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会享受孤独?

真正享受孤独的人,其实并不觉得自己孤独。


而当我们羡慕他人不孤独的时候,其实是说明我们内心深处其实是想追求一个非常完美的社交关系或者是情感体验。


但所谓极致的社交关系其实是没有想象中的如此完美的,至少题主所说的事情,几乎会发生在每个人的社交过程中的。


一.

通讯录内300+,

却无一人可讲话


“翻开通讯录,发现很多人都好陌生啊!甚至到了我想发一段话,都害怕没人回复点赞的时刻了。”


尤其是当我们有情绪迫切需要发泄的时候,发现自己和TA们都不熟,甚至连条朋友圈都被放在数条朋友圈下堆积灰尘。


上述的一切,都有人把它归结为长大后必须经过的事。


然后,默默地关上一切社交软件,告诉自己就是一个习惯孤独的人,静静地等待着情绪消化。


或者是躲在一个谁都看不到的角落里,默默哭泣。然后,继续恢复到高冷、生人勿近的状态。


但我们有没有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冷漠了?


路遇有困难的人:“没有我,也会有人帮忙的”;


同伴遇到难题:“成长的必经之路,等熬过去就好了”;


亲近的人遇到问题:“我就说了那样不对,你们非要去做。自己解决吧”。


讲道理的时候头头是道,但人情味越来越没有了。


二.

为什么孤独让“我”痛苦


选择孤独的过程其实是在与自己为敌。


人,其实也是一个非常脆弱而又敏感的生物。这点,尤其是在与人交往中得到体现。


感觉身边好友都是泛泛之交、无人交心;自己遇到困难,朋友没有及时帮忙;自己觉得最好的朋友又结交了新的朋友。


其实,这才是每段关系都会出现的问题,但我们会觉得痛苦,多半是因为我们提前把每段关系都想象的很完美,而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法则。


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逆境”。


当遇逆境时,觉得自己脆弱易碎,足足的弱者。我们的内心天人交战,觉得自己被人孤立了。


仿佛有双手,继续把我们推到孤独的深渊中。等到一切负面情绪自己消化完成后,自己会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孤独了。


这是当我们觉得孤独后最可怕的一件事。


因此,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用“野兽独行,牛羊成群”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其实这更倾向于一种心理安慰。


当我们需要营造一种我不怕孤独的时候,总会想象般把自己带入到野兽的位置。但我们从不是猛兽,至少当自己觉得需要帮助的时候不是。


当我们自以为自己孤独的时候,大脑会自觉产生关于他人和世界是怎么样的幻想,传输到我们的脑海里。


这种幻想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它会让我们拒绝外部真实的世界,只相信大脑的安排。


“我们不会听从外界的声音,因为它们会对我们不利。我们只相信我们自己”。


这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的人,估计会有很多人给他这样的评价这个人看似好相处,实际上却很难接纳别人”。


外界不包容,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继续让“这个人”保持原样,甚至愈演愈烈。因为,他们依旧觉得别人在伤害他,而大脑在保护自己。


《沉默的羔羊》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已懂得,漫不在意可能是逃避痛苦的一种策略而这往往被误解为浅薄和冷漠”。


处在这阶段的人,非常容易被一种情绪困扰到——被害妄想。


刻意营造孤独,最可怕的一点就是,它会潜移默化的主动让你把自己包裹起来,主动的选择一种越走越窄的路。


即使,你知道这条路会伤害你,却依旧走下去。

三.

应对孤独,

其实首先要做到与自己和解


是什么让我们选择孤独?


一段失败的友情or恋情;一段不愉快的人际or社会关系;还是无数让你觉得有敌意、有攻击型的一切行为?


上述种种让我们觉得不愉快的事件,让我们觉得外界危险,继而把自己包裹起来。当然,这个危机一天不解决,我就依旧选择孤独。


正是这种偏执,造就了我们想要的孤独。


但其实,想远离这些痛苦并不是只有假装孤独这个方法。


我们要接纳的其实并不是上述的世界,而是因为遇到上述这个世界而对自己产生敌意的自己。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完美的世界,而当因为一些事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时,每个人都会受到一定伤害。


但总有人把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和自己放在一起,认为我应该是完美的。因此,在幻想破灭的时刻,首先就会攻击自己。


远离世界,何尝不是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惩罚与攻击。但这种处罚方式更像是一种自我控制


控制自己不与外界交往;控制自己不和别人交流信息;控制自己把自己锁起来,明知孤独却要依旧选择孤独。


四.

先与自己达成和解的第一步:

尊重真实的自己


的确,世界不是完美的、生活也不是那么完美的。但可不可以请自己不要那么挑剔的追求所谓完美呢?


凡事追求动机,有私心就远离;凡事追求正确合理,丝毫违背就大肆攻击;凡事追求自我,而忽视自己的内心要求。


大众觉得这是杠,但其实这是一种过分的挑剔,一份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无时无刻的挑剔。


一时的挑剔可以保护你一时,但你也会越来越感觉孤独。后来就发现道路越走越窄。一句话概括,仿佛在与世界为敌。


想要达成这份和解,首先就要做到自己对自己仁慈一下。


似乎很少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原谅自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成为无数人最真实的对待自己的态度。


越是无法容忍错误,就越是对生活中的不满意反应极大。


但有一颗对自己都能指责的心,又如何能做到宽恕别人呢?





文:艾琳  (欢迎你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艾琳在长安,获得我的更多心理学原创文章。)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