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能为妇女权益做些什么?

作者:薛莲
编辑:Zene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今天是妇女节,又称“国际妇女权益日”。妇女节的意义在于维护女性的成就,认识女性面临的挑战,关注女性的权利,并动员所有人为性别平等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性别平等事业的进程,那一定是“有进步,但还不够”

 

回首历史,我们确实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一项调查了全球30000人的报告显示,有68%的人认为性别平等在过去20年有所改善和进步[1]。

然而,放眼未来,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女性仍然在政治教育经济卫生等领域面临一系列的歧视与不公[2]。

   

那么,在妇女权益这条路上,心理学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早期的心理学并不是女性的朋友,那时女性是边缘的,甚至是被忽视的。

 

当时的心理学与其说是研究“人”的学科,不如说是研究“男人”的学科,从男性被试上得到的结论被视为是对所有人类广泛适用的——如当时其它的社会领域一样,在心理学中,女性也被男性所代表

 

比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中的性别气质分量表在开发过程中,研究者只在男同性恋者身上检验了女性气质的效度,并没有使用女性被试——女性在自己的性别气质研究中都缺席了[3]。


除了女性的缺位之外,早期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取向也无法逃脱当时的时代局限,充斥着男性偏见

 

无论是弗洛伊德提出的“阴茎妒忌”,还是最早性别差异研究的核心目标——“证明男性在智力上优于女性”[4],都反映了当时的性别偏见。

不过,研究者开始从实验中得到了与社会刻板印象不一致的结果:他们发现女性和男性并没有智力上的差异[5];最健康的人格也并不是符合刻板印象的男性化男性和女性化女性,而是同时具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特点的人[6];很多在公开场合观察到的性别差异在私下情境似乎都会缩小甚至消失…… 

就这样,心理学家带着他们的研究结果,跟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缩减并消除了心理学研究中的性别偏见。

而现在,心理学家们已经不满足于挑战已有的刻板印象偏见,而在致力于探索这些偏见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推动建立一个性别平等的世界

 

可以说,心理学已经成为了当代女性主义研究的主力军。

那么,当代心理学到底能为妇女权益做些什么呢?

提供论据:她们没在危言耸听

当代心理学可以为已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提供实证证据。

自女权主义诞生以来,思想家们提出了各色各样的女性主义理论,而心理学设计的实证研究,可以让这些思想得以落地、证实

 

心理学家们将女性主义理论映射到相应的心理学概念,通过各种精妙的实验设计,说明了女性主义理论并不是夸夸其谈,更没有危言耸听。

(笔者本人在阅读女性主义理论时,就常常忍不住抬头和幻想中的作者疾呼:“这个咱心理学证明了诶!” )

“一个人并不是生而为女性,而是变成女性的”-性别的社会建构理论

1949年,波伏娃出版了被誉为“女性主义圣经”的《第二性》。在这本书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便是“一个人并不是生而为女性,而是变成女性的”。

 

波伏娃指出,女性从出生开始就在被父权制所训诫,最终成为了父权制中的“女性”[7]。该思想与心理学中的社会建构理论不谋而合。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社会性别(gender)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建构的结果,是由社会创造的社会类别[8]。

 

这一理论认为,并不存在关于性别差异的“事实”,因为在研究中永远无法将个体的性别和其因为性别所经历的社会环境(context)分离开来,而性别刻板印可以建构、影响人的行为。

截然不同的女孩、男孩玩具反映了刻板印象,并影响着孩子们

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的影响在孩童时期就有所体现。2017年《Science》的一篇研究发现,早在6岁时,儿童就会受到有关智力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仅仅6岁的女孩就会没那么相信女孩是“非常非常聪明的”,而且也会主动避免那些被描述为适合“非常非常聪明”孩子玩的游戏[9]。

即使长大成人,刻板印象及其背后的社会规范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研究发现,同样的任务,当其被描述为反映空间能力时,男性被试的表现会更好;而当其被描述为反映共情能力时,女性被试的表现就更好[10]。

由此可见,正如波伏娃所说,不仅女性是“变成”女性的,男性也是在社会的建构中 “变成”男性的。

“第二性” – 男性性别地位

《第二性》中,波伏娃还提出:相较于男性,女性是附属的人;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第二性”[7]。

被誉为女权主义圣经的《第二性》

这一概念可以从各种社会层面统计数据上得以证实,而在性别气质的研究上,心理学家也通过各种方法和角度证明:相较于女子气,男子气确实意味着更高的社会地位。

首先,男子气在内涵上就包含了更高社会称许、更具有社会适应意义、更符合社会中“成功”印象的特征,如勇敢、果断、有能力等[11]。

其次,即使不考虑它的内涵,男子气一词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社会地位。研究者询问被试,“什么可以让一个男孩(女孩)成为一名男人(女人)”,以及“什么会让一个男性(女性)不再是男人(女人)”。结果发现,人们普遍认为决定女性身份的是生物原因,如身体发育、来月经或绝经;而决定男性身份的则是社会原因,如成家立业,或失业。

 

也就是说,相较于直接由生物因素就决定的女性身份,男性的性别身份是一种需要争取的性别地位[12]。2021年,一个调查了62个国家地区的研究发现,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文化中[13]。

事实上,在广泛的社会情境中,男性确实意味着更高的地位。研究发现,许多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中观察到的性别差异似乎都是由地位差异引起的。

 

研究者将男性和女性随机分配到实验室情境的高地位和低地位时,那些地位高组的被试们都表现出了更多的典型“男性”行为,而低地位组的被试则表现出更多的典型“女性行为”[14]。

由此可见,女性不仅在社会层面上是“第二性”,甚至在心理层面的男子气与女子气上,女性也是“第二性”。

物化-性客体化

在身体形象上,女性主义认为,女性一直处在美貌竞赛的巨大压力之下,即以男性的观点判断、批评女性的身体,只注重“外在”,而忽视“内在”的人格[15]。

心理学家直接在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性客体化(sexual objectification)的概念,并进行了研究证实[16]。

广告中的性客体化:女性的身体部位出现在实际上毫无逻辑关系的产品中

在心理上,人们对女性的人性(humanness)评分会更低,更容易忽视女性的内在人性特征[17]。且这种对女性的物化甚至烙印进了认知层面

在认知心理学中,一个知名的效应便是“倒置效应”:无论物品是倒置还是正置,人们对它的识别都不会受到影响(即使是平时只见过正置的楼房等物品);而在对人类的识别上,人们对倒置的人类识别速度更慢、正确率更低。——这种“倒置效应”也出现在对女性的性客体化上。研究者发现,人们对性感女性的识别正置和倒置并无差异(同物品识别),而对性感男性的识别则存在差异(同人类识别)[18]。

这种对女性的性客体化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对女性的伤害甚至侵犯

女性也会内化这些观念产生自我性客体化,从而带来更低的身体满意度[19]、低自尊[20]、低幸福感[21]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提供指导:性别平等实践指南

理论落地之后,就是为实践服务。下面选取了一些心理学概念和研究结果,从个体视角告诉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性别平等


要反驳性别偏见言论吗?——要!

日常中或严重或轻微的性别偏见言论并不罕见,如学车时教练和其它学员关于“女司机”的笑话;上课时理科老师说“女生学不来”;朋友聊天时有意无意的“害,你们女生不就是这样”、“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

某节目选手描述的性别偏见言论

在面对这样的言论时,到底要不要反驳呢?有人可能会感到犹豫,担心被人觉得小题大做,或者觉得不痛不痒地反驳一句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然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要!而且很有必要

       

首先,对偏见的反驳可以改变偏见持有者的态度:他们会感到内疚,持有的刻板印象也会减少,还会意识到性别歧视笑话并没有那么好笑。不仅如此,在日后,他们也会对性别歧视更敏感,更容易发现未来发生的性别歧视事件[22]。

       

对偏见的反驳还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发声。研究发现,当有人主动反驳性别偏见,女性被试会受到鼓舞,之后她们也会更多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如果群体中的人都对偏见保持沉默,则会让女性被试感到犹豫,不确定自己应不应该有所作为[23]。


“骑士精神”?——警惕蜜糖裹砒霜

除了直接的敌意偏见,更危险的是包裹在善意下的偏见与歧视(benevolent sexism)。如“男生就是要保护女生”、“这种事情怎么能让女生做呢”、“每个男人都应该有一个爱慕的女人”、“女性专属停车位”……

更宽大的停车位被称作“女性停车位”,而非“新手”、“便捷停车位”

很多女性对此会感到犹豫,甚至会享受被特殊照顾和保护的氛围。然而,这种善意性别歧视实则根植于女性不如男性、且需要男性保护的信念。它与敌意性别歧视是一体两面的,表现出高水平善意性别歧视的男性,也更可能有高水平的敌意性别歧视,比如认为“女性试图控制男性来赢得权力”[24]。

       

这类歧视会如温水煮青蛙一般,给女性带来负面影响。有研究让女性在敌意、善意和控制条件下参加面试,之后进行阅读广度测试,并评估在测试中产生了多少次与自己能力相关的干扰性想法——结果善意性别歧视组的女性更怀疑自己不如男性[25]。

 

比如,在STEM领域中(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Mathematic)经历善意性别歧视的女性,修读STEM的意愿也更低,课程表现也更差[26]。

 

我们对于敌意很警惕,但也容易迷失在糖衣炮弹的“善意”中,在困住女性时,善意比敌意更有效。事实上,善意性别歧视是父权制的一个意识形态的“茧”,让女性将他们的歧视行为定义为仁慈。

 

研究发现,越是在女性容易受到危险的环境中(如校园犯罪率更高),女性自己拥有的善意性别歧视也越高——这意味着女性被迫向威胁她们的群体寻求保护,威胁越大,接受善意性别歧视的动机越强[27]。

 

因此,我们不仅要警惕敌意,更要勇于反驳和对抗包裹在善意下的偏见,虽然看起来不近人情,但是有利于更长远的女性利益。


“自我赋权”足够吗?——小心内部归因偏差

赋权(empowerment)是妇女权益的永恒议题,其中自我赋权格外重要,意为“缺乏权力的个体以增加权力为目标,采取行动,并观察和反思这一行动的影响,不断发展相关的自我效能、知识和能力”。

有人认为,女性可以通过“向前一步”(Lean in)来实现自我赋权。表现为: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如主动表达意见),领导力,以及事业野心[28]。

然而,这种赋权方式看似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提出,旨在提高女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实则值得斟酌

 

有研究者指出,强调女性“Lean in”会导致一种归因偏差:如果其它女性可以通过自我赋权取得成功,你为什么不可以?

 

这种偏差忽略了女性遭遇不公和困境的结构性因素,只关注他们的个体因素,反而导致了对受害者“不够努力”、“自作自受”的责备——这完全违反了女性赋权的初衷[29]。

 

这里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提高自己的主动性,通过“lean in”实现赋权。而是说这种赋权应该仅仅是一种自助的方法,永远不可以成为对其它处于困境中女性的要求,更不能成为居高临下指责她们的论据。

如何呼吁更多人参与平等事业——拒绝对女权主义的污名化

除了主动提高我们自己的性别平等意识,以及在人际中主动包容或反驳偏见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行动来推动性别平等事业。

如转发一条关注妇女权益的推送、在相关法案征求意见时积极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等……有学者认为,集体行动是推进性别平等的最重要的方法,必须要全体支持性别平等的人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朋友圈里转发女性相关推送的似乎永远是同一拨人——你有没有看到过一篇让你心情澎湃的妇女权益相关文章,但是却在点“在看”或转发时犹豫了呢?

       

这背后有很多原因,但其中最核心的原因是对女权主义的污名化,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们害怕被贴上“女权主义”的标签[30]。

       

女权主义发展至今,推动了性别平等的进步,但也不可避免的因为一些原因极具争议。

 

人们对女权主义者有一系列的刻板印象:认为女权主义女性是愤怒的、仇恨男性的、固执的、自大的、没有幽默感的[31];同时也认为支持女权主义的男性是“娘”的、“gay里gay气”的[32]。

 

这种偏见也导致了对女权主义的伤害。经历了相同性别歧视的女性,如果她是女权主义者,人们会更不容易相信她的指控,并更倾向于认为她是个“怨妇”[33]。

 

因此,很多人虽然认同女权主义的基本原则(性别平等),但却不愿意给自己贴上女权主义的标签。然而,女权主义认同却是参与性别平等的集体行动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34]。

 

所以,拒绝对女权主义的污名化十分重要。因为这种污名化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女权主义的认同,从而抑制人们对性别平等的参与。

 

对于女权主义者而言,可以在传递思想时使用幽默的方法对其中的对抗性进行缓冲,主动打破他人的刻板印象[35]。

 

而更重要的是那些认同性别平等、但是对女权主义身份却有所迟疑的非女权主义者,应该意识到自己对女权主义身份的否认会抑制性别平等事业的进程,主动提高自己认知上的包容,抑制对女权主义的负面刻板印象。

写在最后

心理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记得一位老师曾说过“心理学是可以让你更接近幸福的学科”——放在今天的背景下,心理学对于妇女权益的意义或许也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接近性别平等

 

根据2021年的《全球性别平等差异报告》,全球距离实现性别平等还有136年[2]。所以在我们的一生中,或许永远都无法看到男女平等真正实现的那一天。但女性主义心理学从微观视角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妇女权益事业中有所作为

因此,虽然无法见证,但我们依然可以在有生之年,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让世界更靠近性别平等一些。

 

最后,过节总要来点祝福——既然我们一生都可能生存在性别不平等之中,就祝愿所有的女性读者都可以在遭遇个人歧视时有勇气对抗,面对社会不公时有斗志抗争,目睹他人受难时有能力相助。

 

也祝愿世界可以早日来到性别平等的年代,在那个年代,妇女节终于可以完成她的历史使命,不再关乎“行动”,只关乎“纪念”。

投票:如果你有超能力,可以帮助女性实现一个愿望,你会希望是哪一个?(单选)

女性不再受身材和容貌要求所困扰

结婚生子做家务不再是女性必须要做的事情

就业/从政时不再有性别歧视

女性和男性拥有同样的财产权、冠姓权

男性和女性一样都能生孩子?

其他,欢迎留言评论~

-学堂君-

曾有人问著名的大法官金斯博格:在九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中,要有几位女性才足够?金斯博格回答:九位。人们对这个答案表示惊讶,但当大法官由九位男性担任时,却没人对此提出质疑。

参考文献:
[1] Pew Research Center. (2019, April 22). A changing world: Global views on diversity, gender equality, family life and the importance of religion. https://www.pewresearch.org/global/2019/04/22/a-changing-world-global -views-on-diversity-gender-equality-family-life-and-the-importance-of-religion/
[2]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1, March). 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http://reports.weforum.org/global-gender-gap-report-2021/dataexplorer.
[3] Hathaway, S. R., & McKinley, J. C. (1940). 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schedule (Minnesota): Construction of the schedul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 249–254. doi:10.1080/00223980.1940.9917000.
[4] Shields, S. A. (1975). Functionalism, Darwinism, and the psychology of women: A study in social myth. American Psychologist, 30, 739–754. doi:10.1037/h0076948.
[5] Terman, L. M., & Miles, C. C. (1936). Sex and personality: Studies in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 New York: McGraw-Hill.
[6] Bem, S. L. (1975). Sex role adaptability: One consequence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1, 634–643. doi:10.1037/h0077098.
[7] [法]西蒙·波伏娃, [译]舒小菲. (2009). 第二性. 北京: 西苑出版社
[8] Katz-Wise, S. L., & Hyde, J. S. (2014). Sexuality and gender: The interplay. In D. L. Tolman, L. M. Diamond, J. A. Baumeister, W. H. George, J. G. Pfaus, & L. M. Ward (Eds.), APA handbook of sexuality and psychology (Vol. 1, pp. 29–62).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9] Bian, L., Leslie, S.J., & Cimpian, A. (2017) Gender stereotypes about intellectual ability emerge ealry and influence children’s interests, 355(6323), 389-391. doi: 10.1126/science.aah6524.
[10] Tarampi, M. R., Heydari, N., & Hegarty, M. (2016). A tale of two types of perspective taking: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7(11), 1507–1516. doi:10.1177/0956797 616667459.
[11] Woo, M., & Oei, T. P. S. (2006). The MMPI-2 gender-masculine and gender-feminine scales: Gender roles as predictor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clinical pati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1, 413– 422. doi:10.1080/00207590500412185.
[12] Vandello, J. A. & Bosson, J. K. (2013). Hard Won and Easily Lost: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on Precarious Manhood. Psychology of Men & Masculinity, 14(2),101–113.
[13] Bosson, J. K., Jurek, P., Vandello., J. A., Kosakowsaka-Berezecka, N., Olech, M. et al. (2012).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Correlates of Precarious Manhood Beliefs in 62 Nation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52(3), 231–258.
[14] LaFrance, M., Hecht, M. A., & Paluck, E. L. (2003). The contingent smile: A meta-analysis of sex differences in smil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 305–334. doi:10.1037/0033-2909. 129.2.305.
[15] Bartky, S. L. (1990). Femininity and domination: Studies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oppression. New York: Routledge.
[16] Fredrickson, B. L., & Roberts, T. (1997). Objectification theory: Toward understanding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risk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1, 173–206.
[17] Morris, K. L., Goldenberg, J., & Boyd, P. (2018). Women as animals, women as objects: evidence for two forms of objectification.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4(9), 1302–1314.
[18] Bernard, P., Gervais, S. J., Allen, J., Campomizzi, S., & Klein, O. (2012). Integrating sexual objectification with object versus person recognition: The sexualized-bodyinversion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 469–471.
[19] Lindner, D., Tantleff-Dunn, S., & Jentsch, F. (2012). Social comparison and the “Circle of Objectification”. Sex Roles, 67, 222–235.
[20] Mercurio, A. E., & Landry, L. J. (2008).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well-being: The impact of self-objectification on women’s overall sense of self-wor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Sex Roles, 58, 458–466.
[21] Breines, J. G., Crocker, J., & Garcia, J. A. (2008).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well-being in women’s daily liv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 583–598.
[22] Czopp, A. M., & Monteith, M. J. (2003). Confronting prejudice (literally): Reactions to confrontations of racial and gender bia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9(4), 532–544. https://doi.org/10.1177/ 0146167202250923
[23]De Souza, L., & Schmader, T. (2022). The misjudgment of men: Does pluralistic ignorance inhibit ally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22(2), 265–285. https://doi.org/10.1037/pspi0000362
[24] Glick, P., Fiske, S. T., Mladinic, A., Saiz, J. L., Abrams, D., Masser, B., … Lopez Lopez, W. (2000). Beyond prejudice as simple antipathy: Hostile and benevolent sexism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5), 763–775. doi:10.1037/0022-3514.79.5.763
[25] Dumont, M., Sarlet, M., & Dardenne, B. (2010). Be too kind to a woman, she’ll feel incompetent: Benevolent sexism shifts self-construal and 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toward incompetence. Sex Roles, 62, 545–553. doi:10.1007/s11199-008-9582-4
[26] Kuchynka, S. L., Salomon, K., Bosson, J. K., El-Hout, M., Kiebel, E., Cooperman, C., & Toomey, R. (2018). Hostile and benevolent sexism and college women’s STEM outcome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42, 72–87. doi:10.1177/0361684317741889
[27] Phelan, J. E., Sanchez, D. T., & Broccoli, T. L. (2010). The danger in sexism: The links among fear of crime, benevolent sexism, and well-being. Sex Roles, 62, 35–47. doi:10.1007/s11199-009-9711-8
[28] Sandberg, S. (2013). 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9] Kim, J. Y., Fitzsimons, G. M., & Kay, A. C. (2018). Lean in messages increase attributions of women’s responsibility for gender inequ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6), 974–1001. https://doi.org/10.1037/pspa0000129
[30] van Zomeren, M., Postmes, T., & Spears, R. (2008). Toward an integrative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collective action: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synthesis of three soci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4), 504–535. https://doi.org/10.1037/ 0033-2909.134.4.504.
[31] Berryman-Fink, C., & Verderber, K. S. (1985). Attributions of the term feminist: A factor analytic development ofa measuring instrument. Psychology ofWomen Quarterly, 9,51–64. https://doi.org/10.1111/j. 1471-6402.1985.tb00860.x.
[32] Wiley, S., Srinivasan, R., Finke, E., Firnhaber, J., & Shilinsky, A. (2013). Positive portrayals of feminist men increase men’s solidarity with femini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tentions. Psychology ofWomen Quarterly, 37(1), 61–71. https://doi.org /10.1177/ 0361684312464575.
[33] Roy, R. E., Weibust, K. S., & Miller, C. T. (2009). If she’s a feminist it must not be discrimination: The power of the feminist label on observers’ attributions about a sexist event. Sex Roles, 60(5–6), 422– 431. doi:10.1007/s11199-008-9556-6
[34] Weis, A. S., Redford, L., Zucker, A. N., & Ratliff, K. A. (2018). Feminist identity, attitudes toward feminist prototypes, and willingness to intervene in everyday sexist event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42(3), 279–290. https://doi.org/10.1177/0361684318764694.
[35] Riquelme, A.R., Carretero-Dios, H., Megias, J.L., & Romero-Sanchez, M. (2021). Sex Roles, 84, 1-13.
作者简介:薛莲,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