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得快记得牢?了解一下自我参照效应|心理词条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以下的经历:

  • 课堂上,你是否会常常忘了老师讲的重要知识点,却记住了老师即兴讲的一个笑话?

  • 生活中你是否会常常记住一些朋友的生日而忘记另一些人的

  • 浏览时你是否会常常看到一些疾病的症状描述进而怀疑自己也得了这样的疾病


心理学可以郑重告诉你你并不是一个人


研究者发现,能引发自我相关内容的事件更容易被记住和产生感官刺激所以我们通常能记住和自己相关的事情比如和自己同一天过生日的朋友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自我参照效应】。

 

01

阐述定义

 

1977Rogers等人提出,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成绩比其他编码条件好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参照效应。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以回忆经验为特征的R记得、记住)反应上。


通俗表达就是:人们在接触新事物时,对于与自身有密切联系的部分,记忆会更加持久和产生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使自己的判断发生明显的倾向性,我们会更感兴趣,更愿意投入,学习的动力会更足。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我们最不可能忽视或者出现遗忘。比如恰好听到符合心情的一首歌看到有共鸣的电影或者因为某一个对自己很重要的人而记住某一首歌某一本小说某一篇电影


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记得家有儿女中有一集是妈妈因为小雪喜欢猩猩而专门买了各种书籍研究猩猩的相关知识甚至都忘记了做饭买菜最后对猩猩了如指掌

由此可见,记忆的构成离不开我们的主要兴趣:自我。我们可以更好地回忆与自我有关的事情。如果想要学得好记得牢,我们要先学会建立知识与自我的链接。


自我参照效应可以阐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我们对自我的感觉处于我们世界的核心位置。

 

由于我们倾向于把自己看成世界的核心,因此我们会高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指向程度。


我们经常把自己看做是某件事情的主要负责人,而实际上我们只是在其中扮演很小的一个角色


当评判其他人的表现和行为时,我们经常本能地将其与我们自己的行为相比较。


当我们和别人聊天时,如果无意中听到屋里其他人提起我们的名字,那我们的听觉雷达会立刻转移我们的注意力。


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想和行为。当我们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回忆它。

 

我们的注意更容易被自我吸引,因此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或很好的回忆。简单的说,就是跟我们自己有关的事情或信息,最不容易忽略或忘记。

 

02

心理机制

 

自我是一个独特的结构,具有独特的动机和情感上的含义。在心理学史上,自弗洛伊德开始,自我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成为解释临床和社会心理现象的核心概念之一。


自从1977Rogers等人提出自我参照效应后,涌现了大量的验证性研究以及对其心理机制的研究,也产生多种理论解释


  • 精细加工说


精细加工是指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词的时候会与记忆中早已存在的信息和结构之间建立多重联系,即下定义法:


比如我们了解“剧本杀”就会主动联系旧有知识,给其下定义,“剧本杀是一种游戏剧本杀根据剧本推进即使我们没有去玩也会在脑中形成概念当我们回忆提取信息时会因为建立的联系越多越容易提取到


按照这种观点自我”是一个高度精细化的结构我们对自我的感知和观察是非常丰富的所以一旦新的事物激活了“自我”就能和早已储存在自我结构中的多种信息建立联系。联系越多越能为回忆提供素材因此和自我相关的事物我们更容易记住


 Cynthia S Symous等人对129个相关实验进行元分析,发现记忆材料是名词时产生的自我参照效应比人格形容词时要小。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人格形容词的自我指向性加工,而对名词的自我指向性加工较少,导致自我参照任务对名词加工的效果较差。

 

  • 组织加工说


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自我参照提高记忆的机制在于组织作用即我们的大脑天生具有分类的倾向,分类记忆法


因此,大脑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将许多的词语、事物归纳分类。在这个组织过程中,词语之间不仅有相关性,还和自己的分类建立了从属关系。当我们的回忆提取信息时,不仅可以从以往的知识提取材料,还能从分类范畴中提取相关材料。

比如还是“剧本杀”我们不但可以和“剧本游戏”这些已有的信息相关联还会将其归纳分组,存储于“聚会”“桌游”等分类信息中于是我们提取信息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范畴提取到

按照这种观点,自我参照可以把所有记忆材料归类到不同范畴中去,如把人格形容词归为适合描写自己和不适合描写自己两种,从而能促进对系列单词之间相互关系的加工。

Klein等人进行过一系列实验,在实验一中发现自我参照条件下的回忆结果比其他语义编码条件有更多群集效应产生,初步证实了组织作用。

 

  • 双过程说


由于语义任务本身就是一种精细加工任务,组织作用的研究不能排除自我参照任务同时也提高了记忆的精细加工。


因此,有研究者提出双过程说自我参照任务能提高记忆的机制既包括精细加工因素,也有组织作用的参与。


Einstein等给被试设计了3类实验任务:精细加工、组织和自我参照任务。


其中,精细加工任务是让被试给出呈现单词的定义,然后在5点量表上表示出下定义的难度;组织加工任务是要求被试把所呈现的单词划分到给定的5种类别中去;自我参照任务是首先呈现单词,然后让被试回答呈现单词是否引起了对个人事件的重要回忆。

结果表明:在单词间无明显联系时,自我参照任务和组织任务产生的记忆成绩同样好,都优于定义产生任务,说明自我参照任务能提高记忆组织;而在单词有明确联系时,自我参照任务与定义产生任务的作用是类似的,都优于组织任务,说明自我参照能促进精细加工。


由此可见双过程说比上述两种单一机制的说法都更有说服力,因此得到研究者的普遍认同。

 

03

自我参照与情绪偏向

 

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我参照效应”最早可以出现在3岁的儿童身上,而且该效应出现后会一直伴随我们生命接下来的所有时光,但是随着年龄的不同,该效应对我们的影响力会有起伏性的波动。

 

并且这个伴随我们将近一生的心理学效应除了运用在记忆优势方面还会作用于我们的情绪偏向上自我参照对积极事件(或词语)和消极事件(或词语)的影响有所差别。

 

贩卖焦虑之所以让大家感受很深,自我参照效应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当我们看到同龄人都已经拥有了房、车;学会了各种不同的技能,拿到了各种证书;这些信息和自我相关联,因此,在与自我做联系时,根据每个人自我概念的不同,引发出不同的情绪。


因为自我参照效应起作用的重点就是建立在自我概念上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自我概念?


其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做的比较,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文化也会塑造自我,等等


我们基于这些影响因素会形成对自我的核心信念,即我们组织自己所处世界的心理模板,也被称为自我图式。自我图式构成了自我概念,它可以帮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我们的自我图式——对自己的认识,身强力壮的、超重的、聪明的还是其他方面——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这会影响我们如何感知、回忆和评价他人和己,进而影响我们自己的情绪

 

也就是如果我们的自我图式是消极的,我们会更容易注意和记住消极内容,也就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可以更明显的观察到。


Bradley和 Mathews1983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抑郁患者更多回忆与自我相关的“消极词”,而在以他人为参照时,抑郁症患者却表现出正常的“积极”效应(回忆出更多积极词)。


 研究者因此推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更为消极的自我图式。他们可能对消极事件赋予更多的关注,从而表现出更显著的自我参照效应。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图式才能更好的利用自我参照效应而不让自己被其控制在看到贩卖焦虑和饥饿营销时可以先问一下自我是否真的需要

 

04

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了解自我参照效应最重要的就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起指导作用

 

  • 学习中


当我们发现怎么都记不住某些知识或事物时不妨让这些事物和自己产生联系。


比如我想记住自我参照效应就会和我的过往记忆进行挂钩我之所以学心理学是因为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于是在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时我记住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带着自己的疑问会发现学得更快也记得更牢


所以如果你发现了难题可以通过丰富的联想和自己的经历、身体部位、感觉、过往的记忆进行挂钩,就能取得很好的记忆效果。

 

  • 社交中


不论在工作场合还是亲密关系中我们都会有嘱咐别人记住某些事物的时刻除了提醒不妨让这件事物与他们产生联系


如果想让伴侣记得某些纪念日可以试着把这个日子与他感兴趣的事物做关联如果想让孩子记得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可以设定完成作业时给予他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作为奖赏

 

  • 工作中


如何让自己更积极的工作,那就是把工作变成与自我相关的事情。


记得《不能成为野兽的我们》中,女主的同事希望女主能答应让自己喜欢她,因为如果每天想到上班,就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人,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这也是自我参照效应的一种体现。

 

  • 自我成长


我们也可以利用自我参照效应来修正完善我们自我图式。也就是当我们投入一件事情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觉察去判断,这件事情是自己真的感兴趣,自己加入了某些链接导致自我参照在起作用我们平时最容易记住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事物可能就是我们的自我所在当我们不断探索时,也就会更加清晰自我。

 

自我参照效应是个值得我们一直探索的心理学知识但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知识

文:叶紫苏苏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