“膝跳反射”这种简单的下意识反应。你可以重塑对愤怒、嫉妒和内疚等情绪的看法,通过转变视角来确定生活中需要改变的地方,而非逃避痛苦。这样一来,就能更容易处理隐藏在精神崩溃背后的问题。

 

02

精神崩溃的“污名化”

 

对每个人来说,精神崩溃都会让生活如临大敌,也难怪人们都急于将该问题“医疗化”,试图将其如毒瘤般从生活中摘除,以便像往常一样继续生活。

 

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精神崩溃并非无厘头的心绪疯狂或机体障碍,而是机体对健康的真实诉求,尽管表面看起来并非如此。在精神崩溃这一过程中,我们的一部分大脑试图强制另一部分进入一个成长、自我理解和自我发展的过程,而另一部分大脑拒绝了这个过程。用悖论来讲,精神崩溃让我们通过这一看似病态的阶段重获“心”生。

 

因此,如果我们仅仅将精神崩溃看作心理上的疾病或是情绪上见不得人的痛苦,并试图立刻将其转移或消灭,那么我们就可能错失它所带来的心灵成长。不可否认,崩溃确实是个痛苦的过程,但却不止如此。它还是一个绝佳了解自我的机会。

 

我们之所以会崩溃,是因为我们多年来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很少放松。脑海里总有需要我们倾听的东西,我们却把它们置之一旁。错过了那些需要倾听的讯息,我们就错过了那点情绪成长、交流的机会。当情绪沉默了这么久,久到它要通过精神崩溃这种极端却又唯一的方式来发出自己的呼声时,它完全爆发了,变得不顾一切。而我们则应该理解甚至同情这种无声的暴怒。它在告诉我们,不能再像往常一样了,事情必须改变。

 

 

03

崩溃背后“大有文章”

 

为什么我们不能心态平和、时机恰当地倾听情感需求,来避免这场精神崩溃的闹剧呢?因为意识本就懈怠懒惰、拘谨胆怯,不愿面对隐藏在精神崩溃背后的残酷事实。多年来,我们的意识拒绝倾听内心悲伤的声音,或是在逃避混乱的人际关系,或是在掩埋不愿为人所知的欲望。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比作一场革命。多年来,人民向政府施压,要求政府倾听他们的诉求并做出政策调整,而政府则只是象征性地做一些表面功夫,实际充耳不闻。直到有一天,人民再也难以忍受,他们冲进宫门,毁坏精美的家具,不分好坏,暴动反抗。

 

大多时候,这场革命都没有好的结果。人民合情合理的不满和需求不仅得不到解决,甚至都难以被发现。革命也终成为一场不堪的内战,或者毫不夸张地说,是人民自寻死路罢了。精神崩溃也是同样的道理。

 

然而一个好的心理医生会努力倾听病人的诉求,而不是一上来就排查疾病。他们会逐渐察觉到我们怪异情绪下的各种诉求——诉求自我空间、渴望亲密关系、寻求更充实真诚的自我、得到别人对我们性取向的肯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开始酗酒,或封闭自我,或极度偏执,或沉溺声色。

 

 

危机其实代表着一种成长的欲望,只是这种欲望还没有找到其他的表达方式。很多人在经历了可怕的几个月或长达几年的精神崩溃之后,会说:“如果不是这场大病,我还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好起来。”

 

精神崩溃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想自己是不是疯了,其实并没有。毫无疑问,我们行为反常,但在表面的情绪暴动之下,我们正在一条隐蔽却又规整的小道上寻求健康。并非崩溃让我们生病了,而是我们本来就有病。如果能渡过精神崩溃这场危机的话,我们或能从不良现状中解脱出来,在更加真实、真诚的基础上重建生活,重获“心”生。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schooloflife.com/thebookoflife/the-importance-of-having-a-breakdown/;
https://www.insider.com/why-its-dangerous-to-bottle-up-your-emotions-2018-12
 
作者简介:the School of Life; Lindsay Dodgson
译者:Mia
公众号简介:译言(ID:yeeyancom),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版权说明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联系editor@yeeyan.com

排版:小鲸鱼  Bobby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