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着迎合别人er丢了所有”|自我压抑如何摧毁一个人

文:时差大叔
首发 | 心理0时差(壹心理旗下公众号,微信 ID:PsyTime)
原标题:“前半生,我忙着迎合别人,却丢了所有” | 自我压抑如何摧毁一个人?

你喜欢被人叫 “好男孩” 或者 “好女孩” 么?

 

大叔最近看了一部短片 《态度娃娃》,女主艾莉就是个始终把微笑挂在脸上的好女孩!

 

小时候朋友打碎了鱼缸,艾莉喜爱的鱼死了。艾莉很想哭,想指着朋友的鼻子说 “你赔我鱼!”。可她希望展现友好的样子,得到朋友的喜欢,她不敢表现真实的情绪与想法,只能微笑着说 “没关系的,真的没事,我再买一条就可以了。”

从小到大,每次她想把心中的 “不满”、“愤怒” 表达出来时,她总会想起朋友常常对她说的 “你好棒!”,“真是一个好女孩”,“你人真的太好了!”。于是,她选择压抑真实的感受,用微笑面对他人。

 

长大后,艾莉成了只会微笑的 “态度娃娃”。她固化微笑的脸庞,深受女生的欢迎追捧,她成了瞩目的明星。大家都觉得,艾莉真的 “很可爱”!

而可爱的好女孩艾莉,却从未拥有过真正的爱情和友情!

 

联系喜欢的男生,想要和他见面,对方却敷衍地拒绝 “我最近工作好忙,之后再联络吧!”

 

悲伤难过时,想约朋友见个面聊聊天。朋友却觉得她只会傻笑 (没有态度),没什么好见的。

她以为用微笑可以换得所有人的喜欢,但好像到头来却失去了所有人,也包括自己。

 

或许我们并不像艾莉,一辈子保持微笑。但我想我们都有过因害怕冲突,想要讨好和迎合别人,选择压抑负面情绪与想法的经历。

比如朋友请自己帮忙,明明很为难,却微笑着说 “没问题!”;伴侣的话让自己很委屈,但怕伤害关系,就把委屈都压下。

我们压抑自己是为了保持友好的形象,获得别人的喜欢,但往往现实中很多 “好女孩” 和 “好男孩”,反而得不到别人的喜欢与在意,这是为什么?

 

究竟应该怎么做,更容易建立深入亲密的关系?

-01-

压抑情绪如何影响关系?

经常压抑自己,不表达情绪与感受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做出了很多牺牲、付出了许多努力,可为什么关系往往不满意呢?

 

1.压抑情绪会降低共情能力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抽取了 231 名参与者 ( 女性占 37.1% ),通过两种方式评估参与者的情绪调节方式:[1]

实验评估:将参与者分为两组,同时阅读诱发负面情绪的文章,一组通过调整思维方式降低消极情绪,提升积极情绪,一组通过压抑不表达来控制情绪。

 

自我报告评估:填写日常 “情绪调节方式” 的报告。

接下来参与者阅读因心理疾病造成生活困扰高中生的文章,并填写共情能力的相关问卷。

 

结果表明,实验与自我报告当中压抑情绪的参与者,共情能力 (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均更弱。

 

也就是说,对情绪的短期压抑和长期压抑,均会降低共情能力,损害关系。

     

我们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约会的时候,伴侣说了些冒犯的话,或者做了令自己讨厌的行为,我们没表达,而是把情绪压抑到心中,害怕发生冲突伤害关系。

 

可冲突并没有被解决,在和对方交流时,很可能心里还一直纠结着刚刚的问题,ta 的话自己根本没听进去,更体会不到对方想要表达的感情,影响了双方的互动与情感连接。

 

很可能一次好好的约会或者聊天,就是因为一些不满的情绪没表达,相反一直纠结着而被破坏掉了。

更严重的是,如果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可能会降低自己与所有人的情感连接能力。在和别人交流时,可能会感受不到对方想表达的情感,更不知道怎样去回应。

 

如果爱人或朋友,在和自己交流时,始终感受不到情绪共鸣,得不到情感上的满足,又怎么会想和你建立深入亲密的感情呢?

 

2.没人会喜欢不真实的朋友

 

就像艾莉一样,我们有时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压抑自己的情绪,可能是想展示自己的友善美好,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喜欢。可如果我们一直压抑自己,和朋友或爱人的关系会怎样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压抑会使人的内在情感和表达的情感不一致,产生不真实感,从而降低关系满意度。[2]

荣格曾提出人格面具的概念,他认为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可,每个人都往往会公开展示自己好的一面。[3]

 

《态度娃娃》 艾莉只会微笑的脸庞,可能就是人格面具的艺术化表现。这个面具会让刚刚接触的人,觉得特别的可爱美好。而如果始终带着面具,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很难亲近。

大叔的朋友和她男朋友分手了,两个人谈了一年多的恋爱,可分手后朋友却很少难过。朋友非常奇怪,她说她感觉自己和任何人都很难产生深刻的情感连接,在一起就在一起了,分开就分开了。

 

谈恋爱时,她男朋友有时也会说,感受不到真实的她,总感觉有种距离感。

 

朋友给人种感觉,当你远远看着她的时候,你觉得她特别完美,就像个女神一般。可当你想走近她时候,总觉得有堵冰墙隔在了她与自己之间。

 

也许,她的完美只是一种面具,真实的她一直在被压抑着。

-02-

如何克服恐惧,表达真实的自己?

为了关系短期的表面和谐,维持自己的良好的形象,我们可能会压抑自己,而这却导致了关系无法亲密与深入,自己的形象虽完美却不真实。

 

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也觉得要做真实的自己,可感觉太难了,每次想表达的时候总觉得害怕。那我们可以怎么做,降低恐惧,表达真实的自己呢?

 

大叔给大家介绍一下理性情绪疗法当中的 ABCDE 理论,可能会在想要表达真实自己时,有效降低恐惧。[4]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借了你几百块钱,到了约好的还钱日期,对方却对还钱只字不提。

 

打开对方的微信,输入 “XXX,那个钱,能不能还了呀”。很想点击发送,可最终还是把输入的文字删除了。

 

首先我们一起分析下,看一看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情绪与想法,也就是理性情绪疗法当中的 ABC 。

 

A(aversive) 是指诱发不良情绪的事件。在这里便是朋友借钱不还,想要让朋友还钱。

 

B  (belief) 是指遇到事件后,导致产生负面情绪的想法。当把还钱的文字敲在输入框内的时候,可能会感觉到焦虑与恐惧。

 

以前我们可能感受到焦虑与恐惧,就把 “还钱” 的文字删除了。以后,我们可以多做一件事,看看情绪产生时,头脑里的想法是什么?

 

可能是 “ta 会不会觉得我很抠呀?”,“我们的关系会不会因此而破裂呢?”,“ta 会不会不高兴呀” ……

 

一般来说,往往会有三种形式的非理性思维,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必须化:我一定不能让别人不开心、我必须保持友善 ……

标签化:和朋友发生冲突我就不友善,要求朋友还钱我就不讲义气 ……

夸张化:被拒绝就意味着我不被喜欢,惹朋友不开心关系就会破裂 ……

C (consquence)是指负面情绪产生的后果。因焦虑恐惧没有表达,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冲突,可正如我们刚刚分析的那样,对关系的长期发展很可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接下来,通过D(dispute:反驳)B 中非理性的思维,获得新的理性认知 (E),降低恐惧情绪。

 

比如不敢向朋友表达 “要 ta 还钱” 这个想法,我们可以从下面 3 个角度来反驳 (自我质疑与回答):

 

以现实为基础提问(D):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我表达 “还钱” ta 就会不开心呢?又有什么证据能证明 ta 不开心,我们的关系就会破裂呢?

 

可能的回答(E):对方不一定会不开心,可能就是忘了还而已;即使对方不开心,也不一定会影响我们的关系,长期关系里怎么可能会没有不开心的时候呢;ta 要是真因为这件事不开心,而选择和我断绝关系,那这样的关系还有维持的必要么 ……

 

以逻辑为基础提问(D):和朋友发生冲突我就是不友善的么?要求朋友还钱我就抠么,我就不够义气么?

 

可能的回答(E):不是的,我只是在通过 “冲突” 的方式解决矛盾,其它时候我还是真诚对待朋友的。要求朋友还钱,是我的权利,并不能说明我不是一个很好的朋友

 

从实用角度提问(D):我真的绝不能让别人不开心么?我必须要在时时刻刻保持友善么?

 

可能的回答(E):如果我继续保持 “绝不能让人开心”、“时刻保持友善” 的信念,我会压抑自己,让自己痛苦,同时不利于关系的长期发展。所以我可以让朋友不开心,也无需时刻保持友善。

通过以上的提问与回答,你的恐惧感有没有降低一些呢?在想表达真实的自己却不敢时,我们可以通过 ABCDE 情绪疗法的方式,来剔除头脑里的非理性思维,更换成更理性的认知,可能就会有效降低恐惧。

-写在最后-

大叔曾经也不敢真实表达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在同学面前我几乎没说过一个 “不” 字。

 

第一次拒绝别人,在手机上打出 “我时间不方便” 的时候,我的手是颤抖的。当逼迫自己发送完,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觉得特别爽!

 

没有任何方法,能将真实表达的恐惧一下子彻底消除。表达真实的自己,往往需要带着焦虑与恐惧,勇敢地做出尝试,在反复的练习中,养成真实表达的习惯。

 

慢慢的你会发现:真实表达自己并没有那么可怕,朋友大多都能理解。更重要的是,你将生活得更舒畅自由,与朋友爱人的关系会更亲密与深入!

 

最后,大叔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关系短期的表面和谐与长期的深入亲密,你想选哪一个呢?

-END-

References /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
[1]Lebowitz, M. S., & Dovidio, J. F. (2015). Implications of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for empathic concern, social attitudes, and helping behavior. Emotion , 15 (2), 187.
[2]English, T., & John, O. P. (2013).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effects of emotion regul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authenticity for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uppression. Emotion, 13 (2), 314.
[3]Jung, C. G. (2014).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 Routledge.
[4]Ellis, A., & MacLaren, C. (1998).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A therapist’s guide . Impact Publishers.
© 版权所有:壹心理。如需转载,请在微信搜索关注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心理0时差(微信 ID:PsyTime)」,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按要求申请授权,谢谢。
排版:小鲸鱼 soon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