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毒害了多少自卑青年

01

自卑是人成长的动力

阿德勒说:“自卑是人成长的动力,正是自卑让人有了向上的,自我完善的动力。”

自卑的人生活中总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达到自己的要求。

很多内心自卑的人,在外人看来是比较优秀的,他们也许有着不错的外形,较高的学历,稳定的工作,但总能找到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努力去克服。

不能忍受自己的不好和不能忍受别人的不好是一回事,这是一种极强的动力,在外人看起来这是完美主义,不将就。

当然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卑,健康的自卑就像阿德勒所说会让人进步,但强烈的自卑会让人成为自我鞭挞者。

他们强烈的想要获得世人和自己的认可,对他们中的一些人来说,讲解如何变得更好,如何更成功的书籍、学说就如久旱甘霖,救命稻草。

02

成功学能让

自卑青年走向成功吗?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我们要看自卑的起源是什么?究其因,才能对症处理。


孩子在幼年时对于主要扶养人(父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认可、关爱的需求是要比安全需要还要强烈的。或者说主要扶养人的认可和关爱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道理虽然很浅显,但是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如果此时主要扶养人对孩子以忽略、冷淡、严厉的批评为主,只有孩子满足了父母的一些期待、要求才会给予认可和关心的话。我们试想一下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果孩子吸收了父母对自己的态度,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够好的,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害怕父母不爱自己甚至离去,孩子会表现的更乖,更听话,以期达到父母的要求。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会处于一种追求别人认可的状态之中,先入为主的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敢说话,不敢做事,不敢去爱…….

说完自卑形成的原因,我们再看看成功学在教什么?

怎么跟领导汇报工作,怎么让别人喜欢自己,职场生存法则,如何提高情商、逆商……诸如此类,这些都是饱受自卑困扰的青年急于提升的能力。

看了后确实觉得说的很对,这些都是成功人士切身的经验和体会,我们生活中也多多少少体会到了。但关键问题是我知道了,嗯,但“臣妾做不到啊”。

总结一下会发现教你成功的模板就是“你应该…..”。比如你应该坚强,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应该说出自己的需求,应该先付出,应该乐观……太多的应该和如何去做。

有人说不应该有些要求吗?做人没有目标,怎么前进?

是的,但要分人。自卑感强的人欠缺成长、变好的动力吗?不但不缺,还逼自己过度了。如果你再告诉他“你要怎么样怎么样”这就是不断提醒其“你做的还不够,你努力的还不够,你还能做的更好”。

试问一个内向的人能变成谈吐风流、热情开朗、热衷交际的人吗?永远不可能,这时告诉他你要多出去应酬,多跟人联络感情,变得会说话,才能找到更多机会这就是在毁灭他的天性,以己之短与他人之长去竞争,只会越来越讨厌自己。

03

健康的成长方式

那么对于自卑的人应该怎么自我成长,变得更好?

一是充分认可自己。

其实认可自己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因为自我的认可,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外界对我们的评价和重要人际关系给我们的反馈。而外界对我们的看法我们是无法左右的。易自卑的人常常是吸收负性评价而忽略正性的评价,这时你自己就要注意筛查正性反馈,重新塑造对自己的认识。

所以自己一定要在做成一件事,或者别人表扬时,自己要反复告诉自己“我值得这些,我做的还不错”。

二减少对自己的评价。

随时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合乎规范,是否在向目标迈进,是否有效率,是否引起他人负性态度……这样的评价实际是束缚了手脚,不能完全表现自己,顾这顾那。自己都被束缚了,能对自己有好的评价吗?

要减少这种自我评价,我在《为“心”松绑,护佑心理健康》有过详细介绍,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三是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其实是充当来访者的镜像客体和理想化客体,一方面与来访者建立咨询联盟,通过咨询技术,用完全不同于早年抚养者的对待方式重新恰当的对待来访者,给与其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支持等,让其认识到自己是好的,值得被爱的,促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形成巨大的成长推动力;

另一方面咨询师健康的人格,为来访者塑造了榜样即理想化客体,从而形成一股拉力。这样一推一拉就能让来访者逐渐走出自卑,塑造出强大的自我。

文:刘星光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