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如何打破爱情魔咒

 

人的一生是一场奇妙的旅程,无论早晚,我们都会遇到有关爱的命题。爱,就是于千万年之间,于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一切都是刚刚好。

 

婚恋就是一所学校,每个人在这里或多或少的都要学到很多东西,有人跌跌撞撞,有人顺利毕业,有人终其一生都在踏入与踏出之间摇摆,纠结不已。很多失败的爱情故事都会经历这样三部曲:不期而遇,变质争吵,离开逝去。它来的时候悄然而来,走的时候摔门而去。

 

大部分人其实对爱都存在误解,都会花很多时间都在拼命地寻找,认为只有找到那个对的人才会幸福。但找到一个人其实和幸福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充其量只是帮你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的门,关键在于找到这个人之后你会怎么做。

 

了解自己首先比较重要的就是要识别你的恋爱模式怎么样的,怎么样的人才有可能和你是匹配的。


“遇见的不喜欢,喜欢的遇不见”,这并不是魔咒,而是选择,是你主动参与的选择,往往是自我暗示的结果。


还记得刘若英的那首《一辈子孤单》吗?如果一个人不断地给自己这样的暗示,那么ta这一生估计也就会在这样不断期望和失望的反复循环之间游荡了。

 

识别出你在情感关系里究竟适合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交往模式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一旦你追寻的方向是混乱的,或一直向一个错误的方向奔跑着,只会让你离幸福的终点越来越远。

 

仔细看看你现在正在追求的,你正在经历的是究竟是怎么样一个情况?深陷爱情迷雾中的你自己究竟正在干什么?大部分人其实不知道,跟随潜意识,我们往往都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到两种截然相反的两种作法里:

 

第一种作法就是重温旧梦我们的爱情品味往往来自童年熟悉的和亲切的感受,某些是来自异性父母身上的特质,心动其实是在重复那些习惯的情绪情感,所谓一见钟情,好像在哪里见过的人和情景其实都是潜意识的扎根,这形成了我们喜欢某些人某些事物的基本色调。

 

有个男孩儿的母亲曾经是一个酗酒者,每天早上这个男孩早上醒来看见的第一个场景永远是母亲一手举着香烟,一手拿着咖啡杯,眼睛茫然地望着天花板。过了许多年,这个男孩上了大学,有一天他在学校图书馆休息室对一个女孩一见钟情,当时这个女孩正在一手举着香烟,一手拿着咖啡杯,眼睛茫然地望着天花板。

 

所以,别人身上有些吸引我们的特质甚至可能是曾虐待过或伤害过我们的东西,令人上瘾是有时是对刺激的反应,而特别容易上瘾的东西往往最初都会带有一定痛苦感,比如烟酒茶,它们的第一口往往是苦涩辛辣的感觉。

 

当然,也有好的重复,快乐信任的感觉,复制别人对他的信任,父母曾给予的信任和爱。所以,有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往往是一生的财富。

 

第二种作法就是修正错误:反其道而为之,专门找那些童年没得到抚养者缺失,理想和现实的差异越大就越沉溺,但这样的情况往往失败而落幕。


因为你可能会严重理想化对方。幻想塑造就是样做的后果,你不是在和真实的TA相处,而是在和一个想像的幻影在一起,结果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还孤独,李傲和胡茵梦的婚姻梦碎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改造是恋爱的痛点。


你和这样的A在一起,但你脑子里却认为应该是和想象的那样的A在一起,于是别扭和斗争就会充斥在你们的关系里。要想获得真相就必须要放弃自欺欺人,接受真相。幻影再迷人也是虚假的,只有走过了这个阶段,相处才是真实的。

 

什么人才有可能和你是匹配的呢?星座速配,还是算命八卦?很显然,这些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在双方的情感交流中,要实现以下状态才能算是一种合谐适当的关系。

 

最重要的一点的衡量指标就是舒服。只有自己的脚知道什么样的鞋子才是合适的,这句话在真正现实中做到的却很难,因为很多人的感情婚姻要做给别人看,要满足别人的喜好。


做到舒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放松,你可以做什么也可以不做什么,你并不需焦虑或紧张。如果老想把自己某一面特别展现,不真实了。舒服无需讨好,对方喜欢的是你,而不是要做到什么样子的你。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被男朋友要求研究生考试通过,才能承认和她的关系以及让她见家里人,我真替她捏把汗,这次有研究生考试,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无形的考试在等着她。

 

亲密关系其实是人际关系的一种:要长久不起杀心。双方谈话的内容要在一个频道上,三观一致,基础就是看待一个问题上的大致看法态度一致。

 

其次,第二个重要的匹配点:高质量的陪伴。粘在一起不等于亲密,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着不是陪伴,有些低质量的陪伴是无用的,心在曹营身在汉的陪伴起不到任何作用。表达亲密需要很多的爱和关怀,那才是一种温暖的感受。

存在主义说,伴侣关系更像是平等的旅人关系。相交的两个圆,有重叠的阴影,保持亲密却又允许可以各自自由地做自己。让对方可以绽放,真正理想的情感关系状态是互相彼此的成全。你会发现自己和对方在一起变得更好了,不是更糟了。

 

爱情是两个人全面的成长状态,这里无关乎钱无关乎任何其它的东西,它更像是两个人愿意付出彼此的某种能量,爱的能量在两个人相互传输,如王小波与李银河,杨绛钱钟书,他们都是彼此成就,让对方绽放的爱情。

 

纪伯伦有首诗曾这样描述爱情: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追求成长,只是去修行,一切才真正开始。幸福的彼岸,千山万水艰难险滩,我们最终都能收获内心平和与爱情。

 



文:杨琳  (壹心理签约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