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让你看清自己的模式:为什么会骗自己


01

人为什么会欺骗自己


明明葡萄是酸的,却要说成是甜的。


阿Q精神胜利法,是怎样说服自己的?

 

如果我问你:你会骗自己吗?我想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当你回答不会的时候,你正在骗自己。

 

先来听一个故事:

一个酒鬼叫皮来,他和哥们一起在酒吧里喝酒,突然间晚上8:00到了,皮来放下酒杯往门外走,朋友叫住他。

 

朋友在后边取笑他:“哦,我知道8点到了,你要回家,你这个怕老婆的胆小鬼。你到底是个男人还是一只老鼠呀?”

 

皮来停下脚步,转身很认真地说:“我是一家之主,如果我是一只老鼠的话,我老婆就会怕我了!”他不顾朋友的嘲笑,往家走。

 

他老婆规定他晚上8点一定要到家,刚到门口,就看见老婆拿着棍子等着他。皮来知道自己回来晚了,老婆生气了,呲溜就跑进屋爬进了床底,老婆肥硕的身材抓不住皮来,生气地说:“你是男人还是老鼠呀,爬到床底下去干嘛!”

 

“我是一家之主,我想待在哪儿就在哪儿,这是我的自由!”

 

其实,床底是他唯一可待的地方,他却声称那是他喜欢待的地方,这是他的自由,你是否干过同样的事情?


或许你不愿意承认,但不幸的是,我们大都在做相同的事情,我们对那些“不得不”选择的事情说成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说不定,此刻的你正躺在“床底下”呢,当然你不会承认那是“床底”,你会声称那是你的宫殿,这种“自我欺骗”的方式,心理学称为“合理化”。

 

当然很多时候,“合理化”没有这个故事讲的这么明显,很多时候隐藏得很深,我们得费点心才会认识到它。

 

下面举2个例子,我们来看看跟皮来的“床底”是不是一样:


一位导师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但依然向别人借钱吃饭。问他“你怎么不主动拓展一下你的业务”时,他说:“人嘛,要学会接纳自己,知足常乐,花香自来,干嘛非得要推广自己呢。”这番话听着好像很有道理对吧。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呢,他们总是满口的大道理,为他们所处的现状辩解,而且他们的理由十分充分,让你无懈可击。读书越多、学问越大,理由就越充分,好像他读那么多的书就是为了证明“我只能这样子”。

 

当然了,人有一个人性,他总是证明自己是对的。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连宗教也成了他们失败的借口。

 

学佛后,自认为自己看破红尘,放下一切。


“干嘛执着于业绩呢,对于收入多少,我早就放下了。”是对佛学的亵渎,只是为自己的逃避找个理由罢了。

 

                                                                    

02

合理化


合理化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当一个人他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者不能符合社会规范的时候,他的目标不能实现的时候,为了安慰自己,他总找一些理由证明自己是对的,以掩饰自己因为过失、或者因为失败而导致的痛苦,这种方法称为“合理化”。


简言之:用一个合理的理由来掩饰自己的挫折感,或者自己无助无奈的痛苦感受。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当人一旦定下某个目标,或者设定某一个理由之后,可能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我们的目标已经变得很荒唐了,当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总会找出某个理由为自己开脱,使自己在心理上能够得到一些安慰,因此看不到真正的事实。

 

在无意识中,这种在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为自己做一个合理的解释的行为,叫“合理化”。

 

合理化的3种表现方式


  • 酸葡萄式

《伊索寓言》里狐狸吃葡萄的故事,当狐狸吃不到那个葡萄,它就会认为葡萄是酸的。


人也一样,当达不到目标、或不能获取时,我们就会以贬低、攻击这个目标,这种合理化的模式就像那个狐狸对待摘不到的葡萄一样,认为它是酸的。

 

  • 甜柠檬式


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肚子饿了,走到柠檬树旁吃了下去,它告诉身边的朋友,柠檬是甜的,其实柠檬是酸的。

 

我们有多少人和这只狐狸一样,当我们无法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然后我们不得不接受某些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时,我们会安慰自己说这个不喜欢的东西是我最好的选择。


这样的话,就能够减低内心因为失望而导致的痛苦。


这种防御机制,会阻碍我们生活追求进步,追求更好的生活。(得不到就美化)

 

  • 推卸责任


这种防御机制就很常见了,当一个人遇到一些挫折或者失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这个责任推给某个人、或者环境。


因此让自己的心灵保持一个短暂的平静,这种把责任推给外在的合理化方式叫推卸责任。

 

当我们遇到一些无法接受的挫折时,短暂的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减低内心的痛苦,这没有问题、无可厚非,但如果在长期不觉察的时候使用,并且上瘾的话,这就变成阿Q了,自我安慰、甚至自我欺骗了!

 

以上3种合理化,其实都是在说谎,都是在欺骗自己,骗别人很容易被识破,但骗自己危害很深,因为你很可能骗自己一辈子。

 

03

人为什么要骗自己


这要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了。


  • 说谎其实是人的一个天性:求生的本能。


在远古人类,生活在森林里,我们如果不懂的伪装,很容易被野兽袭击,就无法生存,所以伪装自己就是人类的天性。

 

当人类进化出语言后,这种伪装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伪装,还会从语言上来伪装,通过语言来伪装自己,那就是说谎。

 

说谎本身其实没有错,它是一种求生存的本能,但这种本能有时会救我们一命,正因为这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生存的功能,所以我们会一直拥有它,我们的祖先遗传给我们,我们也会遗传给我们的孩子,可是,如果我们不能识别它,有用的也会给我们造成伤害。

 

说谎没有错,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谎,就是问题了。

 

  • 说谎是一个行为。


“行为本身没有意义,行为要放在一个环境范畴才有意义。”


同一个行为在不同的环境范畴有不同的意义,以伪装为例,在远古的森林这种环境之下,它是一种救命的行为。


可是在太平盛世的今天,如果你时时刻刻伪装自己,那可是要付出代价的。

 

说谎要付出代价:说谎会伤害他人、破坏关系、影响到个人的信用,说谎除了这些能够看得见的代价之外,还有2个不为人知的代价。

1. 局限性思维:

就像皮来喜欢“床底”,当你声称喜欢床底时,就被那个床底局限了。


花香蝶自来的导师,局限了自己推广自己的脚步。他的人生舞台就很窄了,用宗教伪装自己的年轻人,已经把财富的大门关在了身外。


2. 说谎会消耗我们的能量:

任何一种行为都会消耗能量,但一般的行为都会有结束的时候,比如跑步,会消耗能量,但总有休息的时候。

 

可是说谎这种行为,让你永远都没有休息的时候,一个谎言要用数个谎言来掩饰,这数个谎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饰,以此类推,一个谎言一个谎言,你永远都没有停止的时候,于是,这种看起来毫不费力的说谎,就会在你的内在一直消耗你的能量。


请问你的精力又有多少经得起它的消耗呢?

 

所以,如果你认识到,或者不看见说谎,它一直都会让你疲于奔命、让你一事无成。

 


04

如何做到不说谎,

或少说谎呢?


答案是:将合理化变成理性。


什么叫理性?

 

著名诗人罗曼·罗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楚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理性就是看清楚所有的真相,然后做一个最优的选择。

 

合理化是找来各种理由证明我是对的。证明现在的环境是合理的,就算是不得不躺在床底也是自己喜欢的地方。

 

理性是从各个维度去看清楚自己选择的优劣,然后做出你能选择最佳的一个过程。

 

可是,不是有人说“知足常乐”吗?心理学也说:要学会接纳自己一切呀,床底有什么不好呢?年轻人放下金钱有什么不好?合理化有什么不好呢?

 

如果你是真的放下了,那很好,因为佛教修炼的就是放下“贪嗔痴慢疑”,可是他不是真的放下,而是自己面对没有赚钱的能力,给自己的一个安慰,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

 

祈祷文: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有勇气去改变那些我能够改变的,同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

 

知足常乐并不是简单的去接受现在的一切,而是去分辨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去勇敢改变那些自己能改变的,平静的接受那些暂时无法改变的。

 

那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无法改变的?我们要有足够的智慧去分辨这2者。但是我知道大多数人安于现状并不是真的能够做出一些分辨,几乎把所有精力和智商用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为了让自己找一个可以心安的理由,有人甚至不惜花巨额学费去学习,去寻找专家,从导师那里断章取义的选择几句名言,比如“知足常乐”、“放下”。用这些名师的名言去安慰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躺在床底下,还以为自己学到了快乐的法门,其实这仅仅是一种合理化的自我欺骗。

 

我们并不反对“接纳自己”、“知足常乐”,可惜的是,很多人拿着去做安慰自己的借口了。

 

但什么是接纳自己、知足常乐呢?

 


首先接纳不等于接受、知足不等于安于现状。


接纳是有时间框架的,指的是对过去宽容接纳,对未来采取开放的态度,相信未来有更多可能的改变。只要你通过努力,你的未来是有无限可能的。

 

而接纳是人,而不是事,不管我过去事情做的如何,哪怕我过去一事无成,我还是接纳我自己这个人,喜欢我自己。欣赏我自己所做的事,人跟事一定要分开,更不能接纳自己某些不良的行为,对于没有效果的行为,我们要不断的矫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知足,是对拥有的一切表达感恩。享受并用好现有的资源,让现有的资源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不是安于现状的不作为,更不能成为故步自封的借口。

 

现在拥有的一切是你的基础,是你的立足点,我们要接纳它、感恩它,而不是对抗它、否定它,只要你能懂得感恩一切,我们才能够拥有拓展自己未来的资源,让自己的人生因此变得更好。

 

所以,接纳就是把自己现有的资源用在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基础。

 

如何分辨这两种呢?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分辨它,我们只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原则一样可以接纳,同时可以让未来变得更好。



这个就是张国维博士提出的LOVER原则:


L:


学习,不管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们抱着学习的态度,从这件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当你保持学习,每一件事情都有可学习的地方。这样,你的能力就会在事情中提升和成长。


O:


效果,张国维博士说“一艘没有目标的船,海上吹什么风都不是顺风,只要你知道自己要的效果,设定人生的方向,不管吹什么风,自然会调整你的风帆,让八面来风都成为你的助力。”


V:


价值,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价值,一切行为背后都有它正面的动机。事情的发生总有它价值的一面,一块石头是垫脚石还是绊脚石,全看你把它放在什么位置。

 

意志所在、能量随来,只要你心中有价值的取向,你一定能在外面的事情中找出你要的价值来。所以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能从一件事情中看出它的价值,并把它为你所用。


E:


整体平衡,就是任何事情必须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前提下,才能够长远的发展,只有一方利益没有被顾及,一定会遭至某些力量的对抗、破坏或者攻击,因此大自然会有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事情回归到一种整体平衡的状态。


R:


责任,人们总习惯把责任推给他人或者环境,这样的结果人生就被动了,因为责任不在你,你没有选择权。如果你想活一个主动的人生,你要为你今天所做的一切负起责任,这样的人才能够走向成熟。

 

当一个人为自己负起责任那一刻,他已经拿回了人生的主导权,你能主导你的人生,你的人生就能过的越来越好。

 

所以,面对未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到这5个原则:你能够从每一件事情中有所学习,并且知道你要什么效果,从事情中发现你想要的价值,符合整体平衡,同时承担起你自己的责任。


当你能够看见这5个价值,不管事情是怎样,你一定能够把所有人生发生的事情当成你人生的一个训练场,这样你的人生就会越来越好。

 

不管事情是可以改变的,还是不可以改变,你都能从它那里拿到你想要的价值。


与其祈祷上帝给你智慧去分辨什么事可以改变、什么事不可以改变,不如你把所有的事情都用这个LOVER的原则。


与其把才华用在证明自己只能这样,不如把宝贵的才华用来学习、用来承担责任、用来整体平衡、用来提升你的能力,这样你的人生怎会没有更好的道理呢。


当你能识别大脑中自我欺骗的把戏,那你就能够更容易看清你自己。

 

文:放~飞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