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满足了孩子的期待,他就会满足你的期待

文:周周的心空间
来源:周周的心空间(ID:zhouzhoudechahuahui)

今天我们来谈谈”期待”这个词,在萨提亚的冰山理论里,在行为(故事)底下,藏着情绪,观点,期待,还有渴望.

 

渴望是指我们人类共通的内在需求,比如爱,归属,安全感,自由,价值感等.

 

而因为想要满足这些渴望,我们会生出来很多的期待,如果你是父母,你对孩子可能就会有这些期待:

 

1. 期待他听话,懂事

2. 期待他学习主动,而且有天赋

3. 期待他长得健康,性格开朗。

 

为什么你会有这些期待呢?是因为你内在有个渴望,小时候没有得到满足,这个渴望就是价值感。

 

你小时候做什么事情,父母都有可能否定你,或者做好了,他们又认为你要继续做更多,你感觉到挫败,无奈,委屈。

而这些感受并不能让你屏蔽掉你追求价值感的步伐,相反,你越是觉得没有被满足,越想满足,于是孩子的出现,就给你带来了希望。

 

因为一旦他成了别人口中优秀的孩子,你就会获得荣耀感,你会神采飞扬,你仿佛就觉得自己很有价值了。

 

而你的孩子呢?不幸的,就变成了小时候的你。他做一点努力,被你批评说不够,他获得一些成就,你就鞭策他:你别骄傲,你还可以做的更多的。

然后会有两种结果:

 

1. 你的孩子满足你的期待,变得乖巧,懂事,学习好

2. 你的孩子不能满足你的期待,变得叛逆,顶嘴,不爱学习

 

通常,第一种的概率是百分之三十以上,不仅如此,第一种还有可能在某个时期,又滑落到第二种。

 

比如你从新闻里,网络文章个案里,会看到很多原来的乖孩子,一夜之间变得炸毛,不讲道理,甚至是抑郁了。

 

那就是他做第一种做累了烦了,他心里有个“做乖孩子太累,大爷我不干了”,然后就爱谁谁了。

 

剩下父母亲猝不及防,目瞪口呆的份。

 

原理知道了,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最近有个来访者Z提到她的困难,他的孩子问她:妈妈,人为什么要活着呢?

妈妈听了第一反应是:你怎么小小年纪问这个问题啊?

 

后来孩子又沿着自己的话题往下说:快乐那么短暂,不快乐的时候又那么多。

 

然后Z就接不下话了,说等妈妈想好了再回复你。于是就开始焦虑了。

 

后来我和Z做了个对话演练,我当妈妈,她当孩子,问:妈妈,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

Z在问话的时候,眉头是紧缩的,眼神也有些暗淡。

 

我立即有了好奇,问她:孩子,你怎么会想到问这个问题呢?你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

 

她答:“我也忘记了”。眼神还是有困惑。

 

我问:那你过去有哪些时刻,会觉得人活着没有意思,又在什么时刻,觉得人活着挺有意思的呢?

 

他说:和朋友在一起,偷偷的吃零食,聊游戏,会有意思,但是时间短暂,很快就分开了,很快就不能吃不能聊了,所以又没有意思。

 

其实这句话里就藏着很多的信息了。

 

首先,他提到一个词,叫做“偷偷”的,然后又有个词,叫做“时间短暂”,这两者结合起来,这个孩子最底层对自由的渴望,是被压抑了的。

 

他不能正大光明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就算是偷偷的做,也是很短时间。

所以,他哪里来的快乐?

 

如果他没有快乐,他又怎么热爱人生?

 

所以后来我们就开始探讨,平日里对妈妈言听计从的孩子,上学期为什么成绩忽上忽下,看起来健康的孩子,为什么觉得活着没有意义?

 

因为,他的渴望没有被看见,他由渴望延伸的期待也没有被满足,所以他的生命力是被压抑的。

 

好在Z是一个特别愿意改进和成长的妈妈,她了解了孩子话语背后的心理动态,就决定做出改变,从几个方面让孩子去体验自由,让孩子拿回一部分生活的掌控权。

 

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案例。

是来访者A,她是四个月前找我咨询的,自己还是个小学老师呢,全班三四十个孩子都管得很服帖,就是自己儿子不听话。

 

儿子9岁,一页抄写作业可以耗掉三小时,如果加个小作文,那晚上也别想睡了。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于事无补,后来就来做咨询。

 

咨询进行了一个周期(12次),我们探索家庭内部动力,比如他们夫妻关系还可以,并没有明显的矛盾和冲突。

但有个重要的点,这个孩子在7岁以前也是很乖的,但是从8岁开始,就拖延了。

这是因为他受够了和妈妈的不平等条约,比如做作业之前,妈妈说:你快点做完,做完了可以看电视。

 

孩子想到可以看电视,心都飞起来了,一页抄写15分钟完成。

 

妈妈窃喜啊,原来你这么厉害,那再写一张也无妨啊。然后告诉孩子,你晚点看电视,先写完这一张吧。

 

孩子有点泄气,但还是有点信任妈妈,就又做了。

 

这次花了25分钟,做完后,妈妈发现里面有几个字不太好,又停下来让他擦了重新来

 

孩子擦完,弄完,发现到了睡觉时间了,啥也不能看了。

 

我管这个叫做“耍流氓的不对等条约”,妈妈一味要孩子满足自己的期待,而孩子的期待却被妈妈视而不见。

 

时间久了,孩子发现了妈妈的霸道专横后,就地起义,开启磨洋工模式。

 

我们分析了这个成因后,就开始调各种调整。

 

最主要的方向就是,在满足自己期待之前,先满足孩子期待。

也就是这个月初,这个妈妈发来贺电:他儿子现在作业做的飞快了。而且做完还愿意去运动半小时。

 

连孩子爸爸都惊呆了:你给这孩子灌了什么药啊?怎么现在动作这么快。

 

孩子抢答了父亲的提问:因为我要什么,妈妈也答应我啊。上周还让我邀请了我的朋友来家里吃饭,我们吃了薯片,看了动画片,妈妈一个眉头都没有皱,我多么开心。

我的朋友都羡慕我呢。

妈妈还爆了个猛料,说原来起床是个老大难,每天都要连吼带叫才能把他从床上捞起来,为嘛呢?

 

因为妈妈在早上也安排了半小时早读任务啊。而且依旧是单方面做的决定,孩子做了三天,觉得起太早(6点),白天在学校太困,就不愿意起了。

 

而现在呢,孩子居然每天6:15准时起来,坚持读20分钟英语。

 

是因为有一次学校有个数学比赛,要是以前,妈妈就会着急上火的要求孩子去参加比赛,赛前还会每天晚上给他补习两小时,就为了拿个一等奖回来,妈妈在学校同事面前,脸上有光。

 

但是,明明妈妈都知道有这个比赛,结果她一点都不动心,她让孩子自己选择,参不参加都可以,要妈妈帮助,就开口。

 

孩子何其聪明啊,他们需要验证一下,才能真的信任母亲的改变,于是他做了决定:不报名。

 

他暗中观察妈妈的反应,没想到妈妈说:我尊重你,支持你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孩子真的惊讶了,小小的身体头一次体验到一种高级的情感:被尊重。

 

于是从那以后,孩子就变了。

 

我还有个咨询师朋友说,他自从满足了孩子某些奇奇怪怪的期待,比如晚上不洗澡,早上洗。周五不做作业,一定要周六做;一周要吃一次外卖,一个月要和朋友去一次游戏厅打一场游戏。

 

他都答应了,然后孩子说:你们有什么要求,也放马过来吧。

 

于是他们就这么愉快的建立了合作关系。

 

如果你的孩子也不听你的,也许是你让他体验的痛苦比快乐多,失望比希望多。

而要想让孩子乖点,想要孩子满足你的期待,你还是先乖乖的满足他的期待吧。

作者简介:周周的心空间,本文已获得微信公众号:周周的心空间(ID:zhouzhoudechahuahui)授权转载,心理咨询师,心理专栏作者,已出版新书《心尖上的黑天鹅》。预约心理咨询请加:17302110258。
排版:小鲸鱼 沉默的杜飞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