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的“问心”:是否对得起咨询者的“托付”

文:许标
来源:心舞飞翔(ID:xinwu-feixiang)

本文中,我将用“心理咨询工作者”,代替“心理咨询师”。“师”字在我们文化中的含义太重,通常德艺双馨者,才配得上“师”的称呼。我觉得国内心理咨询工作者的整体素养,承载不了心理咨询“师”的称


心理咨询工作中,每当收到咨询者的感谢,我都感到这份感谢的珍重让我无以承受。


我提供的是收费服务,咨询者付费,促进其改善,是我分内应尽之责,咨询者完全不需要好像亏欠我一样,再次表达感谢。


我想,不止在我的工作中,其他心理咨询工作者,也会收到咨询者的感谢。


尽管咨询者知道自己付费,心理咨询工作者提供与收费相匹配的咨询服务,属于平等交换关系,无须感谢。好比我们买东西,买卖交换,无须谁感谢谁。可咨询者仍然时常对咨询师心怀感激。


对于咨询者这份咨询关系额外的感激、敬重,心理咨询工作者是否付出了与之对等的珍惜、用心?


这个问题只须扪心自问,天知地知自知。


以我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接触到的国内心理咨询行业现状:问心者稀,傲慢者众。


助人行业工作者,如同“医者仁心”,通常有着“仁心”,才会进入助人行业。“医身”尚且需要“仁心”,“医心”的心理咨询,需要“以心感心”,更需要“仁心”。


何谓“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对咨询者的“用心”,属于心理咨询的基本要求。国内的心理咨询行业,却弥漫着一种很反常的氛围:大量“心”理咨询工作者,带着不该有的傲慢,对待咨询者缺“用心”,对待自己缺“问心”。


收着一次几百上千的咨询费,十几次还没效果,便说需要几十次,几十次没效果,便说需要几年;遇到困难个案,明明需要至少每周一次的个体督导,偏偏做了几十次咨询没效果,还只是参加团体督导;无法胜任的个案,不顾咨询者状况,只顾自己练手和收入,硬撑耽误咨询者改善;咨询者没有改善,便指责咨询者不配合,缺少改变的主动性;咨询者对从业者提出疑问,便把问题和原因引到咨询者身上,问题总是咨询者的;……


心理咨询无法保证一定有效,可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先不谈能力,态度上,是否用心对待每次咨询,尽己所能?


是否因为过往存在一些成功案例,便开始躺在功劳簿上傲慢对待咨询者,咨询变教育,不在意单次咨询的效果,即使十几次,几十次没效果,仍心安理得收着咨询费?


是否感到咨询遇阻,便及时寻求督导,困难个案,保持每周持续督导以促进咨询效果,而不是几十次咨询后,个案概念化、基础评估等咨询初期需要完成的工作,仍然模棱两可?

是否对待每次咨询,每个咨询者,做到了全力以赴,问心无愧?


……


不少“心”理咨询工作者,似乎随着咨询经验的积累,从新手的如履薄冰,至少对咨询者更加用心,反而变得缺“心”了。


缺“心”的心理咨询工作者,还算心理咨询工作者吗?


态度之外,再谈能力。


心理咨询是收费服务,一次几百上千的咨询费不低。如果心理咨询工作者,只是告诉咨询者“我尽力了”,但不能促进咨询者改善,不够。


收费服务,便需要尽力提供与收费相匹配的效果。


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是否有持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保障自己具备能提供促进咨询者改善的能力?


咨询遇阻时,是否不断精进自己,而不是抱怨咨询者?


面对知识丰富,或是人生经验丰富,或是对心理咨询较了解的咨询者,是否能拿出过硬的专业能力,而不是故作高深,强词夺理,用所谓的“专业术语”耍太极,把问题归为咨询者?


……


这些问题,皆是问心,是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自问。


心理咨询工作者可以找出一堆理论替自己解释,也可以暂时用技术性操作,避免这些问题的答案被咨询者知道。


可既然是“问心”,当真可以回避?


答案已在“心”,无法真正“自欺”,也无法长久“欺人”。


国内的心理咨询工作者,缺“心”的有多少?缺“能”的有多少?“心”“能”双缺的又有多少?


用心和专业能力与否,对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问心”,既是自问,也是拷问。


心理咨询工作者也许可以在咨询者面前“装”一时,可“装”不了一世。


用心与专业能力无法胜任,无法满足咨询者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不尊重咨询者,终将被咨询者抛弃;只想赚取咨询者的咨询费,用心和专业能力都不能提供与咨询费匹配的服务,只会是穷途末路。


心理咨询工作者是否认真想过:咨询者走进心理咨询,背负着什么,又带着怎样的期待?


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问问自己:对于咨询者走入心理咨询的托付,自己的用心和能力,是否可以承载?


作者简介:许标,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心舞飞翔(ID:xinwu-feixiang)。
排版:小鲸鱼  八角亭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