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不再和自己纠缠,外在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很多时候我们的痛苦,看似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但其实自己才是根源。

比如,抱怨工作不如意,真实原因很可能是自己没有更好的选择机会;对婚姻现状不满意,或许是自己缺乏爱的能力;和父母关系,或公婆关系不融洽,也许是自己的期待太高等等。

这么说,并不是在极力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是让我们看清事情的本质,这样才能真正应对困境。

换句话说,让自己变得更好,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今天的文章,我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说,向内探索,与自己和解,进而让自己变得更好。

当然,这个“更好”并不意味着一下子提升了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而是从源头上理解,照顾好自己,才能处理好外在的一切关系。

因为不再与自己纠缠,外在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心理学:当你不再和自己纠缠,外在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01

向思维认同,

是痛苦的源头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情绪ABC理论,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来的,说的是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consequence)并不是由事件A(activating event)引起的,而是由我们对这个事件的看法B(belief)信念决定的。

比如,儿媳妇因婆婆不帮忙带孩子而生气(C),事件本身是婆婆不帮忙带孩子(A),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儿媳妇的“应该”思维(B),这就是“思维”出了问题。

正如《当下的力量》一书强调的,向思维认同,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当我们不再执拗于头脑中的想法,气愤的情绪自然消除。就像有些儿媳妇的头脑中,没有绝对化思维,她们不认为婆婆“应该”或“必须”帮忙,便不会因此生气。

其实,这样的思维方式可以推及到其他事情上,包括觉得领导对自己不公平、伴侣没有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注和爱,等等,都是我们的“思维”出了问题。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从思维中解放出来,即认识到自己并不等同于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考者。


也就是说,我们要有反思的能力,能够作为一个观察者看到自己头脑中的声音,这样就不会向思维认同,进而摆脱痛苦。


心理学:当你不再和自己纠缠,外在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02

试图改变他人,

会让人际关系紧张


当我们无法走出自己的固化思维,就会执着于改变他人。

还是前面说的婆媳关系的例子,如果儿媳妇执着于自己的“应该”思维,必定会要求婆婆来满足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期待他人改变,以达到自己“目的”,而这种试图改变他人的想法,就会让彼此的关系紧张。

就像知名亲密关系专家克里斯多福·孟在其著作《亲密关系》中说的:通往地狱之路,是用期望铺成的。”


虽然克里老师强调的是伴侣之间的关系,但试图改变他人的想法,会破坏一切关系,不仅仅是伴侣之间,因为想要改变他人,就是否定对方,认为“ta不够好”。

人都是自恋的,当然不希望被否定。

有人可能会说,我期待对方变好,难道有错吗?比如,我期待老公有上进心、期待孩子努力学习等等,这么说看似是为了对方的好,但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认为的好,未必是对方认为的好,哪怕是普遍意义上的好。

换句话说,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强加到他人身上,能够接受我们好的人,自己会变得更好。


正所谓,真正爱一个人,是愿意为对方改变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是要关注自己,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以应对和他人关系紧张的问题。

心理学:当你不再和自己纠缠,外在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03

向内探索,

改善和自己的关系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向内探索,改善自己和自己关系,才能让外在的一切关系顺畅,即做到与自己和解。

关于和解,我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释:

其一,与自己和解,即意识到改变的关键是自己。


当我们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看到自己的绝对化思维,就会明白,没有那么多“应该”或“必须”,这样内心就会轻松许多。

更重要的是,习惯向内求,会关注到自己的内心,比如,如果自己愤怒,那就审视一下愤怒的背后是什么?是童年的创伤,亦或是之前的不愉快经历,等等,这样就会理顺自己潜意识里的很多东西。

就像克里老师说的:“期望的目的是让需求得到满足,但在这同时,必然会发生两件事:第一,我们感到内心缺乏爱(如果我们需要某样东西,一定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第二,如果没有某个人(例如父母)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没有足够的爱。”

这样,我们就会认清自己试图改变他人背后的需求,即明白需求的满足只有自己,因为他人满足不了,也给不了。

心理学:当你不再和自己纠缠,外在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其二,与自己和解,需要接纳现实。


前面说了,如果我们执念于让他人改变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徒劳的,唯有改变自己才是可行的,那么自己怎样做才能填补内心缺失的东西呢?

答案是从接纳现实开始。

因为只有接纳后,我们才有改变的力量,否则会一直活在过去或未来的痛苦中。

就像那些总想着改变伴侣来满足自己期待的人,他们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值得被爱,或接纳自己有个不完美的父母,亦或其他,然后才能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和力量,进而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让自己变得更好。

当然,接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但那是改变的开始。

心理学:当你不再和自己纠缠,外在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其三,与自己和解,外在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当我们能够照顾好自己,理顺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就会打理好外在的一切关系,因为自己的改变会带动他人的改变。

一段关系中,谁更痛苦,谁先改变。

就像那个认为婆婆“应该”帮忙带孩子的儿媳妇,不再执着于让婆婆改变,而是自己先改变,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抱怨和愤怒了;那些一直想着改变伴侣的人,自己先改变,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委屈和伤心,自己的心境自然会大不同。

这里要说一下,我们先改变,未必会带来对方的改变,但我们要清楚,自己的改变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他人,只有照顾好自己,自己才会有心甘情愿照顾好他人的可能性。


就像爱一样,只有学会爱自己,才会爱他人。

心理学:当你不再和自己纠缠,外在的一切关系才会顺畅

写在最后


不再与自己纠缠,与自己和解,并不意味着烦恼就会消失,而是让我们学会了应付问题的方式,更何况,生活的本质就是一个问题叠着一个问题,“问题”无法消除。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就会看到痛苦的“意义”。


正如丛非从老师说的,每一个痛苦都在说,你需要更好地爱自己。


爱自己,先向内看,看见自己,关注自己,照顾好自己,养育好自己,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