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伴娘很开心,随份子很肉疼 | 成年人的友谊

文:慧心荣德
来源: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

要说国庆期间做的最多的事情,除了游山玩水,那就是四处赶场参加同学婚礼了,国庆长假扎堆结婚,似乎是历年的惯例。

看着昔日的发小、同窗、闺中密友披上洁白的婚纱,由衷的为她高兴,只不过婚礼参加的多了,钱包有些肉疼。

这感觉总有些怪怪的:明明是最好的朋友,可我也在红包金额上精打细算;曾经亲密无间,可现在基本上各顾各家,是我们的友情变淡了吗?还是友情本身就会随年龄而变化?

经,我们眼中的友谊


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对友谊的理解并不深刻,身边的小伙伴,与其说是朋友,不如说是玩伴——他们与我们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弹玻璃球,我们视他们为朋友,可能因为他们愿意跟我们一起玩,愿意分享ta的雪糕和辣条,有时甚至仅仅因为住的近。总之,我们的目光只盯着行为层面,朋友就意味着能给我提供愉快互动的机会。

后来,当我们长大一些的时候,我们开始能了解对方的观点、猜测他人的心思,因而开始在乎别人的内在特征和品质,比如那些友善的、幽默的、乐于助人的小伙伴,我们愿意与其交朋友。此时的我们,看中的是对方的个人品质,以及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忠诚——如果你跟老师打小报告,我就再也不理你了(除非你带着我最喜欢的礼物来跟我道歉)。

再后来,我们上了中学、大学,是个大人了,便发展出了最深刻的、最难忘的友谊,很多人的至交好友,往往结识于少年或青年时期,正是如此。

那个年纪的友谊,最重要的是亲密——你我不仅是彼此信任的人,也是可以互相倾诉、分享各自想法和秘密的人,而且朋友之间要讲义气、同甘共苦,你喜欢上了隔壁班的小美女/小帅哥,我会帮你保守秘密;你失恋了,我会陪在你身边。


当然,这时候的友谊是有些排他的,我们常常希望可以独占这份亲密,你的心事只有我们姐妹/兄弟几个懂,小团体之外的人,就算了吧。

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挚友,令人难忘,也正是因此,当我们与曾经的好友渐行渐远时,也倍感惋惜,也许还能回忆起曾经一起做的傻事,可那时的心情,却再也找不回来。

年人的友谊

成年人走上社会,有太多不得不做的事情。加班回来只想躺着,稍有闲暇,囤的书还得看看呢,或者去健身房出出汗,管理一下日渐失控的肚子。父母也逐渐年迈,陪伴他们的时间渐渐变得宝贵……有太多事情需要我们记挂,特别是立业、成家之后,人自然而然的就会以自己的小家庭为中心。

与身处校园时的朝夕相伴不可同日而语,成年后与曾经的朋友,联系的自然日渐稀少。有时如果遇上朋友浑身负能量,每次电话都跟我们吐槽一番,我们也没有能力永远做别人的情绪垃圾桶,更加速了友情的消散。

有的时候,感到友情变淡了,并不是朋友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而是我们的期待变了。曾经的好友,校园一别,数年未见,大家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中辗转,有了各自的稳定的价值观念,而成年人更看重价值观的志同道合,希望找到自己的同道中人,校园时代的好友,有时却难免令自己感到失望。不是谁有问题,而是大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么样的友谊更稳固


作为自我和观念基本定型的成年人,最看中的是彼此的价值观相通,我们寻找的是那些在人格、信念上真正与自己相似的人。因此,稳固的友情,发生在那些有着共同价值观、有相似的兴趣爱好的人之间。

除此之外,我们还渴望有深度交流,成年人往往足够清醒,不缺少经验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但稀缺的是时间和坦诚,除去复制粘贴的祝福短信和朋友圈的默默点赞,唯有敞开心扉的交谈,才能让天各一方的人心意相通

写到这里,我已经想给自己最好的朋友打个电话了。不知道你的人生中,有没有几个此生的至交,你们知道彼此之间了解对方心底最深的感受、会在需要的时候相互支持。愿你们可以在喜庆的日子中重逢,小酌一番,畅叙幽情。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慧心荣德,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慧心荣德心理(ID:huixinrongde),慧汝心以解忧,荣吾德以隆业——慧心荣德! 慧心荣德是一家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同时致力于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我们试图唤醒大多数人关注自身内心的力量,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拥有自在人生。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