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的原因—不同文化的视角

作者:曾旻Zeng Min
来源:知乎

最近天灾人祸频发,给受灾人民带来了心理创伤。在创伤心理领域有非常多的研究关注天灾人祸之后,人们的心理反应,有许多有价值的结果指导我们对于灾后的危机干预、心理恢复和心理援助。

在DSM-IV-TR中对于心理创伤有一个专门的定义:

个人直接经历一个涉及死亡,或死亡威胁,或其他危及身体完整性的事件,或目击他人发生这样的事件;或经历家庭成员和其他亲密关系者预料之外的暴力的死、严重的受伤或死亡威胁(标准A1)。个体在经历上述事件中必须包括强烈的害怕、无助感和恐惧(标准A2)(APA, 2000)。

简言之,经历一个心理创伤事件,包含着两个因素,一是客观上暴露于创伤事件(A1),二是主观上感受到强烈的恐惧和无助(A2

我们可以推测,在最近发生的几次天灾人祸中,例如天津港爆炸事件、陕西山体滑坡等等,都可能给受灾的当事人带来上述两方面的心理创伤。

有研究指出,13%——30%的美国人一生中会遭遇一次或一次以上的自然灾难(Briere et al., 2000),而根据遭遇的灾难类型和严重程度的不同人群中真正患PTSD的比例在3%——60%不等,所以个体在天灾人祸中也是有自己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的,并非无法避免和恢复,有近7成的个体会在灾难后一年左右恢复到灾难前的心理健康水平。

那么到底哪些因素导致患PTSD的风险增加了呢。

西方世界有非常多的研究讨论了PTSD的风险因素;而近年来随着汶川、雅安两次大的地震灾难之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日益丰富起来。我这里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出发,对比看待我们不同文化下面对创伤压力,其中最有风险导致我们出现心理问题的部分在哪里。

西方世界,我介绍两篇非常著名的元分析。

第一篇:Brewin(2000)在成人群体中做了Meta-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TSD,提出了14个PTSD的风险因素,分别是:性别、年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教育水平、智力、种族、过往精神病史、童年虐待、过往创伤史、其他童年困扰、家族精神病史、创伤暴露程度、灾后其他生活压力、灾后感知到的社会支持。结果显示:效应值全部显著,但大小不一样。

可以分三组:

影响力最大的高风险因素:

  • 创伤暴露程度高:直接亲身经历了受伤和死亡威胁,或亲眼目睹亲友的死亡和受伤,房屋的倒塌,并且在经历这一切时主观上十分恐惧和无助。

  • 受灾之后缺少社会支持:缺少渠道去表达内心的恐惧、担忧、无助、自责等一系列负性情绪;面对自己灾后的身心症状,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担心自己发疯和身心无法恢复。灾后其他生活压力:比如灾难中损失了财产,灾后生活困难。

影响力中等水平的因素:

  • 性别:研究发现女性患病可能性更大(Breslau et al., 1999; Leskin & Sheikh, 2002)

  •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面对创伤事件时有更强的心理抵御能力(Kulka et al., 1990)

  • 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越高,可能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越多,应对灾难时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获取心理资源的能力也更强,从而使患病可能性下降,这可能是教育水平带给创伤者的影响。

  • 智力:可能和受教育水平类似,也不排除在脑机制上有关联。

  • 过往精神病史:在创伤之前有任何精神类的障碍都可能导致PTSD患病可能性增加(Brady et al., 2000)。

  • 童年虐待和过往创伤史:不论童年期虐待和过往的创伤经历在个体的记忆中是否清晰记得,但作为其自传体记忆系统的一部分它们都依然存在,当再次经历创伤事件的时候,过往的这些创伤历史都有可能更容易被提取和回忆起来,引起个体的心理不适,从而增加PTSD的可能性(Breslau, 1999)。

  • 其他童年困扰

  • 家族精神病史:PTSD在DSM-IV中作为焦虑谱系障碍,在DSM-5中单列出来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都属于一种精神类障碍,而从过往的临床经验看,精神类障碍在遗传上是有一定影响的(例如Bassuk et al., 2001)

影响力相对低的因素:

  • 年龄:年幼者与老年人患病可能性更大(Atkeson, Calhoun, & Koenen, 2002)

  • 种族:少数种族(在美国是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相比白人患病可能性更大)(Kulka et al., 1990; Ruch & Chandler, 1993)

以上14个因素影响力大小有不同,但是都是非常显著的影响因素。

第二篇,Ozer(2003)在成人中探讨了PTSD的风险因素,它建立在第一篇综述基础上,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考察了PTSD的7个预测因素:


过往创伤经历(prior trauma);创伤前的心理适应水平(prior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家族精神病史、灾难中感知到的生命受威胁程度、灾后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创伤时的情绪反应(peritraumatic emotional response);创伤时的解离症状(peritraumatic dissociation

二者相同的部分不细说。这篇文章中独特的两个部分是:

创伤当下的情绪反应(peritraumatic emotional response):

在PTSD的生理机制研究中发现,创伤事件往往突发,会引起肾上腺的高度唤起,而海马和杏仁核起到对潜在危险处境和创伤事件记忆的登记作用。

而阻止肾上腺素可以改变高度情绪唤起的记忆形成——正是这种高度情绪唤起的记忆,成为PTSD早期症状的重要来源。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HPA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个激素调节的轴是产生和维持PTSD的一个主要功能区。所以创伤时的情绪反应和相应的生理唤醒对PTSD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创伤当下的解离症状(peritraumatic dissociation):

解离症状,是一种和现实、自我和环境分离的体验,有时候我们感觉到「灵魂出窍」了,可以站在远处看我们自己的身体;有时候感觉到这个世界不是真实的,一种非现实感;

有时候,我们意识模糊,就像梦游,突然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过来的,等等类似症状,就是解离。在遭受创伤后,这种解离症状非常普遍,有人认为它是个体逃避残酷的灾难现实的一种防御。

有研究发现,解离症状比家族精神病史和HPA轴与PTSD的相关更高。其次,创伤早期(灾难暴露1个月内)个体出现的创伤反应中,解离症状很普遍,它作为ASD(急性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和诊断标准,有研究发现,在灾难后一个月内患ASD的个体在一个月之后患PTSD的比例十分之高。

此外,作者强调:个人特质和个人历史是较末端的影响因素(平均相关小于0.2);而创伤事件当下的或近期的因素才是更强的预测因子——例如灾难时感知到的生命威胁、社会支持、创伤时的情绪反应和解离症状、创伤期间其他的生活压力。

最后他总结到,灾难发生的当下个体的情绪、行为等反应是更重要的,这也启示我们,在一个突然的灾难发生后,立刻对心理出现危机的人们进行一个危机干预,平复他们混乱的情绪,稳定他们无助、失控的内心,让他们自发地恢复应对灾后一系列事件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在东方文化下,这一切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很多关于汶川地震的研究表明,有一些因素是东西方普遍的,例如: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创伤暴露程度、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和家族及个人精神病史。

而有一些情况是东方人独特的部分:

Cecilia Lai Wan等人(2011)对汶川地震后的社区群体进行调研,发现在灾难后,亲友的去世相比西方人探讨的那些诸多个人特点和因素影响更大。

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来说更加重要,因而在发生巨大灾难之后,亲友之间的社会支持往往显得无比重要。

并且,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就是以血缘关系的远近来衡量关系的亲疏,因而家族网络是中国人社会支持非常重要的来源。所以亲人的去世在中国文化下是一个极度的压力和痛苦。

而同样的研究在西方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有许多研究发现,家庭成员的死亡并非PTSD的风险因素(Livanou, 2002)。

这也启示我们,在中国文化下,处理灾难后的心理创伤,除了处理个体在创伤当下的情绪反应,梳理他们对于创伤的记忆以解决解离症状,增加他们对现实的控制感之外,我们要更加关注那些丧亲的哀伤者,去关怀他们丧亲的那部分体验和情绪。

参考文献:
Ozer EJ, Best SR, Lipsey TL, et al. 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ymptoms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 [J]. Psychology Bulletin, 2003, 129(1): 52-73.
Brewin CR, Andrews B, Valentine JD. Meta-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rauma-exposed adults[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 68 (5):748-766.
Chan CL, Wang CW, Qu Z, Lu BQ, Ran MS, Ho AH, Yuan Y, Zhang BQ, Wang X, Zhang 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among adult survivor of the 2008 Si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Cecilia[J].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2011, 24(3): 295-302

作者简介:曾旻Zeng,Min北师大心理学硕士,我们领教了世界的凶顽,又得知世界可以温存和美好。本文转载自知乎,作者个人主页:https://www.zhihu.com/people/minzeng。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