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爱上他,我可以说他们是同性恋吗?

六月,对LGBTQQIAA+群体来说,是意义重大的月份,被称作“同志骄傲月”。它寓意着性别开放、自我认同以及人权平等,各地人群都会游行以示庆祝,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场运动当中,关于“同志”的话题也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社交生活中。

现如今,我们会时不时谈起性别、性别表达、性取向,对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我们究竟对这些有多少的了解呢?在使用“同性恋”、“双性恋”、“无性恋”这些词汇时,我们是否真的做到准确呢?

让我们来走进一下性别、性别表达、性别认同、性倾向的“内心世界”,看看它们究竟有什么关系,又有哪些区别。

性别——生理与社会

生理性别(sex)——世界给你的礼物


指的是与性行为和生殖繁衍相关的人类体质差异的总和,是男女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是生物或生理学意义上的性别,是与生俱来、一般情况下不可更改也无须更改的性别特征;通常是“男”or“女”。

社会性别(gender)——男/女孩“该”有的样子?


指的是各个社会对生理性别的文化建构,社会文化对性别的特征、气质、角色、活动、分工、责任及两性关系的期待和规范,是社会意义上的性别,由社会制度及个人社会化过程所决定,可以随着社会性别理念的变化而改变。

 

性别表达(gender expression)——社会性别的外在表现


指的是我们通过服饰、外表、举止、语气、行为来表现性别的方式。性别表达可以使男性化、女性化或中性化的任意组合。

很多人的性别表达与社会对其性别的期待保持一致,而也有很多人与其相反,他们的性别表达不与社会期待一致,比如被视作“女性化”的男性和被视作“男性化”的女性,这种不一致容易使其遭受更多的性和心理创伤。

“一个人的性别表达并不总是与其生理性别、性别认同或性倾向相关。”

人们习惯于通过他人的性别表达直接判断对方的性别、性倾向,但特定的性别表达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性别认同、性倾向。

性别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的偏好和选择,一个男孩子可以喜欢粉色,一个女孩子可以喜欢电竞,这些选择值得我们更多的尊重。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你即你所想


指的是个人基于性别规范而内在认同的某种社会性别,是一个人内心所认可的生活方式、服饰、言行举止、思维、性征等在二元性别上的映射,同时,性别认同不明时不必作出判断,性别认同不明本身就是一种性别认同,它意味着你内心不偏向二元性别的任何一方。

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哪类人才是你心中的天使


美国心理学会(APA)对性倾向的定义为:个人在情感、浪漫和性(冲动)上持续受到特定性别的吸引。

 

性倾向的种类有很多很多,包括且不限于:

异性恋:我只对异性产生爱情和性欲。

同性恋:我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

双性恋:我对男性和女性均产生爱情和性欲。

泛性恋:在择偶时,我完全不在意对方的性别表达、性别认同、生理性别。

无性恋:我可以进行性行为,但我对发生性关系不感兴趣,没有什么感觉。

怀疑中: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需要给自己广阔的空间去探索。

当两位生理性别为男性的人相爱,我可以说他们是同性恋吗?

在确定他人性倾向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他的性别认同,他所喜欢的人的性别认同。

如果他们均认为自己为男性或均认为自己是女性,且认为自己只对性别认同跟自己一致的人感兴趣,他/她们可以被称为同性恋。

如果其中一人认为自己是男性,另外一人认为自己是女性,则他们不会是同性恋。他们也可能是异性恋。这启示着我们,基因所决定的生理性别和社会环境所为你塑造的社会性别均不能成为判断人所思所想所爱的依据,基因和环境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的身份,人自我的认同其实是最重要的。

文:秦艳鸿  清源小助理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